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考察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出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著名论断,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解“两个必然”,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源头。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以下简称“两个必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可以说,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然而,“两个必然”理论在当代又受到种种的误解、曲解和挑战。对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和当代中国改革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当代实践的高度进行新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两个必然”与当代资本主义马克思之后的100多年,特别是二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其变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马克思所处时代靠延长劳动时间、雇佣童工、降低工资等赤裸裸的剥削发展到今天,认识到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矛盾和弊端。因而对其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和改良,以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其变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化的生产管理、社会福利制度、劳动者权利的法律保障等,已经明显不同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具有了进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包含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特征。第三,其变化改变不了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消除导致其自身消亡的矛盾,资本主义大国借助其经济的主导地位,将国内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及危机转向发展中国家,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扩大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和危机。用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规律性,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两个必然”与当代社会主义第一,现代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产物,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达到合格的社会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历经500多年,而社会主义的历史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有90多年,在我国只有60多年。虽然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和积累,但更多的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第三,和平发展的主题为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多样的实现和发展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僵死、教条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取代了战争与革命,形势的变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样的实现形式。“两个必然”与趋同论二战以后,调整改革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未曾间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正在渗透或趋同。对于趋同论,我国理论界基本持否定态度,因为它不仅否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且否定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从另一个角度讲,趋同论也恰恰印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坚持“两个必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现“两个必然”,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能够使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的开辟,意义重大。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理论核心,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体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观点,在认识和理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和层次,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照搬苏联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都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如何进行转轨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体制模式,是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从这一难题出发,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前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振兴的巨大推动力量。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观念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简单化的理解,这种传统观念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停滞,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指导实践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丰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重新振兴提供了土壤和条件,成为振兴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的历史推动力量。在当代,社会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也未发挥穷尽,因而还未发展到它的极限。没有发展到极限并不等于没有极限。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从根本上规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极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规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由于资本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建筑在无限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矛盾之上,或者说,资本本身就是这一矛盾的生成和展开,所以,一旦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旦资本扩张在世界范围内达到“饱合”状态,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到了它的极限。资本在空间扩张的极限就是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的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同时,社会主义要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也只有在新的世界体系中才能确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87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两个必然”的全面实现是世界性的。关键问题是,不能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变暂时的相对稳定为永恒的绝对形式,不能把社会主义暂时的挫折看成是永久的失败,变运动中的曲折为运动的终结。从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才刚刚开始,“两个必然”的实现这一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仅仅是拉开序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这依然是我们的结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必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3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