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5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第三节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第四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第五节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第六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一节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一、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制造业企业是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可归纳为以下5种: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产品销售过程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二、对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的理解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1.资金筹集业务接受投资,或借入债务,为生产经营筹集资金。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材料采购业务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2.供应过程业务购建固定资产,设备安装;材料采购;货款结算;计算采购成本、设备安装成本等。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材料采购业务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生产过程业务3.生产过程业务组织产品生产,消耗设备、材料、人工;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办理产成品验收入库手续等。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材料采购业务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4.产品销售过程业务发出对外销售产品;结算销售产品货款;计算并交纳税金;计算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等。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生产过程▲供应过程▲▲销售过程▲资金筹集业务储备资金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固定资金分配利润、缴纳税金等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材料采购业务资金退出业务设备购置业务货币资金投入资本负债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5.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计算并交纳增值税;计算形成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按规定办法进行利润分配等。实际缴纳税金、支付已分配利润,资金即退出了企业。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一、资金筹集业务的基本内容1.权益资金筹集业务权益资金可理解为所有者权益资金,即投资者的投资及其增值。2.负债资金筹集业务企业向债权人借入或在业务结算过程中形成(如“应付账款”等,也称债权人权益)。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方法(一)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1.权益资本的内容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前两项合称为投入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后两项合称为留存收益)等。2.实收资本业务的核算(1)实收资本的含义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2)实收资本的分类按投资形式划分货币资金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按投资主体划分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实收资本(3)实收资本入账价值的确定货币资金投资——按实际收到的投资额入账。其他形式投资——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或以投资方的账面上该资产的价值入账。(4)账户设置设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属所有者权益类,贷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增加,借方登记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结余额。(5)股份公司筹资业务举例1)股份公司筹集资本方式:发行股票。2)发行股票方式:3)发行费用:如委托发行,应承担一定的手续费(假定为468,000元)。4)处理过程:※2,000,000与发行股票面值相等。股本=发行股票数量×面值2,000,000×1=2,000,000※13,132,000为股本溢价额。股本溢价额=溢价发行额-发行手续费2,000,000×(7.8-1)-468,000=13,132,000※668,000为股本折价额股本折价额=折价发行额+发行手续费2,000,000×(1-0.9)+468,000=668,000入账价值确定:按面值计入“股本”(为2000000元);按溢价额(13600000元)减发行费用(468000元)超出部分(为13132000元)计入“资本公积”。按折价额(200,000元)加发行费用(468,000元)总计部分(为668,000元)计入“资本公积”。溢价发行借:银行存款15,132,000贷:股本2,000,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3,132,0003.资本公积业务的核算(1)资本公积的含义投资者或其他人投入企业的在金额上超过法定注册资本的部分。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是一种准资本(资本储备),可转增资本金。(2)资本公积的来源股本溢价公司发行股票时超过面值的金额部分;新股东为获得公司注册资本的一定比例而比原股东多向公司交付的资本金。直接计入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各种利得和损失。(3)资本公积的用途★转增资本金(股本)。(4)账户设置(二)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1.负债资本的内容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的资金。包括:向银行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从其他企业赊购产品形成的应付账款等。2.短期借款业务的核算(1)短期借款的含义与用途1)含义:偿还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借款。2)用途: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临时周转需要。如购买材料、发放工资等。(2)短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按借款单据上的金额确认与计量。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确认方法:按月确认为借款使用期间的财务费用(期间费用)。※计算公式:短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利率×时间(按月)※支付方式:①按月度支付。②按季度或半年支付。※账务处理上的不同方法:①按月度支付。直接计入本月的“财务费用”和“银行存款”账户。②按季度或半年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还应负担借款利息,但并未实际支付利息的月份,采用预提的方式确认。计入各月的“财务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3)账户设置短期借款预提费用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结构: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例】某企业2003年3月1日从银行借入为期6个月的短期借款。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5%)。3.长期借款业务的核算(1)长期借款的基本含义与用途1)含义: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借款。2)用途:满足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建的需要。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2)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1)本金的确认与计量:按申请借款时实际收到的借款数额,以及在借款使用过程中计算出来的应付借款利息数确认。2)利息的确认与计量:※确认方法:按月确认,但应区别情况处理。建设期利息:计入工程成本(资本化)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利息:计入各期财务费用(费用化)。※计算公式(计算复利方法):长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应付利息)×利率×时间(按月)※支付方式: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②分期还本付息。③分期付息到期还本。(3)账户设置长期借款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结构: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4)核算举例:华东有限责任公司为购建一条新的生产线(工期2年),于2008年1月1日向中国银行取得期限为3年的人民币借款5000000元,年利率8%,存入银行并规定一次还本付息。华东有限责任公司当即将该借款投入到生产线的购建工程中。借入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长期借款5,000,000计算本年应付长期借款利息。借:在建工程400,000贷:长期借款400,000※年应付利息=借款本金×年借款利率本例:5,000,000×8%(年利率)=400,000第三节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一、固定资产(设备)购置业务的核算1.固定资产的含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机械和运输工具等。我国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入账价值的确定(1)建造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对建造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管是否办理竣工决算),即可按估计价值入账。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2)购置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对购入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发生的实际支出确定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3.账户设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例5-13】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货款已付。借:固定资产12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250贷:银行存款148,250※不需要安装设备发生的买价、包装运输费用等均构成其实际成本。【例5-14】购入需要安装设备,货款已付。借:在建工程48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00贷:银行存款566,600※需要安装设备只有通过安装才能发挥效能,发生的买价、缴纳的增值税、包装运输费用和安装费用等均构成其实际成本。【例5-15】自行安装设备发生各种费用。借:在建工程34,800贷:原材料22,000应付职工薪酬12,800【例5-16】需要安装设备安装完毕,已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519,800贷:在建工程519,800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1.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1)实际成本计价的基本含义◆企业在日常收入和发出材料时均采用实际成本。(2)材料采购实际成本的构成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买价+其他采购费用(3)账户设置(4)核算举例:【例5-17】购入甲、乙两种材料,材料款及进项税额全部付清。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20,000——乙材料3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860贷:银行存款184,860※随货款一并支付给供货企业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关于应交增值税的说明增值税: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以及购买货物时按规定应交纳的税款。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购货价×税率。增值税的抵扣:按规定(已交数)可以从销项税额扣除(抵扣),二者差额为应上缴国家数。企业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例5-18】支付甲、乙两种材料外地运杂费。※共同发生的运杂费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由受益对象共同负担,计入各自采购成本。分配率=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买价或重量等)各种材料应分配共同性费用额=分配标准×分配率借:在途物资——甲材料5,000在途物资——乙材料2,000贷:银行存款7,000※如果是发生在当地的零星运杂费,按规定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是计入“管理费用”,因而不存在分配的问题。【例5-19】购入丙材料,货款尚未支付。借:在途物资——丙材料2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6,720贷:应付账款——宏达工厂256,720【例5-20】向供货企业预付购货款。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2,000贷:银行存款182,000※预付账款时,材料尚未收到,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应先记入“预付账款”账户,待材料到达时再进行冲转。【例5-21】预付账款的丙材料到货,冲转预付账款,并结清差额款。借:在途物资——丙材料4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400贷:预付账款——胜利工厂182,000银行存款309,400现金5,000※支付的银行存款309400元为买价和应交税金之和(425000+71400)与预付账款(182000)之差额款。※用现金支付5000元运费应计入丙材料成本。【例5-23】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实际采购成本。※结转实际采购成本就是将通过“在途物资”
本文标题:第五章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2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