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湖北省交通厅厅长关于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发言
1寻求新路径探索新模式努力推进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林志慧厅长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尊敬的盛霖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遵循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坚持将农村公共交通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努力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村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服务环境初步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交通为民,着力打造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针对农村路、站、运、渡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通达深度不够、衔接不畅、配套不足等突出问题,我省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建设是基础、运输是目的、渡口是延伸”的农村交通服务新理念,推进“路、站、运、渡”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农村公路修到哪里、候车站亭就建到哪里、客2运班车就通到哪里、管理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农民群众走上沥青水泥路,乘上安全方便车、坐上平安放心船。一是打造“村村通公路”的农村交通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我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多方筹资、建养并抓,路基稳固、路面硬化,专群结合、联网畅达”的农村公路建设理念,“十一五”累计新增通乡沥青水泥路近6000公里、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突破10万公里,结束了417个乡镇和16237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历史,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二是打造“村村有站亭”的农村站场基础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候车难的问题,我省坚持“科学布局、城乡一体、社会参与、建管合力、创新服务、农民受益”的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理念,“十一五”累计建成农村五级客运站501个,候车亭9655个、招呼站17270个,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建有候车亭、招呼站,并在仙洪试验区、武汉城市圈设置2500个新型招呼牌,使单一功能的招呼站成为集客运信息牌、公路标志牌、行车指示牌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站。三是打造“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我省坚持“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农村客运发展理念,“十一五”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202条,投入营运客车23144台,农村客运营运总里程达14.96万公里,全省3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了100%通客车。四是打造“渡运达标准”的乡镇渡口安全网络。湖北是千湖之省,渡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为解决农民群众过渡难的问题,我省坚持“渡口建管、乡村主导,坡岸硬化、设施配套,渡船适航、渡工持照,安全渡运、方便可靠”的农村渡运服务理念,累计改造乡镇渡口2343处,实施渡改桥20163延米,全省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100%。二、坚持务实利民,着力探索均等化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体系。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均衡、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等实际情况,我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农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一是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我省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和鄂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新模式,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沿线的老百姓感慨地说:过去进城是“三步曲”:步行出组,三轮车出村,客车进城,一趟下来得花大半天。如今半个小时就可进城,真正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城乡客运一体化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二是在偏远山区的乡村推行客运服务区域化。针对偏远4山区、居住人口分散、客流量不均衡等实际情况,我省参照城市出租车运营方式,在乡镇范围内积极探索农村客运服务区域化新模式,改变传统班线客运管理“定点、定线、定班”的营运方式,对区域营运的车辆,只核定起点和终点,不核定具体运行线路、班次、站点,突出农村客运特点,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三是在全省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差异化、多样化。我省建立了农村交通发展厅、局、处长联系点制度,推广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村公共交通发展新模式。如以天门市为代表的“一线一公司、集中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以松滋为代表的“冷热搭配、干支联营”捆绑经营模式,以谷城、郧西为代表的“区域循环、分片经营”区域经营模式等,促进了全省农村客运协调健康发展。“十一五”全省建成省级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102条、“荆楚新农巴士”101台,使农村公共交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三、坚持政策惠民,着力完善规范化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机制。为促进农村公共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连续七年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向全省人民作出承诺,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国家规定,我厅按每公里县道不低于7000元、乡道不低于3500元、村5道不低于1000元标准落实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同时争取省人大颁布了我国农村公路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争取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养护管理资金,真正把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纳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实现公共财政投入的制度化、常态化。截止2010年底,全省累计安排省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9.25亿元,地方政府累计安排养护资金达6.3亿元。二是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我省建立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项导向资金,对符合规定要求、一定三年为乡镇村组提供连续服务的新增农村客运车辆,按每客座400元标准实施定额补助。“十一五”全省累计发放农村客运政策引导资金679万元,引导社会运力投资2.5亿元。同时,我厅按照农村候车亭每个补助1万元、招呼站每个补助500元的标准,继续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并探索了“谁用谁建谁管”、“以站养站、租养结合”等农村客运站亭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公益渡口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我省以恩施州为试点,探索了“公益渡口,政府补助”的渡口管理模式。恩施州政府自2007年起对公益性渡口的渡工,按每人每月54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按每年1500元、1000元、900元和500元的标准补助机动钢质渡船和木质渡船、非机动钢质渡6船和木质渡船维护费;利川市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中列支3.5万元,用于乘船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特别是建始县“信义渡工”万其珍三代“重义守信、尽责奉献”的百年义渡,作为“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湖北省2010年涌现的新闻人物,在全国、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部门的永恒主题。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特别是盛霖部长、孟勇常务副部长、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为推进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而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湖北省交通厅厅长关于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7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