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外音乐鉴赏》是在高校开设的一门艺术课程。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要素知识及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准确、敏锐地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内容的能力,逐步具备评价音乐内容和形式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品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三、教学内容:本学期上课时间为12周,每周2个课时。第一单元(第4—9周)教学内容:中国音乐作品欣赏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重点、难点:分析作品时,要对每部作品进行分段赏析。不仅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还要了解每段音乐的表现内容。(1)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1、作者简介:阿炳,原名华彦钧,阿炳是他的小名。生于1893年7月,卒于1950年12月。阿炳二十多岁时,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贫病交加,眼疾恶化,双眼相继失明,从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雪梅学习音乐。华雪梅是一位道士,是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的技艺杰出的人材,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出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阿炳双目失明后得不到有钱的斋主的欢迎,只能离开道门,开始以卖唱为生。在无锡市里,一位戴着墨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街头上行走的,这人便是阿炳。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阿炳纯粹靠奏唱来维持生活,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在解放后,当人民政府派人去关心他,去整理他的音乐作品时,他却无法了愿,突然吐血病故了。3、流传于世的作品: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其中《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4、曲名的来历:乐曲本来是没有标题的,而是即兴商定的,因此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不应完全借助于标题,把它看作是一首以描绘景色为主的作品,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进行恰当的、合乎情理的分析。2、一系列的因素造就了他超人的毅力与卓越的才华:1)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2)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3)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二泉映月:无锡惠山二泉享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是阿炳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一曲,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的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而他当时所感到的却是漆黑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苍凉的情调。5、二泉映月曲式:变奏曲式结构(引子+主题+主题的五次变化发展)。引子:从头便是断肠声上乐句:倾诉性的、令人沉思的。下乐句:富于起伏变化,如海潮般的感情在奔腾。6、小结:由这样两组美妙的乐句构成的音乐主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交替出现和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在经过了几个段落的情绪、力度诸种因素的聚集和发展之后,终于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推向了全曲的高潮。激愤而辉煌的音调,是阿炳特有的气质、魄力的流露,鲜明地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使闻者莫不深受感动。(2)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作者:聂耳。他在1934年创作了四首民乐合奏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蛇狂舞》和《翠湖春晓》《金蛇狂舞》1、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2、是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是在喜庆节日里演奏的乐曲,欢腾、热烈。3、《金蛇狂舞》的特点:1)旋律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2)大量运用了民族打击乐器,加强了乐曲的节奏,烘托了热烈的气氛,使乐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翠湖春晓》曲式结构:三部曲式。表现内容:乐曲描绘了作者故乡云南春天的美丽景色。第一段:速度缓慢,曲调带有叙事的色彩。仿佛大地正在苏醒,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天即将来临。第二段:过渡性的段落,比较短小。由弱到强,描绘了春风悄悄来到人间,终于吹遍大地的动人景象。第三段:乐曲的中心段落。抒发了人们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3)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由民族乐器组成的乐队称为民族乐队,也叫民族管弦乐队,通常由以下几组乐器组成:1)吹管乐器组:笛、箫2)弓弦乐器组:高胡、二胡3)弹拨乐器组:柳琴、琵琶、阮4、打击乐器组:板、鼓、锣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1、作者:彭修文,指挥家。指挥、创作并改编过大量的民族管弦乐曲。如:《瑶族舞曲》、《彩云追月》、《步步高》、《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2、表现内容:生动地描写了瑶族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盛装聚集在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3、结构:复三部曲式(带再现A+B+A,)。引子:舞蹈性的:表现青年男女拍击着长鼓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第一大部分:1、高胡主奏主题:“少女独舞”。主题出现第二遍时,运用了功能分组的手法:(吹管组齐奏旋律,组齐奏旋律华彩)“姑娘加入”。2、中音芦笙主题:“小伙加入”,粗犷、热烈。第二遍出现:加强浓度、舞性高涨,第三遍:奔放热烈。第二大部分:音乐转入另一个抒情、安宁的境地,“静中有动”。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再现。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1、这只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是由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来的。箫鼓:我国古代排箫,笳和鼓作为主奏乐器的一种音乐组合形式。2、重点、难点:“换头合尾”。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器出现。