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四川省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四川省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二〇一八年十二月目录一、建设背景(一)工作由来(二)目的意义二、总体任务(一)总体目标(二)基本原则(三)建设标准(四)运行流程三、建设内容(一)A类“全能型”园区预警建设内容(二)B类“普通型”园区预警建设内容(三)C类“简化型”园区预警建设内容四、时间安排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强化风险管控(三)加大资金筹措(四)做好运行管理(五)加强技术指导附件1工业园区名单附件2试点建设实例(一)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三)自贡晨光科技园区(四)四川汉源工业园区一、建设背景(一)工作由来2016年7月,省委印发《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环境风险防控责任制,加快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全省统一的涵盖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同年12月,省政府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要求开展重点工业园区污染综合预警试点,2020年建成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预防预警体系。2017年2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加强风险评估与源头防控,建立多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泸州化工园区等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将增强园区污染预防预警能力,防范园区环境风险,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二)目的意义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欠合理,随着企业退城入园和企业集聚发展,我省工业园区快速发展,主要工业企业基本都已进入园区,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环境风险隐患较突出。根据2016年开展的全省土壤风险源排查结果显示,全省共调查工业园区143个,有121个园区存在土壤污染风险,其中重金属污染风险园区有38个,占调查园区总数的26.8%;有机物污染风险园区有30个,占调查园区总数的21.1%;重金属与有机物复合污染风险园区有49个,占34.5%;其他污染风险园区有4个,占2.8%;无潜在污染风险的重点企业园区有20个,占调查园区总数的14.1%。为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保障工业园区周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建设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做好事故排放和非正常排放的预防预警工作,防止园区企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造成园区及周边环境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以及大气沉降、废水排放、地表径流、“跑冒滴漏”等由于水和气排放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工业园区预警体系建设的重点是监控设施、在线监测设施等硬件设施和园区预警平台、机制等软件设施建设,实现对园区风险企业及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监测分析,相关数据及时汇总到预警平台,分析监测数据,模拟污染物质变化趋势,出现异常或超标数据及时启动预警机制,自动实现污染溯源,及时采取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消除园区风险隐患,防范企业污染,预防突发环境事件,改善园区水气土环境质量。根据近期省外调研,全国尚未开展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机制建设,重庆市启动了园区土壤和地下水预警建设,山东、江苏、青海等先行省份重点在园区大气和地表水方面开展预警体系建设,特别在化工园区大气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为探索工业园区综合预警体系建设模式,首批选择自贡晨光科技园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汉源工业园区4个园区开展试点工作,取得试点经验,有序推进全省工业园区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到2020年,建成全省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二、总体任务(一)总体目标经过两年建设,我省100个主要园区基本建成水气土污染综合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防控环境风险,降低园区环境事故、安全事故发生率,到2020年,全省重点工业园区污染综合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提升我省重点工业园区预警和应急能力。(二)基本原则(1)全面设点,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整合优化园区现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企业污染排放情况。(2)强化环境分析,摸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气—土壤、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土壤大数据关联分析,摸清园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瞬时排放情况,增强预警能力,为园区日常环境监管和事故应急提供数据支持。(3)加强分析应用,实现环境决策科学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展环境大数据管理应用,加强园区环境数据资源整合、集中、应用、公开与共享,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掌握园区污染现状及环境风险,形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的环境保护新模式。(4)加强全局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工作效率。在梳理和优化园区环保部门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工作流技术、应用集成技术将日常办公、环境信访、环境监察、建设项目、行政处罚、总量管理等业务融为一体,提升工作标准化水平,实现全局业务的协同运作和资源共享,使环境管理和日常工作变得便捷和高效。(5)落实环保监管责任,实现企业全覆盖。建设园区中企业的网格化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园区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的监管目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建设标准筛选我省金属冶炼、化工、电镀、电子机械等存在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园区共100家,名单见附件1。按照园区类型、产业定位、生产规模、潜在污染风险等将预警体系建设标准分为ABC三类,A类为“全能型”,B类为“普通型”,C类为“简化型”。A类建设标准为识别园区大气、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源,以园区水气土污染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构建大气、水在线监测网,开展土壤和地下水定期检测,利用视频监控、GIS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模型等技术,构建一个功能全面的园区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水气土等动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在线监测、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及实时监控,动态、全面、准确掌握园区环境污染排放、治理设施运行及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污染排放自动化、智能化分析,环境质量风险防控,强化环境风险预警。