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已阅)
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已阅)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肇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率先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来源:巅峰智业作者:陈元夫;点击量:100更新:2012年11月23日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肇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率先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陈元夫在“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专家发言PrevNext1一、时代催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肇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率先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中国的乡村旅游是由农家乐一路发展而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成都近郊的郫县、锦江区、龙泉驿区等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点,著名的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花乡家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业旅游示范359家,全国农家乐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5亿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以上,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两大理由将驱动乡村旅游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发展之需,即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乡村旅游能帮助农民增收、提供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因而倍受政府的重视与关注。如,2006年我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即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了3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二是市场之需,即旅游消费者之需。一方面,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乡村旅游市场愈发庞大。当今世界已进入城市世界。据报道,世界城市化率已过50%,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80%。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47%,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诺克思在《城市化》中说:“到2030年,超过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城市非理性化发展所造成的非宜居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求短暂的安宁。另一方面,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老年人有闲有钱有兴情,有着极为浓厚的归乡心理,十分衷情于乡村旅游。另外,食品危机的不断加剧,乡村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原产地消费,因而到乡村品尝土味、购买农副土特产品将成为一种新时尚。二、乡村度假之革命意义当下,依托田园、农舍、农副产品、民俗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一是农家乐型,所谓“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一是农林园区型,就是分布在乡野的农业园区、果林区,二者皆为第一代乡村旅游产品,就是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对于这样产品的深度解剖,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归纳起来为:产品以农副产品品尝、购买及观赏田园风光为主,兼及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农”味不浓,乡村景观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痕迹明显,核心吸引力不强;环境卫生不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亟需转型升级,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型。度假因内涵不同各有侧重,有以温泉度假的,有以美食度假的,有以购物度假的,有以海滨度假的,有山地度假的,有娱乐度假的,有康疗度假的。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用邵琪伟局长话来说,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我们把乡村度假界定为乡村旅游的第二代产品。发展乡村度假具有以下革命性的意义:1、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我国正在步入休闲度假时代,传统的单一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多样需求。而乡村的资源特色,重在体验乡村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暂别都市喧嚣,在乡村过上几天清悠的生活,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向往。2、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为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长期以来,乡村旅游主要活动在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所占比例较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旅游实质上就是乡村餐饮,从旅游六大要素来考量,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瘦身型的旅游产业。发展乡村度假,能很好地充实乡村旅游六要素,游客在乡村的逗留暂居,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使得食、住、行、游、购、娱得到协调健康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增加乡村旅游产业收入。3、对乡村社会经济产生更深远影响。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影响,但是其产生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乡村度假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乡村旅游,拉长了乡村旅游业的产业链,将极大提高乡村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社会贡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乡村一产独大、三产没有的现局。4、对于传统资源欠丰富,又远离客源地的乡村,乡村度假区建设更具有普适性与实践性。乡村度假改变乡村旅游市场格局,由原来农家乐的近程市场延伸为中远程市场,从而为偏远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保障。三、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实践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将江西婺源定为首个国家乡村度假旅游实验区,正是适应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典范。婺源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型乡村旅游,以油菜花为主的田园风景+古村落古民居构成了其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由于具有较有特色的观光内涵,因而吸引了大量中远程旅游者,这和那些靠近郊市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可以说,婺源是中国开展乡村风情观光游的代表。