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蒋芳芳---《冼星海》教学设计
巢湖市柘皋中学教学设计科目:音乐课题:冼星海教师:蒋芳芳《冼星海》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介绍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及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认识、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作品整体把握的鉴赏能力,通过细赏其中的乐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教学重点:聆听、感受《黄河大合唱》各乐章的链接,引导学生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教学难点:理解并思考音乐要素在该作品中发挥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一、情景导入:通过抗日战争视频资料,创设欣赏抗日歌曲的音乐氛围,(音像或图片资料)1.设问:引导学生说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优秀歌曲?(《解放区的天》、《东方红》、《二月里来》)感受音像片段。让学生简单了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历史情况。展开深入二、欣赏歌曲《二月里来》(图片投影)1.设问:(1)歌曲的作者是谁?(冼星海)(2)冼星海的介绍?①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人民音乐家。1905年出身于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始学习音乐。1926年进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第二年1929年赴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②主要作品1936年《救国军歌》、《热血》、《青年进行曲》等。1937年—1938年《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三、《黄河大合唱》的结构播放《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剪辑音乐视频,学生分别说出八个乐章曲名,并随机说说该作品由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共同组成,八个乐章分别为:(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2)《黄河颂》(男高音);(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7)《保卫黄河》(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整部作品的精练概括,艺术感染力达到全曲顶峰。每章开始均有配乐朗诵,以朗诵和乐队将各乐章相连。八个乐章服从于一个主题:抗日、爱国。每个乐章的音乐相对独立,但是情感发展始终非常紧密、统一。每个乐章其中的音乐特征或随音乐唱唱其中的乐句。(1)教师简介作品体裁—声乐套曲,学生总结听赏八个乐章总体印象,填空:作品(音乐内容)丰富,(音乐情感)丰富,(表演形式)丰富。教师小结:《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在曲式结构上还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由此可以看出冼星海无论是在音乐专业创作的安排上还是在主题内容的把握上都做得非常的细致。(2)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乐章,有的可以唱唱有特点的乐句,或朗诵其中的文句。过渡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其中在老百姓当中传唱非常广的二个乐章,那就是《黄水谣》和《保卫黄河》。四、欣赏《黄水谣》1、播放视频《黄水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体验音乐情绪的变化。《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行在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2.让学生朗诵《黄水谣》歌词部分。描绘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的情景;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在敌寇的践踏下人民群众发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3.欣赏歌曲《黄水谣》(图片投影)4.提出问题: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体合唱歌曲:A主部乐段第一乐段的音乐是波浪起伏型的,显示出黄河奔腾叫嚣的威力,象征着中国人民处在革命战争中的严酷考验中。第二乐段,曲调亲切、明朗,展现出一幅人民勤劳的生活画面。B副部乐段音乐转入由低沉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碲践踏了祖国大好山河,敌占区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愤。A主部的再现,深沉的诉说着这空前的灾难。5.复听歌曲《黄水谣》变播放歌曲,变讲解:它前后所表现的情绪有变化吗?A:旋律抒情、明朗,(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和平、宁静生活)B: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Aˊ:是A段的再现,凄凉(黄河依然如故,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日本鬼子的奸淫烧杀、疯狂掠夺的野蛮行径,迫使黄河的儿女们四处逃亡,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我们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逃亡?同学们我们甘心就这样被压迫、被蹂躏、被驱逐吗?(不)那么我们要把这笔血债清还,将仇和恨化成如滚滚黄河般汹涌磅礴的力量,赶走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6.作品是怎样体现歌词中所描绘的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的场景?(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思考)五、播放视频《保卫黄河》,学生欣赏1.提出问题:(1)老师想知道现在同学们心里的感受?两首歌曲听的效果一样么?结合音乐要素谈一下。(两首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激昂、兴奋。战斗的情绪)(2)歌曲在演唱中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呢?(女声合唱、混声合唱;齐唱、轮唱;)2.练唱《保卫黄河》(1)学唱歌谱,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2)随琴哼唱歌词。(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师:音乐除了可以用唱的形式表现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画的,跳的,朗诵…..)3、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轮唱(1)欣赏第二部分,师: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两个声部在演唱,一个声部先唱一个后唱)师: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二部轮唱)(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师: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师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4、复听第三四部分(1)师: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三步轮唱)(2)师: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师:歌曲的第四部分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又回到了齐唱)师: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师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5、完整复听师: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轮唱,以及后面的移调齐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6、启发学生:(1)战斗性的进行曲,要注意突出强拍,尤其是每一句的句头要加强重音。(2)激发情感:自己仿佛就是抗日军民中的一员。日寇的残暴行为让我们愤怒,心情震撼,热血沸腾。要表现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斗争精神。(3)歌曲中为什么要运用轮唱形式?这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老师补充:一是这种演唱方法适合群众演唱,二是有很强的艺术效果。鲜明、生动、有力的表现祖国英雄儿女斗志昂扬的奔赴战场,同时也表现出革命武装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洪水滚滚,汹涌澎湃,把敌寇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六、小结:播放背景音乐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黄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牢记自己责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富强而奋斗。同学们,在课堂的最后,老师想和同学们来对接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你们努力去实现你们的这一承诺,就一定也会成为像冼星海一样优秀的人!
本文标题:蒋芳芳---《冼星海》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2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