从“环境监测、环境评价、风险预警、溯源解析、监管防控、科学治理”多个精细化方向进行园区预警体系的架构设计,实现园区环境风险管控、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一体的预警平台。B类建设标准为识别园区内重点监管企业及重点污染风险源,适当布设大气、水、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及视频监控点位,对重点企业水气等污染排口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监控,重点区域土壤、地下水定期开展检测。对数据进行对标分析与变化趋势分析,预测园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时预防及预警。C类建设标准为整合园区监督性监测、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充分利用园区及企业现有管理平台、视频监控设备,做好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避免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措施。全省100个园区中,按A类标准建设11个,按B类标准建设30个,按C类标准建设59个。建设标准一览表见表1。表1建设标准一览表序号建设类型建设标准投资金额(万元)资金来源1A全能型建设园区预警平台,构建大气、地表水在线监测网和污染源视频监控体系,开展土壤和地下水定期检测,配备土壤快速检测仪器,充分识别园区风险和环境敏感点,预防突发环境事件,改善园区水气土环境质量。1500~3500财政资金2B普通型建立园区预警平台,开展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定期检测,配备土壤快速检测仪器。200~400自筹或财政资金3C简化型整合园区现有管理平台,接入监督性监测以及自行监测等数据,做好数据汇总分析。20~40自筹(四)运行流程园区协同预警体系建设流程主要是通过收集区域气象数据、区域水文地质数据、园区及企业基本信息、园区风险点分布;识别园区风险区域,构建大气、水在线监测网络,以及土壤和地下水定期监测点位,明确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预警平台自动实现数据统计与分析,模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开展风险评估,划分园区或企业风险等级,分级预警、应急。实现园区“实时监控、预防预警、应急响应、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五大核心功能。1.基础数据收集(1)调查园区企业基本信息。设计调查方案及调查表,现场调查园区生产企业布局,重点调查各企业化学物质(原料和辅料)的生产、使用、贮存、转运、废弃和可能的环境释放等信息,大气、水和固废等污染治理设施及运行情况,园区内各企业相关化学品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自行监测、环保局监督性监测等可获取的监测数据;(2)收集工业园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气象资料(风向、降雨量等),了解当地地下水和土壤特性和背景值,分析园区污染物扩散情况;(3)调查识别园区及周边环境区域的潜在敏感受体(包括农田、水源保护地、居民居住区等);(4)逐一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和排放的各个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环境和健康危害性,确定重点评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清单,形成危害性信息数据库;(5)针对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化学品原料与废物储存、污水管网、变压器、地上和地下的储罐、排水渠和污水池、潜在污染泄漏点位、危险化学品存储等,开展园区企业隐患排查,识别重点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潜在风险源,绘制风险源分布图;(6)调研国内和国外有关重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2.监测网络搭建根据风险源分布以及园区、企业环保治理设施情况,提出园区防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需求,明确监测因子和监测点位。3.数据监测运用视频监控、大气在线监测、水在线监测、土壤定期监测、地下水定期监测等手段掌握园区基础监测数据,构建园区在线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环境数据监测网络。4.数据传输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内网、移动设备、人工输入等方法将环境监测数据传至系统平台。5.数据分析平台自动实现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模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迁移模拟,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预警分级。根据监测数据及园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布点监测方案以及系统模型。6.应急响应及处置当出现监测数据超标或异常时,平台以短信、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通知园区环保负责人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系统根据事故情况,推荐相应的处置方案。应急中心接到群众投诉或者企业报警电话时,根据实际情况推荐处理方式。三、建设内容以园区水气土污染协同预警预防和应急响应为总体目标,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四川省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园区环境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体系平台架构设计紧密围绕“测、评、管、治”闭环管理思路展开,包括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智能感知、量化评价、预防预警、应急响应,通过测评联动、评管联动、管治联动,全方位量化直观展示园区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和预警能力。综合预警体系建设包括监测网搭建、预警平台建设及其配套建设等内容。技术路线图见图1。图1技术路线图作为园区协同预警建设的细胞工程,园区内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要开展企业水气土协同预警机制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在企业内配套建设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设施、视频监控设施、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完善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企业用地自行监测、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相关费用由企业承担。(一)A类“全能型”园区预警建设内容1.监测网搭建(1)大气监测网络根据园区内企业大气风险源分布情况、企业厂界、园区边界、园区外一定范围内敏感点分布等因素,构建园区大气“点、线、面、域”四级立体式在线自动监测网络。“点”代表企业大气污染风险源,主要包括废气排放口、气态危险化学品罐体附近;“线”代表企业厂界,主要监控企业无组织排放情况;“面”代表园区边界,主要监控园区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情况,“域”代表园区周边一定范围内,此范围可根据园区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主要监控企业生产活动对园区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1)企业大气污染源监测针对危险化学品罐区附近、废气排放口建设大气在线监测系统,废气排放口的监测要实现对特征污染物浓度、烟气温度、压力、流速相关参数的在线监控,判断
本文标题:四川省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07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