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371认识中国古代建筑
认识中国古建筑第一节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渊源■原始建筑■先秦建筑■秦汉建筑■魏晋南北朝建筑■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元建筑■明清建筑■原始建筑原始时期的居所虽然还不能称作为“建筑”,但它的功能与现在的建筑并没有质的区别。建筑是在原始的穴居和巢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空间,以满足于人的居住和需要。穴居《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进入氏族社会以后,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新石器时代陶屋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多分布在南方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巢居干阑式建筑木构架建筑干阑式民居这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地区非常适用。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河姆渡遗址干阑式民居复原图河姆渡遗址水井井架和草顶复原图■先秦建筑夏、商建筑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二里头宫殿建筑,由殿堂、庭院、廊庑和大门组成的宫殿建筑格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湖北盘龙城宫殿复原图(商代前期)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构成。殷墟博物苑西周建筑《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三礼图》中描绘的王城规划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岐山凤雏建筑基址是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春秋、战国建筑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复原鸟瞰图中山王陵享堂复原图■秦汉建筑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魏晋南北朝建筑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数量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分段式歇山顶(敦煌壁画)它是歇山顶的最初形态,为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人字拱(日本四天王寺山门,南北朝风格)南北朝绘画《洛神赋图》中的楼船,反映出当时建筑的真实特征,是弥足珍贵的资料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云岗石窟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隋唐五代建筑隋代建筑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转变的一个过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chi)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隋墓中出土的陶屋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公元582年隋文帝兴建大兴城。大兴城规模浩大,郭城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全城面积达84.1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史,也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唐代继续以大兴为都,改名长安城。唐长安西内太极殿唐大明宫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傅熹年复原)唐骆宾王诗:“山河千里图,城阙九重门。不观皇殿壮,安知天子尊。”唐大明宫含元殿(杨鸿勋复原)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曹春平复原的万象神宫明堂是当时最豪华时髦奇特的宫殿建筑。奇特之一是高大。据《旧唐书》的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注:依日本所藏唐代尺子平均每尺约为30.03厘米计算,明堂高约为88米左右),东西南北各三百尺(约90米左右)。奇特之二是法时令与天地。明堂基础高台是方的(象征大地),下施铁渠(铁筑成环水渠),以为辟雍之象。台上第一层为等边八方形(象征一年四时八节,即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节);中层为十二等边形(一年十二月),上层为二十四边形(法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亘之以铁索。刻木为瓦,夹纻漆之。上为圆盖(象征天圆)。奇特之三是龙朝凤。明堂顶盖是圆形,盖顶为一只金凤凰,下盘九条龙,共同朝着这只金凤凰。这个饰黄金的凤凰高一丈,约2.94米,象征女皇武则天。号万象神宫。因改河南县为合宫县。”奇特之四是明堂原本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但武则天别出心裁,把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等一股脑弄到一块祭祀之,号万象神宫。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帝都这种宏大风度,秦汉之时似乎早已达到过,这就是“汉唐”并称的原因了。然而同样推崇其“大”,秦汉的帝都宫室,正如之前所述,其文化的哲学底蕴是“法天象地”,重在象征自然宇宙之浩大,秦汉之际盛行的阴阳五行说与自然哲学,是该时代的帝都的哲学之魂。相比之下,唐代帝都的大风貌一般并不执着于象征什么自然宇宙,而是直接体现与歌颂人力之伟大。重现世、重现实的人生哲学渗融在伟丽的帝都形象之中。唐代帝都,并非疑似“天上宫殿”坐落在人寰,而是直接就是充满自信与恢宏之胸襟的人的现实生活环境。如果说秦汉时人的伟大,只有拿到“天”上去才能求得证明,那么对于唐人而言,其伟大力量就直接体现为人亦天,天亦人的自信。唐代寺庙建筑发展特点: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中轴线。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如净土院、经院、库院等。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四、此外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柱、梁、枋结合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佛光寺大殿佛光寺大殿为殿堂型构架,由下层柱网层、中层铺作层和上层屋架层水平层叠而成。这组构架是现存唐宋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时间早、尺度大、形制最典型的一例。林徽因在测量佛光寺石幢的高度林徽因与佛殿主宁公遇塑像的合影隋盛唐晚唐大雁塔小雁塔繁荣的隋唐五代建筑显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建造规模宏大。唐长安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2.建筑布局水平提高。唐代不仅加强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宫殿、寺院等建筑都注意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公卿贵戚和名士文人纷纷建造宅园、山庄、别墅,推进了宅居与自然环境的密切交融。3.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大体量建筑已不需要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型木构的办法来解决。木构件的形式和用料已呈现规格的用材制度。斗拱结构机能的充分发挥,标志着木构架整体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地步。4.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唐代砖石塔已形成楼阁式、密檐式和亭式三种主要类型。一部分砖石塔的外形已开始朝仿木的趋势发展。5.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从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现有机的联系。屋顶宽平舒展,斗拱雄健有力,门窗朴实无华,梁柱加工体现力与美的统一,没有多余装饰,鄙弃矫揉造作,充分展现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时代风貌。■宋、辽、金、元建筑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此时期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营造法式》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象,宋代的皇帝知道军阀割据的危害,故重文轻武。贫寒出身的文人位处庙堂之上时,当然反对皇帝铺张浪费;而宋朝皇帝也以文人自傲自居;且国之边境有辽、西夏、吐蕃、金、元等草原政权虎视耽耽,所以造成有宋一代无宏伟壮丽的建筑诞生。所以,宋朝的钱是皇帝与文人一起花,即只为皇帝享受的皇家建筑少了,民间和文人建筑多了,抒发内心情感的文人书画、文人建筑和文人园林多了。建筑也好,文化也好,在此时均既具秀逸神韵,又有严谨态度。北宋东京外城西郊建一宫苑,取名金明池,这是反映了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与中土这五方五行的原始“风水”观念的。宋画《金明池夺标图》在东京内城的东北角,又建一座宫苑,取名为艮岳。这是一座在平地之上以人工堆造峰峦岩谷和池沼岛屿,其间点缀楼台亭榭,所用山石取自太湖沿岸,用船运到东京,就是有名的“花石纲”。据《易经》后天八卦方位观念,东北为艮位,“艮为山”,故名“艮岳”。一定是内城东北由于原本无山而认为“风水”不好,因此,以土石堆筑人工之山,为的是在风水上企图收“厌胜”之效。晋祠圣母殿(北宋)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天津蓟县独乐寺(始建于唐,辽重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大同华严寺(金重建)山西应县净土寺大殿当心间藻井(金)元代统一全国,建筑上接受宋、金传统。元大都是规模巨大、规划完整,完全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促进了喇嘛教建筑的发展和汉藏建筑的交流。来自中亚的伊斯兰教建筑也在大都、新疆及东南地区陆续兴建,并开始出现中国式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由于统治者崇信宗教,使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得到元朝提倡后,不仅在西藏发展,内地也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大都万安寺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是藏式的喇嘛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公元1346年阿拉伯式样的泉州涂门街清净寺■明清建筑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於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枋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就。明宫城图从1406年决定营建北京宫殿,到1420年短短14年时间内建成如此宏大规模的建筑群,运用模数设计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北京故宫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
本文标题:371认识中国古代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