它听起来十分和谐,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3、演奏形式灵活,演奏人数可多可少。大规模乐队:三四十人;小型:用琵琶、二胡、洞箫三件乐器也可以演奏。4、多段体曲式结构。全曲一共分为十段。标题依次是:1)、一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叠;5)、水深云际;6)、渔歌晚唱;7)、回澜拍岸;8)、棹鸣远濑;9)、欸乃归舟;10)、尾声。5、分段赏析:第一乐章:具有引子的性质:“鼓声、回响、水波”。第二乐段:全曲的主题段落。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开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致。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在渐渐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显示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第九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旋律节奏由慢而快,力度由弱而强,乐器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得曲调紧凑有力,激动人心。这段音乐描绘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陡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转入“尾声”。尾声像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使人沉缅于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4)管弦乐曲:《春节序曲》、《北京喜讯传边寨》由西洋管弦乐器组成的乐队称为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近代大型的交响乐队通常由下列几组乐器组成:1)弦乐器组:包括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等;2)木管乐器组:包括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大管等;3)铜管乐器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4)打击乐器组:包括定音鼓、三角铁、大鼓、锣、排钟等。注:有时根据作品需要对上述乐器可进行增减,如加用钢琴、竖琴、木琴等或是加入民族乐器。人数:由数十人到百余人不等。管弦乐曲《春节序曲》1、作者:李焕之2、《春节序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以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它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节奏鲜明热烈,因为作品是根据延安过春节时的情景而来,所以非常富有节日的喜庆气氛。它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3、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4、分段赏析:第一大部分的音乐,通过多种音乐表现手段,使人联想到节日期间热烈、欢腾的群众性集会场面。第二大部分音乐,主题采用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抒情优美,亲切动人。这段旋律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好前程的憧憬。由双簧管、大提琴、小提琴分别主奏,三次出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缩减再现,乐曲在欢乐沸腾的情绪中结束。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1、作者:郑路、马洪业。2、背景: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热情地庆祝。郑路创作了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共同改编为管弦乐合奏曲。3、表现内容:乐曲表现了当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边寨时,万民欢腾,热烈庆祝的情景。4、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5、多段体曲式结构引子:小提琴微弱的震音仿佛是传来了北京喜讯的电波,圆号优美辽阔的旋律,象征着小伙子激动地吹起了“牛角号”,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山寨顿时沸腾起来,人们愉快地跳起了欢庆胜利的舞蹈。主题一: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曲调。展现出一个只热的群舞场面。重复出现,舞兴更加高涨。主题二:曲调活泼、诙谐。可以想象:这是姑娘们在纵情欢跳,脚脖上一串串小铃铛在哗哗作响。音乐力度忽弱忽强,犹如人们的歌声笑语忽高忽低,此起彼伏。主题三:旋律抑扬流畅,灼热的情绪进一步高涨。主题四:突然乐曲的力度减弱,双簧管吹出了苗族民间音乐中独有的,包含降3的优美、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好象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小伙子与姑娘们的对舞开始了:小号在B调上吹出的曲调粗犷豪放,象征着动作的健美、豪壮;小提琴则在降B调上用跳弓演奏出了姑娘们对以的轻快活泼的舞蹈。对舞越跳越起劲,乐曲向高潮发展。最后,鼓乐齐鸣,以宏伟的音响再现了主题一,乐声辉煌灿烂,把万民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结尾时,圆号再次吹响,象征着人们决心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胜利前进。乐曲在高潮中结束。(5)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作者简介:何占豪、陈钢。2、作品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3、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4、曲式结构: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引子写景。主部是单三部曲式,表现的内容分别是:爱情主题,草桥结拜和主题再现。连接部是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副部是回旋曲式结构,表现了梁祝二人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情景。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再现部:(再现爱情主题)化蝶。(6)大合唱:《黄河大合唱》1、曲作者:冼星海,作曲家(抗日救亡运动先驱)作品有《黄河》、《生产》等四部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数百首,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他坚持继承和发展聂耳的战斗传统,为人民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词作者:光未然,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赴延安。作品有《五月的鲜花》、《三门峡大合唱》、诗集《五月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2、作品简介: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的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
本文标题:《中外音乐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9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