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附件2:年度编号泸州市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申请·评审书申请类别√重点课题□一般课题□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中学物理学科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研究》选题分类J.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请人(负责人)陈晓燕申请人(负责人)所在单位泸州天立学校填表日期2014年9月26日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年制-2-申请者的承诺:本人自愿申报泸州市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我保证如实填写《泸州市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接受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遵守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权使用本表所有信息。申请者(签章):泸州天立学校(陈晓燕)2013年9月26日填表说明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申请类别:共有三类,由申请人自主决定选择其中一项,并在封面相应的□中划“√”;在“登录”栏中“申请类别”的填写上,前一空格应分别填入相应的字母(代码),后一空格填写相应的具体内容。A.重点课题B.一般课题C.规划课题选题分类:系指《泸州市普教教育科研2010年课题指南》中的课题分类。在封面上请选项填写,限填1项,如“教师教育研究”。在“登录”栏中“选题分类”的填写上,前一空格应分别填入相应的字母(代码),后一空格填写相应的具体内容。A.综合研究B.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研究C.德育研究D.素质教育研究(一般教学论领域)E.农村教育研究F.职业教育研究G.信息技术教育研究H.心理健康教育研究I.教师教育研究J.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改革研究K.幼儿教育研究L.特殊教育研究M.艺体教育研究N.民办教育研究P.其他(自选)“参加研究人员”指:在研究中真正承担研究任务的研究人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指:(1)“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指:三年内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公开发表、出版或在校级以上会议上公开交流的论文等;(2)“与本课题有关”指:“近期取得的研究成果”是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相关。“教育改革价值”指:本课题研究成果对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形成新的教育认识上的作用。“省内及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指:就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而言,在教改实践研究或理论研究上,目前省内、国内已形成了哪些重要观点、操作成果、研究视角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或局限。“重要的文献资料”指:用于启迪、指引、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论文、研究报告、书刊等等。论文须注明名称、作者、发表刊物、期刊号或(进行交流的)会议名称等;书籍须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3-一、登录课题名称《中学物理学科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研究》主题词中学物理实践教育课程化申请类别A选题分类J申请人(负责人)姓名陈晓燕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75年4月专业职务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行政职务研究专长理论、实践研究主研人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单位陈晓燕女38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泸州天立学校刘伟男27中学物理二级教师泸州天立学校胡佳女30中学物理二级教师泸州天立学校吴梅女25中学物理二级教师泸州天立学校陈霞女25中学物理二级教师泸州天立学校胡柳参研人员田英女42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理科教研主任泸州天立学校赖晓彬男45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初2015级年级主任泸州天立学校备注学术指导:潘盛明、宋明清、王志勇、-4-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或公开交流的场合发表、出版或交流时间《物理学科的课改模型》田英论文学校文集2013年可前后驱动自行车田英科技小制作市二等奖2012年反冲汽车田英科技小制作市二等奖2012年《让学生从“家庭实验室”走进“物理综合实践课”》陈晓燕论文省三等奖2011年《科技创新教学应做到三个必须》陈晓燕论文省三等奖2010年服装报警器陈晓燕科技小制作省二等奖2011年膨胀螺钉陈晓燕科技小制作省三等奖2011年手提防盗挎包陈晓燕科技小制作省二等奖2012年脚踏式门铃陈晓燕科技小制作市一等奖2012年最速降线验证器刘伟科技小制作市一等奖2012年浮力称刘伟科技小制作市一等奖2012年水火箭胡佳科技小制作市二等奖2012年抢答器胡佳科技小制作市二等奖2012年-5-三、课题设计论证■本研究的意义:目的、教育改革价值(300字以内)中学物理学科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为背景,通过学科渗透与交叉,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强化中学物理学科知识实践教学,将中学物理学科教育的实践活动课程化,对现有中学物理学科知识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本课题以研究带动课改为原则,通过研究与实践,带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能力,并通过课改创新,让学生自主利用课外时间参与科研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示范和参考。■相关研究述评:省内及国内教育改革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700字以内)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的创新点有:1.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天立学校和各年级组及本教研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6-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它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本课程以创新、综合、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发展目标构建知识模块,使学生通过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的人格发展与素质优化。2.突出实践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物理科技小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材料开展实践探究,再将实践探究成果投身到社会与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文化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结合起来,使活动课真正做到以“实践”为核心,以创造为目的,并且有比较具体的动手实践内容,有完成动手实践的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和整合归纳能力。