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实验区名称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区负责人李荣贵学校名称青岛大学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申报日期2009年6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制二○○九年四月1填写要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规范填写“实验区名称”,命名应突出其独特性,避免命名过于宽泛,如“中国语言文学系”、“电子工程学院”等;避免使用抽象名称命名实验区,如“艺术教育”等。4.“所属类别”填写:艺术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跨学科门类;申报跨学科门类项目,请注明具体所跨学科名称。5.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31日。2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类别理学建立时间2003.3实验区负责人姓名李荣贵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9.10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系主任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lrg@qdu.edu.cn传真通信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邮编266071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青岛大学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依托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系,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具有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在理工农医等领域有一定实践经验、具备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生物技术鲜明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培养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备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条件。青岛大学生物学教育始于1956年,早期主要服务于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学,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学校于2000年通过校内人、财、物的整合和人才引进成立了生物系,同年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2003年又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目前生物系还同时承担了临床医学、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的生物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开设30门理论课程和12门实验课程,直接服务学生1000余名,现已具备了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学科基础。青岛大学生物学学科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天然产物行业技术中心、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青岛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立了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实验室面积1496㎡,拥有仪器设备1779件,设备总值1027万元。该基地依托上述各实验室,已具备了成立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条件基础。3青岛大学生物学学科目前拥有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博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教师112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65人,其中实验教学人员4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13人。本学科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强,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6项,课题总经费1000余万元,教师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11项,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实验区教师承担了多项山东省教育厅和青岛大学的教学研究项目,已进行了多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创新实验项目的研发,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该实验区负责人,李荣贵,教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于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承担各级课题总经费1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岛工人先锋等荣誉称号。该基地依托具有良好教研能力的学科教师,已具备了成立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师资条件。该实验区目前在青岛啤酒集团科研所、中科院海洋所、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华东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本创新实验区依托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山东省天然色素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天然产物行业技术中心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都为实验区内的学生实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毕业论文、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开放为契机,师生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理工农医多学科交叉,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外部资源与内部条件的合理整合与利用,人才培养已在食品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多年的实践表明,创新实验区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近五年,实验区的毕业学生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2篇毕业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3篇毕业论文荣获青岛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1篇荣获青岛大学优秀学士论文二等奖。40%以上学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的研究生,或被为英国诺安、韩国KBF等国际跨国公司录用,信息反馈表明,该实验区的毕业生在相关单位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创新能力。42、指导思想2-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进步,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为生物产业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生物技术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社会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受传统生物学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生物技术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技术,重专业、轻交叉,重经验,轻创新”的倾向,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是:(1)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具备理工医等多学科的学科优势,通过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在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生物技术等交叉领域办出特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以满足社会不同应用领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建立适应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平台,大量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数量,培养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采用导师负责制,通过科学研究、开放实验、生产实习等方式,针对学生个性和爱好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指导,培养创新型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2-2.理论研究(社会调研情况,对本领域人才培养规律的独特认识,承担与实验区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情况,关于实验区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等)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工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利用生物技术可将农副产品原料加工成产品并产业化,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业,同时借助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已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的技术支柱,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和品质保证等诸多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近几年食品行业中的三聚氰氨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等越来越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而生物技术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技术支撑。医药工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医药生物技术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新产品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之中,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工程技术、组织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及其产品,将大大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如传染病和生物恐怖等)的检测、预防与治疗水平;开发性能良好5的保健品;提供无害化的环境和新食物,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的渴望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总之,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食物、健康、环境和资源问题,无不与生物技术紧密相关。社会对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需求量巨大,也正因如此,我国高校近几年大量增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并且多数也是高考考生选择的热门专业,另外设置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科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学校也超过200余所,受传统生物学教育的影响,加之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目前我国生物技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刚性大,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低,个性发展空间小。(2)科学研究为本科生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环节薄弱,培养人才的特色不够鲜明。(3)实践教学学时偏少,内容陈旧,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数量少,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实验教学提高的关键因素。(4)教学资源不足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的瓶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生物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青岛大学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益的尝试,理工、理医交叉,探索培养食品生物技术和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途径。发表教研论文:(1)李丽,杨立华,李荣贵,郭道森.生物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38-140(2)杨立华,郭道森,李荣贵.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120-122(3)胡迎芬.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光度法研究.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3):188-189(4)杜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1):75-76(5)吴梅.《组织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探索,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180-1816(6)陈忠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解剖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体系,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4):364-365(7)赵新东.血细胞化学染色教学系列改革,西北医学教育,2004,12(6):531-532(8)于红.七年制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会,微生物学通报,2006,33(3):170-172(9)汪靖超.外源基因在噬夏孢欧文氏菌中的表达,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20(2):42-44(10)汪靖超.质粒pACYC184电转化松材线虫携带的荧光假单胞菌GcM5-1A,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15(1):143-146教研项目:(1)蒋正尧等.生理学,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3-2004)(2)王培林等.医学遗传学,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7-2008)(3)陈蕾.生理学教改试点课程,山东教学研究项目(2001-2004)(4)胡迎芬.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分光光度分析法,山东省实验教学研究项目(2003-2005)(5)程殿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生物系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7-2008)(6)李荣贵.《基因工程》双语教学,青岛大学双语教学项目(2003-2005)(7)郭道森.基于开放式、研究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5-2007)(8)杜卫.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及实验教学的改革.青岛大学创新型教学实验室研究立项项目(2008-2010)(9)魏玉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论,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2-2004)(10)蒋正尧等.生理学,青岛大学双语教学建设项目(2004-2005)(11)王培林等.医学遗传学,青岛大学双语教学建设项目(2006-2007)(12)杜卫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6-2007)(13)于红等.长学制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6-2007)7(14)葛银林等.生化双语教学,青岛大学双语教学项目(2004-2005)教学成果:(1)蒋正尧,陈蕾,姜宏,等.人体生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2)王培林,杨康娟.医学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3)蒋正尧等.生理学,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
本文标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