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案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2011年9月2三年级上学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我自己一世上只有一个我教学目的:学习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教学过程:暖身操“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每颗星星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不信吗?请给自己画张像。和其他同学的自画像交流、比较一下,有什么感想?明星档案向你介绍我访问录向长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和婴幼儿时期成长的故事,记下来,跟大家说一说,并谈谈你的感想。也可以写下一两个片段,留作纪念。我思我悟你想说什么?送你一句话姓名昵称性别生日星座我的相貌特征我擅长的事我最酷的地方我喜欢的人我喜欢的书我喜欢的一句话我喜欢的玩的游戏和玩具我的幸运色我的吉祥物我喜欢的食物我的愿望我的成长故事3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要坚信,独特的你必有独特的价值。二别人眼中的我教学目标: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主题分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别人的评价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个体自身的认知、接纳,在别人和自身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我较全面的认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仅凭自己的感知很难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借助别人看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与自己相对照,是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活动让小学生互相说说对方的特点,如: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从而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游戏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课文正文]第三课别人眼中的我在妈妈眼中,我是个听话、可爱的姑娘;在爸爸眼中,我是个爱撒娇但又很懂事的女儿;在爷爷奶奶眼中,我是个很孝顺的孙女;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讲礼貌、善团结的同学。[读读想想]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试试做做]在同学中进行一次调查,看看在别人眼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征求一下父母或长辈的意见,看看在他们心目中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的目标]4学会自我评价。[老师的话]要学会自我评价,就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同时,还要注意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第二单元快乐学习第三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要求: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是学生体验到兴趣爱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2.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3.知识技能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提高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尝试处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成人的愿望、文化学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等。4.过程与方法5.指导学生掌握培养兴趣爱好的正确方法,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6.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与快乐。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兴趣菜单》和〈兴趣展示台〉中的几幅图。2.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在课上扎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3.录象:学生活动场景。活动(一)——兴趣万花筒1.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动课开始了,让我们来瞧一瞧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2.看录像:(1)看场景。(2)看特写镜头:我喜欢踢足球。我喜欢……3.让学生说说录象中的小朋友有什么兴趣爱好?5活动(二)——我的兴趣菜单1.出示:我的兴趣菜单2.小组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3.填写兴趣菜单。4.展示学生菜单。5.讨论:有了这些兴趣爱好,你有什么感受呢?活动(三)——兴趣展示台1.出示第四幅图。2.学生交流:你对哪一组同学的表演感兴趣?3.让我们也走上兴趣的小舞台,展示我们的风采。4.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战士活动,并汇报。5.谈谈活动中的感受。活动(四)——兴趣自助餐1.提问:你那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你有什么影响?2.讨论交流。3.小结。活动设计(第二课时)活动准备1.课前练小品。〈学书法〉2.课件:书中插图。3.收集关于兴趣爱好的故事。4.课件:兴趣宝塔。活动(一)——我当评判员1.小品表演。2.让我们来当评判员:看了这个小品,你想说说什么?3.媒体示几组图片。4.队员们评判图中人物的行为。活动(二)——“我的烦恼”大家谈1.在生活中,关于兴趣爱好,许多同学都有烦恼。今天我们说出来大家一起帮着解决2.交流,每个组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3.全班讨论疑难问题。6活动(三)——故事屋1.听录音故事:〈装满昆虫的口袋〉。2.说说故事对我们的启示。3.故事会:(1)请学生讲有关兴趣爱好方面的故事。(2)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活动(四)——兴趣宝塔1.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每想出一个办法,就在宝塔上填写。2.引导学生填写自己准备培养的兴趣和培养的方法。3.小结。四学习有苦也有乐活动目的1、让学生对学习的苦与乐有一个初步的辨证的认识。2、指导学生努力把学习中的苦转化为学习中的乐,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l、阐述学习中苦与乐的辨证关系。2、引导学生把苦转化为乐。活动准备:一杯苦水、一杯甜牛奶;小品表演、头饰活动形式:小品表演、实验、讨论评议。活动过程:一、导人师: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学过一首歌,叫《读书郎》,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播放《读书郎》)师:喜欢《读书郎》吗?