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青岛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1青岛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3月2目录序言┄┄┄┄┄┄┄┄┄┄┄┄┄┄┄┄┄┄┄(1)一、“十五”回顾┄┄┄┄┄┄┄┄┄┄┄┄┄┄(2)(一)服务业发展评价┄┄┄┄┄┄┄┄┄┄┄(2)(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二、发展环境和机遇挑战┄┄┄┄┄┄┄┄┄┄(5)(一)发展环境┄┄┄┄┄┄┄┄┄┄┄┄┄┄(5)(二)机遇和挑战┄┄┄┄┄┄┄┄┄┄┄┄┄(6)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发展原则┄┄┄┄┄┄┄┄┄┄┄┄┄┄(9)(三)发展目标┄┄┄┄┄┄┄┄┄┄┄┄┄┄(9)四、发展重点┄┄┄┄┄┄┄┄┄┄┄┄┄┄┄(10)(一)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10)1、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10)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13)3、加速发展金融业┄┄┄┄┄┄┄┄┄┄┄┄┄(16)4、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19)5、壮大发展会展业┄┄┄┄┄┄┄┄┄┄┄┄┄(22)6、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24)(二)完善提升消费性服务业┄┄┄┄┄┄┄┄┄(27)31、促进商贸流通业的丰富和提升┄┄┄┄┄┄┄(27)2、加快旅游业的升级转型┄┄┄┄┄┄┄┄┄(30)3、实现房地产业的结构调整┄┄┄┄┄┄┄┄(34)(三)全面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业┄┄┄┄┄┄┄(37)1、医疗卫生事业┄┄┄┄┄┄┄┄┄┄┄┄┄(37)2、教育事业┄┄┄┄┄┄┄┄┄┄┄┄┄┄┄(39)3、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1)4、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44)5、市政服务业┄┄┄┄┄┄┄┄┄┄┄┄┄┄(46)6、社区服务业┄┄┄┄┄┄┄┄┄┄┄┄┄┄(48)(四)加快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50)1、壮大总部经济┄┄┄┄┄┄┄┄┄┄┄┄┄(50)2、培育发展创意产业┄┄┄┄┄┄┄┄┄┄┄(52)五、重点区域布局┄┄┄┄┄┄┄┄┄┄┄┄┄(54)六、项目支撑┄┄┄┄┄┄┄┄┄┄┄┄┄┄┄(59)七、保障措施┄┄┄┄┄┄┄┄┄┄┄┄┄┄┄(61)4序言《青岛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编制的第一个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它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立足青岛实际和产业特点,协调服务业领域内各专项规划,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编制而成。《规划》是“十一五”期间青岛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认真实施《规划》,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就业富民,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规划期为2006年到2010年。规划范围是青岛市七区五市所辖区域。5一、“十五”回顾(一)服务业发展评价“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为“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规模扩大,比重提高。“十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比“九五”期间平均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2005年服务业总量在省内率先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21.1亿元,增速达到1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6%,总量和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由2004年的第8位和第4位跃居第5位和第1位,在全省名列第1位和第5位。——投资力度加大,基础条件改善。“十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是“九五”的3倍多,以大项目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我市交通运输网络;一大批服务业大项目的相继建成,推动了旅游、商贸、物流等消费型、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加大投资,城乡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势头不减,基本平衡了房地产市场供需;奥运场馆、陆域、岸线工程、媒体中心、运动员公寓等工程基本竣工,为2008年举办奥帆赛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6——拉动就业、增加财源作用明显。2005年服务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12万多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00年增加51.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0年的29.7%提高到36%,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2005年服务业实现营业税收入39亿元,服务业营业税收入占全市同期营业税收入总额的78.79%,服务业实现税收83.16亿元,比2000年增加48.58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66.06%,拉动我市财源经济建设。——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传统服务业不断改造转型,新型业态快速发展,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崛起。2005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3.6%、44.3%和21.1%,奠定了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新型社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便民服务和吸纳就业的新增长点。(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市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看,服务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相对薄弱的产业,存在如下问题:1、总量不大,比重偏低,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十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比GDP年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比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4.6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6%,低于世界发达城市服务业比重30到40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不仅低于上海、北京、深圳,而且低于济南、大连等城市,严重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山东半岛龙头地位的确立。2、内部结构不合理。目前,传统服务业在我市服务业中仍占较大比重,为先进制造业需求服务的、体现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的金融、物流、创意、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文化产业发展滞后。2005年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5.2%,以科技信息、教育文化、社区中介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仅为30%多,服务业为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服务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3、国内消费和对外开放动力不足。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20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6位,在全省列第3位,较低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十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缓慢,2005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仅为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0%。服务业利用外资仅占全市利用外资数的9.8%。我市利用外资以制造业项目为主的局面并未得到改变,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4、竞争力和辐射力不强。有些服务行业还属于垄断型8或保护型,尚未进入市场,且垄断性服务行业发展活力不旺;有些生产性服务业还局限于企业自我服务,“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有些消费性服务业技术、文化含量不高,服务质量较差,服务市场不规范;许多服务行业缺少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带动;服务理念落后,创新不足,人才短缺,制约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二、发展环境和机遇挑战(一)发展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全球范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已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转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善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新型工业催生设计、研发、营销等现代服务业,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的外置化,制造业竞争力愈来愈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促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将“加快发展服务业”列为专篇加以重点规划。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服务业”,青岛市“十一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明确要求。9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奥运会的举办,带来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青岛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十一五”是消费需求大规模膨胀和消费结构调整转变的加速时期,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环境进一步国际化的时期,服务业将在国内外双重推动下加快发展。(二)机遇和挑战国际间区域合作加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特别是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转移,为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世界范围的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磨擦不断增加,又为我市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外商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服务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为我市服务业更好地利用外资,吸引高端人才,学习国外先进服务理念,引进先进服务技术,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同时,根据入世有关协议,我国零售业放开,外资可以独资方式进入市场,给零售业带来严峻挑战。到2006年末,我国银行业面临全面开放的转折关口,给金融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措施意见,明确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引导10资金,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更加公开、公平、透明。同时,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民营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山东省加快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建设,为我市突出海港、空港优势,拓展经济腹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周边城市纷纷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服务业竞争力,也对我市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青岛市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特别是承办2008奥帆赛,为我市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加快金融、物流、信息、咨询、中介、会展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重工轻商的传统观念和“工业强市”的传统模式,造成了对服务业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使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软肋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的目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以规划为先导,结构调整为主线,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构筑体现青岛特色,与国际接轨,广就业,增税收,大品牌,强辐射的服务业产11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二)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以带动就业,增加财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和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业,培育发展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整体推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合理布局,体现特色。结合城市发展框架体系,发挥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优势,突出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实现错位发展。——产业联动,共同发展。抓住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产业间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做强地位。——做大规模,提升比重。“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14%以上,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力争比“十五”末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12达到41%左右。——做优结构,提高水平。到201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46%,80%的传统服务业得到改造和提升。——做足特色,树立品牌。到2010年,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建成特色更加鲜明,品牌优势突出、集约化程度高,与现代制造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做强地位,加大辐射。到2
本文标题:青岛市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4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