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资本业务一、银行资本的含义银行资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理解的过程。目前有三种理解:1.会计意义上的银行资本金(会计资本;账面资本)银行总资产–银行总负债=银行股东权益(会计意义上的资本金)2.经济意义上的银行资本金(经济资本)指银行在财务困难时可用来吸收损失的最低数量资本,在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它被认为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或称用来抵补超过期望损失的风险。3.法定银行资本金(法定资本)法定银行资本金包含了用于抵补银行预期损失的准备金和银行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金部分。预期损失是银行贷款组合在一年中可能遭受的平均损失,应以贷款利息收入来支付,在资产帐户上以一般准备金来表现各种银行资本金概念之间的关系法定资本与会计资本的关系法定银行资本的设计主要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法定银行资本的定义比会计银行资本的定义广泛,即满足一定条件的银行债务可以成为法定资本的一部分。会计资本构成法定资本的最重要组成部份,及核心资本法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系经济资本的理论是确定法定资本的基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银行吸收损失的最低数量资本金,应涵盖银行的非预期损失,以最大限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巴塞尔协议下的法定资本只有一国银行监管当局采用巴塞尔协议时,协议中的资本金才成为法定资本金。法定资本金由权益和负债的各一部分组成二、国际惯例1975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成立1988年7月《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1993年《结合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作为《巴塞尔协议》的补充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9年6月发布了修改后的资本协议草案第一稿,2001年新资本协议草案又推出草案第二稿,2004年6月通过最终稿,即《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决定自2006年始实施。1股权资本(equitycapital)普通股累积优先股优先股非累积优先股2资本公积(surplus)股本溢价资产重估增值捐赠3留存收益(retainedearnings)盈余公积(法定,任意,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4资本债券(capitalnotesanddebentures)5损失准备金(provision)三、资本的构成巴塞尔协议下的银行资本金构成成分水平组成部分实缴股本/普通股核心资本一级4%已披露的储备金(资本公积,留存利润)永久性非累积优先股一般储备金附属资本高档二级永久性累积优先股重估储备附属资本低档二级次级债券定期、可累积优先股核心资本:一级资本,最完全意义上的资本附属资本:二级资本1、核心资本股本已发行并完全缴足的普通股永久性非累积优先股公开储备留存收益、其它收益(如股本发行溢价)等转化而来,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公开标明2、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资产重估储备对证券资产的增值应打55%的折扣,以反映其潜在的波动性、税收费用等普通准备金或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被限制在风险资产的1.25%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一些资本工具)如累积优先股长期从属债务传统无担保的、期限5年以上的长期从属债务工具,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0%从属债务又称后期偿付债务,次级长期债务债务人破产清算时,对资产的要求权比较靠后的债务,只有在有更高的要求权的其它债务获得清偿后才予以支付的债务作为银行资本时,在最后的5年期里,每年对这部分资本进行20%的累积折扣,反映其作为资本来源的价值缩减情况我国有关商业银行资本构成的规定核心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附属资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务四、银行资本充足性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其结构应符合银行经营目标资本数量的充足性资本结构的合理性1、资本充足性的意义1.保护性功能指银行发生亏损后,其资本金可以对银行的存款人提供保护,减少存款人的损失,起到缓冲垫的作用2.经营性功能指银行主要用其自有资本金来购置房屋、设施,形成固定资产,用来注册资本、组织运营。这是银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3.管理性功能指金融管理当局通过规定法定最低资本比率,来进行风险约束和控制银行资产的随意扩张。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银行资本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全美经保险的商业银行资本帐户银行资本形式金额(10亿美元)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长期债务资本:次级票据及债券37.011.6%股权资本:普通股,平价32.710.3永久性优先股,平价1.60.5溢价122.838.6未分配利润及资本准备金125.439.4外汇计价调整(1.1)(0.3)总股权资本281.588.4总长期债务和股权资本318.5100.0%2、资本充足性的衡量一)总量比例法1)资本/总存款10%优点:简单、明了。缺点:没有考虑到银行损失主要来之于资产运用方面2)资本/总资产7%优点:简单、明了,考虑了银行资本与资产运用的风险之间的联系。缺点;忽略了资产组合风险的差异3)资本/风险资产20%~16%(风险资产=总资产-现金资产-同业拆借-政府证券)优点:考虑了资产组合的风险,便于操作。缺点:风险资产的划分过于粗略,对风险测算的精确度不高二、风险分类比率法1、纽约公式:纽约联储风险分类法的适量资本要求(分为六类)(1)无风险资产(risklessassets)x0%(2)低风险资产(minimum-riskassets)x5%(3)组合资产(portfolioassets)x12%(4)次级资产(substandardassets)x20%(5)可疑资产(doubtfullassets)x50%(6)固定资产和损失资产(fixed&lostassets)x100%优点:对表内资产的风险划分比较精确。缺点:没考虑表外资产的风险,没有统一的资本比率要求2、《巴塞尔协议》法巴塞尔协议(BaselAccord)适量资本要求(1988年)——基本思想:适量资本的确定应以吸收银行表内、表外可能产生的损失为基础,资本数量应与资产风险的程度相对应资本第一.统一风险资产的测定:风险资产=表内风险资产+表外风险资产表内风险资产=表内相应项目资产额x相应风险权数表外风险资产=表外资产x信用转换系数x表内相应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第二.统一最低资本比率标准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4%总资本比率=(核心资本+次级资本)/风险资产8%优点:银行资本金与资产风险严格对应,测量准确。