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
第九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要点提示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责任中心及其责任会计成本中心及其业绩评价利润中心及其业绩评价投资中心及其业绩评价内部转让价格的制定集权管理优缺点分权管理优缺点后分权时代的高层控制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在分权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具体表现为:根据授予基层单位的权力和责任,把企业分成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责任会计的含义1、责任会计(ResponsibilityAccountingSystem)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会计。2、责任会计的要点就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控制与考核。(二)责任会计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2、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3、有利于对各级管理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4、有利于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5、有利于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现事前控制。责任会计的内容体系合理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分析和评价实际工作业绩建立公正、权威的内部协调机制(三)责任会计的内容设置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建立跟踪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分析评价业绩,建立奖惩制度。即:责任归属、责任考核、责任控制、责任分析。(四)建立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1、统一性原则;2、可控性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5、例外管理原则;二、责任中心(一)责任中心的含义、种类1、含义:责任中心(ResponsibilityCenter),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其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2、责任中心应具备的条件:有承担经济责任的主体——责任者;有确定经济责任的客观对象——资金运动;有考核经济责任的基本标准——经济业绩;具备承担经济责任的基本条件——职责、权限。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经营决策权经济责任利益机制与企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3、种类:根据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责任中心一般分为成本中心(Costcenter)、利润中心(Profitcenter)、投资中心(Investmentcenter)三大类。(二)成本中心1、含义:成本中心是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即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而不形成或不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位。一个成本中心可以有若干个更小的成本中心组成。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1)标准成本中心:含义:是指有明确、具体的产品,且对生产所需各种要素的投入量能够合理预计的成本中心。特点:能够计量产出的实际数量,并且投入量(耗费)与产出量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通过标准成本或弹性预算予以控制。(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2、成本中心的类型及其控制:(2)费用中心:含义:是指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成本中心。特点:产出难以计量,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业绩涉及:预算、工作质量、服务水平。控制:预算控制(零基预算、或参考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编制)。3、特点:(1)只衡量成本费用,不衡量收益;(2)只对可控成本负责;(3)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计算的原则不同成本的计算对象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成本中心的控制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必须是可控成本成本中心的责任划分必须明确为各成本中心编制成本预算建立责任成本计量体系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标准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成本与标准成本、目标成本之间的关系:标准成本与目标成本主要强调事先的成本计算,而责任成本重点是事后的计算、评价和考核,是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成本在制定时是分产品进行的,事后对差异进行分析时才判别责任归属;目标成本管理要求在事先规定目标时就考虑责任归属,并按责任归属收集和处理实际数据;不管使用目标成本还是标准成本作为控制依据,事后的评价与考核都要求核算责任成本。责任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的区别:1)核算目的不同:计算产品的完全成本是为了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为了经营决策;计算责任成本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2)成本计算对象不同: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责任成本以责任中心为成本计算对象。3)成本的范围不同:制造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全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有时还包括变动的管理费用;责任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4)共同费用在成本对象间分摊的原则不同:制造成本计算按受益原则归集和分摊费用,谁受益谁承担,要分摊全部的间接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只分摊变动成本,不分摊固定成本;责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谁能控制谁负责,不仅可控的变动间接费用分配给责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间接费也要分配给责任中心。计算责任成本的关键是判别每一项成本费用支出的责任归属。判别成本费用支出责任归属的原则:(通常,可以按以下原则确定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1)假如某责任中心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有效地影响一项成本的数额,那么该中心就要对这项成本负责;2)假如某责任中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种资产或劳务,它就应对这些资产或劳务的成本负责;3)某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但是,上级要求他参与有关事项,从而对该项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响,则他对该成本也要承担责任。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一般依次按以下步骤处理)1)直接计入责任中心;2)按责任基础分配;3)按受益基础分配;4)归入某一特定的责任中心;5)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4、考核指标:将成本中心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同预算的责任成本或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包括成本(费用)降低额和降低率。成本(费用)降低额=预算成本(费用)-实际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100%注意:如果预算产量与实际产量不一致,应按弹性预算的方法首先调整预算指标,然后再计算上述指标。收入中心为了加强对企业收入的管理,及时收回货币资金和控制坏账,许多企业设置了以推销产品为主要职能的责任中心——收入中心。收入中心经理需对收入或边际贡献的差异负责近来,销售部门能够把销售成本和对每个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成本考虑进去,这样收入中心变成利润中心。(三)利润中心1、含义:一个责任中心,如果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但没有责任或没有权力决定该中心资产投资的水平,因而可以根据其利润的多少来评价该中心的业绩,那么,该中心称为利润中心。并不是可以计量利润的组织单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从根本目的上看,利润中心是指管理人员有权对其供货的来源和市场的选择进行决策的单位。2、类型:(1)自然的利润中心:是指以对外销售产品而取得实际收入为特征的利润中心。这类责任中心一般具有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生产决策权。又可分为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和不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兼有产品定价权、材料采购权和生产决策权的自然利润中心称之为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否则就是不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一般来说,只有独立核算的企业才能具备作为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的条件,企业内部的自然利润中心应属于不完全的自然利润中心。(2)人为的利润中心:是以产品在企业内部流转而取得“内部销售收入”为特征的利润中心,即在企业内部,按照内部结算价格将产品转让给本企业其他部门,取得收入,实现内部利润的责任中心。这类责任中心一般也应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即能够自主决定本利润中心的产品品种、产品产量、作业方法、人员调配、资金使用等。3、考核指标:主要是部门利润,并需一些非货币的衡量方法作补充。后者包括:生产率、市场地位、产品质量、职工态度、社会责任、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等。利润中心的目标利润中心的控制要求分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边际分部税前利润1)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主要用于评价利润中心负责人的经营业绩。2)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不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主要用于对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用于反映有关利润中心补偿共同性固定成本后对企业利润所作的贡献。(四)投资中心1、含义:是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既要对成本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投资中心的目标投资中心的控制要求2、考核指标:1)投资报酬率(ReturnonInvestment,ROI):是部门边际贡献除以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从引导部门经理采取与企业总体利益一致的决策来看,投资报酬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最低预期利润率主要优点: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不足: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部门业绩的报告与考核(一)成本控制报告:(二)差异调查:(三)奖励与惩罚:(四)纠正偏差: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1)含义: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和相互提供劳务的结算价格。(2)作用:1)有助于明确划分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2)有助于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建立在客观、可比的基础之上;3)有助于调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4)有助于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3)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防止成本转移带来的部门间责任转嫁,使每个利润中心都能作为单独的组织单位进行业绩评价;作为一种价格,引导下级部门采取明智的决策,生产部门据此确定提供产品的数量,购买部门据此确定所需要的产品数量。2)原则:全局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内部转让价格的类型以成本为基础的转让价格以市场为基础的转让价格根据协商价格制定转让价格双重内部价格(4)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可以考虑的转移价格有以下几种)1)市场价格(MarketPrice):2)以市场为基础的协商价格(NegotiatedPrice):3)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4)全部成本转移价格(ActualCost、ActualCost-plus):5)标准成本转移价格(StandardCost、StandardCost-plus):6)以双重标准作为转移价格(DualMarketPrice):
本文标题: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28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