婺源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核心是要将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发展为具有特色观光内涵的综合度假旅游,由传统第一阶段的资源型驱动进入第二阶段的产业型驱动,这个产业就是度假产业。从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这个层面,从高标准、严要求上考量,婺源乡风还应更浓,乡情也要更淳,乡貌要有古色,乡容要整洁,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还应扎实推进硬分力、软分力的建设,主要工作有:一是加快度假载体的建设。婺源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处处有景,皆能发展为度假中之观光物,目前要加大力度推进的是供游客憩居的度假载体建设。这个载体可以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充分利用居民闲置或荒废的民房改造为民居客栈。古人云: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市郊居又次之。婺源散布于山水之间的大小村落,有着较好的山间水畔与人文基础,有选择性地对一些古村民居进行客栈式改造利用,是体验乡村风情的绝佳载体。二是建设一批环境好、有特色的中小型度假村。度假村分布于古村落附近或交通要道口,或具备较好山水环境之中,成为团队游客接待的主要窗口。三是建设度假区的核心功能区。乡村度假核心功能区的建设,对于做大做强乡村度假旅游至关重要。乡村度假核心功能区承担了婺源乡村度假旅游的主体角色,是婺源乡村旅游接待的中心。乡村旅游度假核心区应建设在具有典型本地乡村特色的地方,山不高,水不大,植被好,有着较好的度假闲憩环境,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娱乐项目、体验项目、配套项目,打造成个性突出、服务上乘的乡村度假功能区。二是差异化开发古村落旅游产品。古村落旅游是婺源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为此,要继续做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文化的系统开发、精致开发、精心管理,使其成为乡村度假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议对不同古村落采用差别化的开发模式,主要有:文物式开发,即对一些民居整体保存较好的村落,可作为文物景点加以保护开发,也就是所谓的样本式保护,开发后不住人,仅开展观光旅游。这种模式也包括移建散落各地的古民居而形成的新古村落,如浙江龙游民居苑;生态式开发,即保留原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开发,这样的村落有原住民,利用原民居向游客提供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旅游式开发,在保留部分原民居的同时,适建与村落风貌协调的景点、餐饮、酒店、娱乐等设施,增强其食宿娱功能。三是加强原生态环境修复。尽可能地保留甚至有必要恢复历史时期形成的自然地形及其组合结构,包括曲水、沼泽、浅滩、洲屿等。保留百年以上植物及成规模的群落植物。其中,尤其是分布于全县各地的水口树,是婺源古乡风貌、古乡文化的一大表征,尤当加大保护力度。四是切实有效整改乡村卫生面貌。卫生健康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当下急需解决的一大共性问题,这已是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同样也严重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乡村旅游来说,一个整洁的乡村环境,一个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乡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前提。为此,婺源应和全国许多乡村一样,来一场卫生革命,彻底根治脏乱差的村容环境,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绘制的“田园城市”蓝图,其田园性也正是当下中国许多越来越城市化乡村返朴归真的诉求。婺源应致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的田园乡村、“全乡型乡村度假区”,全景式的复原婺源淳厚的乡气、乡风、乡情,给旅游者一个真实的、质朴的、原美的乡村度假环境,一个与都市完全两样的旅游天地,一种恍若隔世的视觉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成为名实相符的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引领全国乡村度假旅游大发展。个人简介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致力旅游高等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曾创办多个高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担任过大学旅游院系、旅游研究机构负责人。为中国旅游营销专家委员会、中国国际建筑文化交流等若干专业机构专家与顾问,并任一些市县及景区旅游顾问、社会经济顾问。现任巅峰智业总规划师、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院长。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评估、旅游项目策划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旅游开发定位、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旅游景观策划设计。先后发表出版学术专著、大学教材、学术论文近百篇部,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地旅游项目上百个。为国内研究世博旅游课题最早、最多的专家之一。主持的旅游项目涵盖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保护规划、开发策划等类型,项目地涉及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主要成果《江苏省常熟海明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暨近期项目详细规划》《湖南省德夯风景名胜区商业项目策划》《江苏省宜兴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展陈策划与详细设计》《山东省齐河城区水系景观暨晏子文化园、乾隆行宫、无盐湖详细规划》《湖南省永州异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细规划》《湖南省天子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山东省蓬莱古登州文化大观园总体规划》《四川省绵竹文家沟5?12地震遗址公园详细规划》《福建省安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浙江省桐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江苏省花山婷湖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安徽省广德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海市嘉定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浙江省宁波塘溪名人故居暨沙村、上周村、雁村保护规划》《安徽省太极洞风景区入口区详细规划》《江苏省东台西溪古镇旅游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细规划》《安徽省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江苏省宜兴善卷洞风景区总体规划暨修建性详细规划》《内蒙古天马旗那达慕旅游区总体规划》《江苏省常熟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安徽省太极洞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苏省宜兴铜官山水电工业旅游区总体规划暨近期项目详细规划》《山东省巨野中华麒麟园总体规划》《江苏省常熟市琴枫休闲庄园详细规划》《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福建省格式栲高尔夫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建省三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
本文标题: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已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0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