其实,你们从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的那一天起,也就成了一名读书郎,开始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那么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学习是苦还是乐呢?(出示:学习的苦与乐)二、活动与指导(一)小品表演师:先让我们来听听下面二位小朋友的心声。①苦苦:我认为学习太苦了,你们想想,我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到学校去学习,回家7还要做作业,平时还有测验、考试,为了应付这些,还得放弃看电视、玩耍的时间,要是考得不好,就更惨了,被家长责骂,你们想想,学习是多么痛苦啊!②乐乐:我和苦苦的想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请大家想想,学习使我认识了字,学会了计算,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当我们在考试时得了好成绩或学习上有厂进步时,老师和家长就会表扬我,这时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很快乐呢!③讨论交流师:小朋友,你们同意苦苦还是乐乐的说法呢?生:同意乐乐的说法。师:请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学习中,有哪些令你快乐的事情呢?生l:考l00分时觉得很快乐。生2:朗读课文时觉得很快乐,因为语文老师夸我像个小播音员。生3:一道很难的题目解答出来时,觉得非常快乐。.生4:学吹竹笛时,从一次次地不会吹,到最后能吹出曲子,感到非常快乐……师:有没有小朋友学习中遇到苦恼呢?生2;我读书、写字都很好,语文成绩也很好,可我的数学却不行,很多题目,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我觉得很苦恼。师:你的数学不太好,但如果你在数学上已经尽力了,那你就不要难过。伸出你的手,你看,每一手指都有长有短,而每个人就像是一只手,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语文、朗读、写字这些都是你的长处,而数学就像这个小指,是你的短处,只要你努力了,就算还是比不过别人,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得最好了。师:其实,学习既有苦又有乐,快乐和苦恼就像一对双胞胎,紧紧地跟随着我们。我们回想一下,刚进一年级学写字的时候,每写—个字都觉得很累,特别是冬天平都冻僵了,夏天热得要冒火八了,可还得要写,这时,我们就会觉得学习挺苦的,现在,一年过去了,你们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了,并且写得又快又好,每天看着自己写的漂漂亮亮的字,心里就会特别舒服,特别开心,这就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再想一想以前的苦,也就觉得不怎么苦了。师:我们都希望学习中多一点快乐,少一点苦恼,那么,怎样才能快乐地学习呢?(二)游戏①我们来做个游戏,这里有二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牛奶,我分别请三个小朋友来喝,再请他们说说感受。第一个小朋友先喝一杯苦水,再喝—…杯甜牛奶(感觉很甜)8第二个小朋友把苦水和牛奶混在—起喝(感觉很难喝,怪昧)第三个小朋友先喝甜牛奶,再喝苦水(感觉满嘴苦味)②三个学生讲述感受后,师问:A、为什么三个人都喝同样的苦水和牛奶,而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呢?B、为什么第一种喝法觉得甜?第二、三种却不好喝,甚至都是苦味呢?C、哪—种喝法让你觉得最快乐呢?③师:(引入到学习中):其实三个小朋友喝水的三种情况,在我们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小朋友总是先认真学习,然后再痛快地玩,这时,因为学好了知识,心里很充实,玩得也特别开心、轻松,这像第一种喝水的方式,先苦后甜,感觉特别好。还有的小朋友—边学习一边玩,结果知识没学会,玩也玩得不痛快,这像第二种喝水的方式,感觉不舒服,怪怪的。还有的小堋友先痛快地玩,等想到学习时,已经落在别人后面了,这像第三种喝水方式,贪图一时的快乐,留下无尽的苦恼。④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就会有不同的感觉。明明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做家庭作业,也算够认真的了,可是成绩却不好,为此,明明很苦恼,请看小品《明明做作业》(小品内容:明明把语文、作业本满满放了一桌子,刚写了一会儿语文,觉得写字太累,就开始算数学,可刚算了几题,又觉得数学太麻烦了,于是拿出图画本画图画,刚画了几笔,又去喝牛奶了……)学生讨论:①为什么明明花两个小时做作业,成绩却不好?②你能帮明明开个处方,让明明学得轻松、快乐一点吗f(四)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看看谁最会学习,最能品尝到学习中的快乐。l、有时遇到—道难题,想了很久,化了你许多时间,你终于解答出来了,这时你感到:A、高兴地跳起来了B、没什么感觉C、烦死了,下次最好别再碰到这样难的题目。老师点评:小朋友都希望自己越来越聪明,而聪明人最大的本领就是善于动脑筋,当我们遇到难题时,积极动脑筋会使你思维敏捷,会让你象一休一样聪明。想想看,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所以,克服难题后带来喜悦让我们忍不住要欢呼。2、你的数学非常好,老师让你帮助小明你觉得:A、怕自己完不成任务B、真麻烦,浪费了我玩的时间C、我真行,我能帮助同学了老师点评:帮助同学也是一种快乐,能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想当你遇到困难时,也会9有许多人关心你、爱护你。3、中午,语文老师让你们阅读课外书,你觉得:A、课外书很有意思,能增长知识B、课外书可读可不读C、反正又不考,不读了老师点评: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多一个好朋友当然是件开心的事。一个好的故事让你终生难忘。再说我们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课堂上的知识,更要学书本以外,以及生活中的许多知识。4、老师出了几道动脑筋的智力题目,让你们分学习小组讨论,这时你感到:A、智力题目有趣、刺激B、老师还没教过,不会没关系C、反正别人比我聪明,我不动脑筋了5、上课老师提问时你会:A、积极动脑,大胆发言B、怕说错,不敢说C、非常紧张,害怕老师点评:能够给老师解决问题,说明你们很聪明,有渊博的知识,应该感到高兴,就算说错了,也证明你是勇敢、大胆的,所以加入到“A”这一行列中的小朋友都充满了智慧和自信。三、教师小结:快乐就是这么容易,乐观的学习精神就是我们快乐学习的源泉,如果把我们的学习比作是农民的辛勤耕种,那么当我们流汗时请想象一下春天美丽的花朵,秋天丰硕的果实,那正如我们辛苦学习之后的美丽风景。五学习习惯自测主题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及养成好习惯的情况。活动形式交流评论、自我检测。重点难点10⒈重点: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⒉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习惯。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学习也有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呢?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套有关学习习惯的自测题。完成这些题目,你们会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好不好。这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是有很大好处的。二、活动与训练⒈指导学生完成自测题,并为自己打分:⑴要求认真读题,如实回答。⑵在括号里写“是”或“不是”(也可打“√”与“×”)。⑶完成答题后,介绍评分方法,学生为自己打分,凡题号前有“*”的题目,答“是”加2分,答“不”不得分;其他各题答“不”加2分,答“是”不得分。满分为100分,计算一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心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3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