缺点:计算工作量大,周期长,未考虑非信用风险,难以实施动态管理巴塞尔协议(1988)的基本内容:风险权数系统风险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内不同种类的资产以及表外项目根据其广泛的相对风险进行加权汇总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五种:0%、10%、20%、50%、100%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额风险权数表外风险资产=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对性质资产的风险权数新资本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金融监管(内部和外部)和市场约束(信息披露)。范围扩大到以银行业为主的银行集团持股公司(1)最低资本充足率仍为8%(2)在衡量资本充足率时引入了操作风险(内部处理程序失误、系统错误、内部员工错误等)和市场风险(市场波动、经济周期)(3)信用风险的评价方法有: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评价提出三个处理方案: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计量法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4年)指在一定的容忍度下,银行吸收潜在总损失所需要的资本率(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总资本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操作风险计量方法标准法标准法基本指标法初级IRB内部模型法标准法高级IRB内部计量法新巴塞尔协议下的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的资本充足测量1)信用风险度量的两种方法①标准法,即外部评级法,使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②内部评级法,也称IRB法(InternalRatingApproach),是由银行自行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测度交易对手的资信状况,并按一定的规则和模型计算风险的方法。2)外部评级法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协议规定的资产风险加权系数乘以各项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表外资产需转换为对等信贷额)。①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0%、20%、50%、100%)②资产负债表外项目的信用换算系数(0%、20%、50%、100%)3)内部评级法新协议规定预期损失(EL)由定价、准备金和收益弥补,非预期损失(UL)由监管资本弥补。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非预期损失(UL)=EL×标准偏差违约率:客户的违约可能性(经风险评级)违约损失率:债项的违约损失率(经风险评级)违约风险暴露:贷款交易的违约敞口(客户违约时银行的风险资产数额)初级IRB:银行自己估计PD,LGD和EAD由监管当局估计高级IRB:PD,LGD和EAD都由银行自己估计。4、中国资本监管中国资本充足率办法(2004年2月公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1号实施中国银监会负责人说,中国银行业应对新资本协议挑战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为“两步走”和“双轨制”。所谓“两步走”就是先执行好1988年资本协议,与此同时鼓励大银行开发内部评级体系,当条件成熟时采取内部评级法进行资本监管。“双轨制”就是2007年以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不搞“一刀切”,具备条件的大商业银行采取《新资本协议》进行资本监管;对其他银行,继续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1)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普通股权益/风险资产比率)将从现行的2%提高到4.5%。新的一级资本规定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执行。总资本充足率要求在2016年以前仍为8%。巴塞尔协议Ⅲ(2)增设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此后,“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总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至7.0%、8.5%和10.5%。巴塞尔协议Ⅲ(3)提出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区间,由各国根据情况自行安排,未明确具体实施安排。在经济繁荣期增加超额资本充足要求——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以备在经济萧条期应对资本充足率下滑的情况。也就是让银行在经济上行周期计提资本缓冲,以满足下行周期吸收损失的需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办法》分总则、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和附则五章,共五十五条,还有五个附件,于2004年3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体现了审慎监管的理念,规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必须建立在各项资产损失准备充分计提的基础之上。在信用风险资本要求计算方面,《办法》合理确定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对1988年资本协议不合理的规定进行了调整。鉴于我国商业银行交易业务种类和规模逐步扩大,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办法》适时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规定交易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或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还须单独计提市场风险资本。同时,《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重估储备、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转换债券均可以计入附属资本,并取消了一般准备计入附属资本的上限,为商业银行多种渠道补充资本开辟了空间,并提供了法规依据。五、银行资本管理策略1、分子对策:提高资本总量内源资本策略留存盈余:利润留成和内部积累优点:是最便宜的资本金来源缺点:受资产利润率和股东分红比率要求的压力,以及自身规模的限制1.发行股票优点:永久性的,高度稳定的资金来源。成本支付具有一定的可控性缺点:控股格局发生改变;原股东利益被稀释;来自于股东的成本压力较大,成本高可发行优先股2.发行债务资本优点:利息支付在税前发生,成
本文标题:资本业务PP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3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