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内容摘要】从制度、机构、人员、手段等方面着手,探讨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关键词】政府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办公平台/【正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公共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落后地区的一些基层部门)的办事效率低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越来越显现出来。我国的一些部门(特别是广大落后地区的一些基层部门)办事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往往一项申请要跑十几个部门,盖十几个公章,而且还要看办事人员的脸色。这不仅损害人们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违背了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是高效的这一原则。那么如何提高行政效率,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行政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社会化程度。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过低,造成了“强政府,弱社会”。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工作效率大多不尽人意,其根源在于政府服务具有公共性、垄断性而缺乏竞争性。垄断消除了政府部门的外部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也就抵消了政府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冲动和热情。政府也缺乏降低服务成本的激励机制,因为政府的钱来源于预算拨款,他们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衡量政府绩效的高低,首先要有一个政府职能的合2理定位问题。因为,有些本来就不应该由政府去做的事情,政府却硬要去管、去做,就根本谈不上绩效。例如,在我们的投资领域,本来不属于公共财政应该投资的项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显示“政绩”,硬要去投资,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调。可见,提高政府的绩效,首先必须在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方面,有实质性进展。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的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的转变;经历了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政事关系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精简了机构,分流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成本。在转变职能的问题上进一步明确社会化取向,即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供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而不应该热衷于政府直接上项目、铺摊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满足社会和民众需求的程度,才是今后衡量其绩效的重要标志。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国家推行的公共服务改革以及公共企业民营化,与我国推行的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中,许多西方国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服务性职能,大量地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即社会中介组织)和私人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对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合理设置政府组织机构合理的行政组织机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行政组织的设置应与其所要完成的职责相适应。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实际看,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职能交叉多。据统计,司局级业务交叉达30%,处级业务交叉达40%。其结果必然是机构3庞大,政出多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正如一幅漫画所描绘的:筷子多了未必好夹菜。我们是4712万人管理8000亿美元的产值,美国是300万人管理60000亿美元产值(GDP),这就是效率的悬殊。这就要求切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现在机构重叠、层次众多、审批机构多、临时机构多、协调机构多等不合理的机构设置状态。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口,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要按照政府职能的理性界定,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部门的结构比重,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提高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权责,逐步将社会公益性的政府部门改制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监督和审批部门应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清理归并。应划清机构的权责和层次,避免出现多方面插手或无人问津的现象。在这方面,应根据职能的需要设置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强调专业分工和协作,不同管理职能部门的部门要赋予其与职责相当的权力,要使该部门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对自己的行政管理行为负责。此外,与机构权责明确相应的就是要大力清理归并各种临时机构、非常设机构。在此基础上,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巩固改革的成果,通过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人员分流,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要看到,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人员分流有比较大的难度。即使已经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的一些部门和单位,也还有人员出现反弹的现象,一些应该转移出去的职能也没有真正转移出去。这说明,要走出过去机构精简——膨胀的怪圈,绝非易事。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这项改革,并采用切实措施解决好人员分流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巩固改革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问题。三、改革行政运行机制4相比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运行机制对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具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有更多的作为。为了建立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有必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反馈程序以及行为规范、简化的执行程序。正确的决策是实施有效(效率、效益)行政管理的前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决策的失误是行政管理最大的失误,由此造成的行政投入的浪费也最大。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越是基层的政府,家长制、一言堂的现象越是普遍,不重视专家、学者的意见。因此,要花大力气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决策参谋咨询机制,集中一批专业人才。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行政首长决策提供参考。其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充分尊重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使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各种利益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政府的决策中心,并得到合理的采纳。