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 外币业务
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1外币业务概述一、外币的定义1.狭义的外币一般是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包括各种纸币和铸币等。2.广义的外币是指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二、外币折算和外币兑换外币兑换外币折算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实际交换是在会计上对原来外币金额的重新表述发生实际交换不发生实际的交换买入和卖出外币交易折算和报表折算三外汇市场和外汇汇率1.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实现不同国家货币之间兑换的场所。2.外汇汇率:在外汇市场中,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或汇价。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3.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4、汇率的种类(1)按外汇经纪银行角度,可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2)按固定与否,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3)按外汇买卖成交期,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4)按会计处理角度,分为现行汇率、历史汇率和平均汇率。四、汇兑损益1、企业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中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在“财务费用——汇兑差额”账户。2、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等发生的汇兑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3、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经营损益。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2外币交易会计一、一笔交易观点1、涵义——把购销业务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单一交易的两个阶段,由于汇率变化引起的汇兑损益作为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调整项目。例1某企业于2005年12月20日出口产品,售价50000美元,当日汇率US$1=¥8。12月31日汇率US$1=¥8.02,2006年1月20日,收到对方支付的50000美元存银行,汇率为US$1=¥8.03。2、特点:(1)手续麻烦,特别在跨年度的、间隔期较长的结算业务中,要追溯和调整原购销账户难度较大;(2)不单设账户反映汇兑损益,不能清晰地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3)不符合配比原则。二、两项交易观1、涵义——以交易发生作为交易完成的标志与账款结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汇率变动不影响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作为汇兑损益处理。2、采用当期确认法或递延法确认汇兑损益。三、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1、记账方法外币统账制——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外币分账制——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记账,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2、核算要求发生交易时: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同时登记相应外币账户。结算日:将外币结算金额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会计期末:将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折算为期末即期汇率。例2某企业2008年外币交易业务如下:12月1日各外币账户余额为:外币余额汇率银行存款——英镑5000013应收账款——英镑7800013应付账款——英镑4200013长期借款——英镑20000013⑴向英国出口商品24000英镑,未收款,当日汇率£1=¥13.2⑵接受投资60000英镑,协议汇率£1=¥13,实际收到投资额时汇率£1=¥13.5⑶以英镑存款支付应付账款30000,当日汇率£1=¥13.4⑷收到英国企业归还业务1中的账款24000,兑换为人民币后存入银行,当日汇率£1=¥13.1,银行买入价£1=¥13⑸以人民币购买12万英镑归还长期借款,当日汇率£1=¥13.6,银行卖出价£1=¥13.8⑹从英国进口商品60000英镑,以英镑存款支付40000,其余尚欠,£1=¥13.6⑺12月31日汇率为£1=¥14外币余额汇率银行存款——英镑4000014应收账款——英镑7800014应付账款——英镑3200014长期借款——英镑8000014银行存款——英镑摘要借方贷方余额123673、非货币性项目A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期末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B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例:进口商品成本80000美元,购买日汇率$1=¥7.5,期末该商品可变现净值85000美元,汇率$1=¥7C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如“交易性金融工具”§3外币报表折算一、报表折算的目的1、外币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以记账本位币或规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2、外币报表折算主要目的有三个:为了使习惯持不同货币观念的报表使用者更便于理解;为了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为了控股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外币报表折算主要涉及两大会计问题:其一,是选用何种汇率对外币会计报表项目折算;其二,是对由于外币会计报表中各项目采用不同的折算汇率而产生的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三、现行汇率法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资产负债表项目:资产、负债——现行汇率(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利润表中的项目:收入和费用——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进行折算。折算差额——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并逐年累积下去;或者计入当期损益。特点:1、现行汇率法简单易行,资产、负债项目乘上一个常数。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之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2、折算过程中,不体现会计政策,不改变报表性质,仅仅改变表述形式。3、该方法假定附属公司以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项目都要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四、流动与非流动法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资产负债表项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的资产和负债——历史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项目为轧算的平衡数;损益表中的项目:折旧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其他项目——平均汇率进行折算报表折算损益处理外币折算差额:折算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折算净收益——予以递延,列入资产负债表,用以抵消未来会计年度可能发生的折算损失。特点:1、划分流动项目和非流动项目并使其分别采用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进行折算缺乏理论依据;2、按历史汇率折算属于非流动负债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掩盖了它们所承受的汇率变动的影响3、对流动资产按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意味着应收账款、存货等都应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这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存货是不恰当的,因为存货与固定资产一样,在按取得日的历史成本和历史汇率折算后,就与以后的汇率变动没有关系了。因此,这种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企业的经营业绩。五、货币与非货币法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资产负债表项目:货币性项目——现行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历史汇率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与流动与非流动法相同外币报表折算损益:外币折算——当期损益。特点:1、这一方法较流动与非流动法有较大改进,能够反映汇率变动对不同资产、负债项目的影响,如对非货币性项目的存货按历史汇率折算,可以避免存货价值在折算后产生的不合理情况,对于货币性项目的长期负债按现行汇率折算,能够及时在本期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负债额的影响。2、确定各项目的折算汇率时所依据的仍是对报表项目的分类,而没有充分的依据说明这种分类与不同折算汇率的选择之间的直接关系。外币报表的折算涉及的主要是会计计量问题,而不是分类,因此,货币与非货币法没有解决外币报表折算的实质问题。六、时态法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资产负债表项目:货币性项目——现行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项目———历史汇率折算,以现行价值计量的项目———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营业成本项目——期初存货+本期购买-期末存货各项分别折算后再计算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我国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1、资产负债表资产——报表日的市场汇率折算负债——报表日的市场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未分配利润——利润表折算后的金额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下单独列项目反映期初数——按上期折算后报表填列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反映发生额的项目按当期平均汇率或报表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上年数按上期报表折算后的数额填列
本文标题:高级财务会计第3章 外币业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4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