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全盟环保业务知识竞赛答案(126)-全盟环保系统知识竞赛
1全盟环保系统知识竞赛试题题库(2010年)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相关知识……………………第2页二、环境监测……………………………………………第5页三、环境监察部分…………………………………………第9页四、环境自动监控…………………………………………第11页五、环境宣教、政务公开…………………………………第13页六、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第21页2第一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部分一、填空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召开时间是2010年10月15日~10月18日。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科技进步和创新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坚持改革开放。8、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9、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10、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1、十七届五中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12、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13、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4、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5、在培养干部时,应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艰苦环境和工作条件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中选拔优秀干部。1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7、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8、十七大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9、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2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1、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22、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23、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4、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25、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7、“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32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29、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30、十七届五中会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1、十七届五中会中提出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是: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32、“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3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二、选择1、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ABCD)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平等B.互助C.和谐D.团结2、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D)的领导核心作用。A.民主执政B.有效治理国家C.依法行政D.协调各方3、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B)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发展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A生态环境保护型B环境友好型C人与自然和谐型三、简答题1.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文件?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3.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来源: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4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5.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出席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分别有多少人?答: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7.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发展要做到哪四个“更加注重”?答: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8.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9.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10.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的内涵是什么?答: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什么?答:科技进步和创新。1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答:保障和改善民生。1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什么?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什么?答:改革开放。16.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什么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答:党的领导。17、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3、合理调整收入分5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8、“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什么?答:“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19、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义是什么?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十七大报告提出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分别指的是什么?答:一条伟大道路是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条具体道路是指“(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第二部分环境监测部分一、判断1、对SO2的排放主要取决于燃煤的含硫量。(对)2、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4、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5、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6、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负荷时)或负荷突然改变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减少。(错)7、柴油车排放的NOx明显大于汽油车。(错)8、《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规定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限值为1.5mg/m3,某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测定结果分别为参考点0.18mg/m3,其余测点为1.26、0.88、1.28、1.69mg/m3,扣除参考点值后的平均值为1.10mg/m3,测定值小于1.5mg/m3,故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未超标。(错)9、水泥厂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时进行。(错)1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烟气林格曼黑度为一类区I级,二类区2级,三类区3级。(错)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错)12、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镍、总氰化物、苯胺类都是第一类污染物。6(错)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对)14、在监测油烟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两量时的排放浓度。(对)15、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工业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对)16、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状况是以温度、压力为0℃,101.32kPa时的体积为依据的。(对)17、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都应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布点采样。(错)18、机动车流量每小时在100辆以上的道路,适用交通干线道路标准。(对)19、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20、
本文标题:全盟环保业务知识竞赛答案(126)-全盟环保系统知识竞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38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