第三,建立广泛的专家咨询网络,经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保持联系,开阔视野,让他们对政府的有关部门决策提出权威性的咨询意见,是非常必要的。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是保证决策正确的必要条件。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下基层了解第一手资料和情况,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从网上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各种研讨会、报告会等途径获取。行政管理行为发生后的信息反馈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修正决策必不可少的环节。要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及时准确地将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反馈上来,以免一项错误的决策或不完善的决策越走越远,造’成资源的浪费。规范行政行为,简化程序,缩短时间是目前各级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首选方式,比如,5自行规定比法定时间短得多的办证、办事时间,减少、取消不必要的审批项目等等。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还要在公示制、服务承诺制的基础上加大行政公开的范围和力度,使行政公开成为行政管理一种制度化的机制。行政公开要求政府行为开诚布公,通过信息对称,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现公正待人的内在要求。行政公开在决策阶段可以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在执行阶段与行政效率是正比例关系。行政公开不仅让公众知道政府的的职责是什么,还知道政府正在干什么,政府究竟干得怎么样,有助于克服政府行为的垄断性、不易监督等障碍。行政公开可以减少公众办事的盲目性,增强政府服务的针对性,进而提高行政效率。最直接能有助于行政高效化的因素是行政公开实现了对行政的监督。在受监督的条件下,行政程序是否繁杂,办事是否公道,公众是否满意,都成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考虑和引起重视的内容。四、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务员队伍的精明强干和积极主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当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素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1.加强公共行政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性工程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要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这对提高政府绩效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压力,主要不是来自资金和资源方面,而是技术开发以及由技术开发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人才资源开发6方面。上海与深圳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注意,他们在创建人才高地或吸引人才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且富有成效。培训不仅仅是管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树立新观念,培养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教育培训的方法和手段也要进一步更新,以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等。2.完善公务员的竞争激励机制缺乏竞争的压力使公务员缺乏创新、进步的动机是政府机构缺乏活力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把竞争机制引人人事管理体制是激发、鼓励公务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驱动力,也是对人才资源实现有效开发与利用的一种机制。通过竞争可以促使精明强干而有进取心的人脱颖而出,并由此激发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包括健全基于个人才干的录用考试制度,做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及基于功绩制的奖励、晋升制度,将公务员的工作绩效作为奖励、职务晋升的依据,有利于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使能者上、庸者下,是激励公务员勤奋工作的重要手段。3.完善公务员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廉洁、高效的保证。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大敌,要坚决予以反对和惩治。无论是官僚主义,还是腐败,都会败坏政府的形象,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提高效率的问题。只有严惩腐败,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才能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在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构筑完整的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除对政府廉政方面进行监督外,还要注重对政府的勤政与效能进行监督。勤政建设、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行政成本。当前,尤其7是要积极构建社会监督的机制,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让政府服务的客体、对象来评价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要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让官僚主义、作风不正、贪污腐化等现象暴露出来,利用强大的舆论压力推进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的改进和行政效率的提高。4.提高公务员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信仰、养成良好的行政作风。(一)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对人的一切行动起着调节中枢的作用,人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灵魂。人们信仰什么就会追求什么,追求什么就会有什么行为,正确的信仰可以塑造高尚的灵魂,进而采取高尚的行为;错误的信仰会扭曲人的灵魂,进而把人们的行为引向种种陷阱和误区。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到,面对着旋转的市场经济大舞台和改革开放的新环境,我国目前行政人员的信念与信仰状况正处在一个“阵痛”时期,是一个活跃与混乱并存的时期,其中清醒者有之,坚定者有之,但困惑者、动摇者、盲目者乃至堕落者也有之。有盲目信仰,也有投机信仰,即实用主义信仰,所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就是这种信仰的表现。一些政府人员淡化“主义”,追求功利,“有钱干,无钱向后转”,在信仰出现迷茫,理想重心下移,形成一种行政精神惰性的制约下,行政人员必然淡化对实现一流管理目标的执著追求,必然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要求,必然降低工作的标准,结果是荒于公务,职能亏欠,最终导致低效运转的政府。(二)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根本的行政理念。然而,这种公仆意识在某些政府及其官员身上逐步淡化,为人民服务逐渐变为“人民为我服务”,有的地方把政府领导者称为“老板”,用“老板论”代替了“公仆论”;有的把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8人民币服务”,为小团体利益、为个人利益服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小团体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严重地制约着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增大了政府的行政成本,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公仆意识淡化使提高行政效率失去了最根本的思想保障,试想,一个不愿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怎能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只有公仆意识强烈和自觉的政府领导者,才有可能以强烈的事业心,产生像苏南人那样“四千四万”的精神状态:“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
本文标题: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9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