为更好地体现活动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课题组还将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协助学生及家长建成家里和学校的家庭实验室,收集来自方方面面的灵感在校内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探究活动。3.成熟的理论指导,丰富的经验积累林怡和张华等专家指出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交流讨论、分析论证——设定方案、分步实施、得出成果的三环节课程模式。■改革方案概述:针对拟解决的问题,本改革方案设定的基本主张与措施(在什么样的先进理论、优秀经验认识的支撑下开展改革;准备以什么样的策略、途径、方式、措施展开教育改革活动,对教育现状进行改革干涉)(1800字以内)根据现行各地物理综合实践课的弊端和无效性,我们特提出以下方案一、活动内容和方式的趣味性以及活动环境、气氛的愉悦性-7-这是物理实践活动的生命线。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应力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要求进行活动设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生动的物理过程和成果展。二、在内容的取舍上,以实用至上为原则;在内部结构设计上,以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标高。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因地区、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各不相同,但应以实用至上为原则科学合理地选取物理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探究激情,而且对发展学生以后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操作上,校本课程内容的取舍主要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浓缩,就是根据培养完美个性的21世纪新人的要求;二是扩展,就是让学生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如物理环境保护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现代生活能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能力等。我们的学生现在就处在急剧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只有储备更多实用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强化重视上述各种教育因素,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些现代物理知识。最为主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部结构的设计,在具体操作上,应当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以“问题”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就是依据社会现实问题,把物理教育目标放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去,以问题为核心来架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从而体现本课程对社会,对未来适应性的特点;二是以“活动”为中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是指校本教材不直接给出现成的知识或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和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教材编写时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差异,教材中还应当安排些阅读材料,编排一些便于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提供发展-8-学生的兴趣特长的空间与条件。三、课程类型1.专家讲授型专家讲授型是以在线课堂为模板向学生提供物理学前沿新信息、新技术和简单地介绍物理史实等方面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和贯穿思想教育、启迪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物理新信息的渠道,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同学们认真观看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如“物理与资源”,“物理与环保”,“物理与现代农业”,“物理与生命科学”,“物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物理与军事”等。2.课题研究型(小制作和小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尝试撰写设计物理科学小论文和小制作。它既是学生对物理活动过程中各种发现的总结,也是艰辛的创新活动的升华,更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学生在物理活动中有了新的“发现”,若不及时加以梳理总结,任其自流,不仅无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还会养成懒散的工作作风和学习习惯。一般物理小论文的类型有多种,如知识归纳型、解题技巧探究型、实验探索型、教具的改革与制作型、调查访问报告型以及物理学史型等。3.物理科学实践竞赛型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知识竞赛,既是对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的大检阅,又是学生学识、智能、心理素质的大考验。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知识竞赛,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为主的趣味知识接力赛、实验技能抢答赛等,也要有针对尖子生,以考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并发现、培养参加高级竞赛的选手。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可以开启学生的-9-智慧之门,丰富他们的知识背景,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4.班级科学展示型编辑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资料,办黑板报、墙报,出物理专刊,开放实验室,看科技录像、参观大型工厂和科技展览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能让学生广泛汲取物理知识营养。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到相关的工厂,进行社会调查,既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初三物理电学中“家庭电路”时,组织学生到街道和变电站参观并邀请专家讲解如何进行发电和电能输送,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观察既了解到电的生产过程,又熟悉了电能输送的方法,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物理知识有效铺开。5.综艺欢乐型综艺欢乐类的活动形式较为活泼,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寓物理知识于综合活动之中,如举办物理晚会,开展物理谜语竞猜活动,做物理游戏,办物理画廊,让学生在娱乐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四、完成课题
本文标题:物理评审书(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1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