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幼小衔接非小事适应变化莫轻视牵手两代幸福路上--相伴学童新起点一年级家庭教育第一讲小脚丫的故事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对你这样说过?孩子们走进一年级两周时间了,或许有些家长会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和QQ通知,“您的孩子在凳子上坐不住”“您的孩子不好好听课。”“您的孩子管不住自己。”“您的孩子上学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尤其是男孩子们。当出现这种情况,你作为家长,认真分析过这是什么原因吗?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因为他还没有适应小学生活。那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同样的孩子,为什么人家就能适应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寻找根源:找原因:1.1.年龄相同,成熟程度不同。即使都是六岁,都是六岁半,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于是,在每年的新一年级里,都有不少孩子磕磕绊绊的走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路上。那些力不从心的孩子,会有“迟缓、磨蹭、多动、执拗”等习惯问题,慢慢的会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价,后来不能及时补足,孩子破罐破摔的可能极大。2.年龄相同,边界意识不同明明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一点也不喜欢学习,回到家先玩再做作业,写完作业也不会自己收拾书包,到了学校,不是没带本,就是没带笔,让老师大大头疼,妈妈为了孩子少挨批评,常常包办代替,于是,明明就把妈妈当成了保姆,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就找妈妈,什么找不到的东西就找妈妈,家长们可以想一想,随着年级的升高,明明的境况可想而知。不侵犯孩子的边界,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独立的王国,不包办,自己的空间自己收拾。那样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负责任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喜欢这样的孩子。因为他“自己为自己负责!”有边界意识的孩子,把学习看成自己的事,越学越愿意学,没有边界意识的孩子,做事情永远是被动的,没有主动性。5.年龄相同,读书习惯不同不光是读书姿势,还包括爱读书、坐得住、读的进去、理解的深刻等都是读书习惯。教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孩子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听课极为容易,坐得住,做作业不用老是读题,一类是坐不住,做作业必须让老师家长读题,一边不行,还会多读几遍,很明显后一类的恩孩子学得吃力。那是为什么呢?都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室,同样听课,差距怎么那么大呢?其实,这其间的差距绝不是只在一年级里就拉开了。第一类的孩子,家长培养了阅读习惯,读绘本,读故事,读古诗,可以说,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孩子已经接触了大量的阅读,所以他才可以听得懂,甚至不用老师读题就可以做题。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适应起来就比较吃力了。不仅仅听课吃力,做作业也会吃力。那么差距已经有了,怎么办?培养习惯呗,陪孩子读书呗,除了读课内的课文,还要读课外的书目。如果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那就先让自己爱上阅读并乐在其中吧!孩子的行为模式可以说是父母的缩影,你做什么,你的孩子就会模仿什么。三、让孩子爱上学校不良反应一: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还有人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解决办法]要让孩子热爱学校和老师。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不良反应二: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将近放学时眼睛骨碌碌盯住门口,等待下课铃响就冲出去找父母。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解决办法]为了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怕生,家长要鼓励他们在住宅区内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教导他们交往的本领。目前有些家庭存在教育误区,把小孩困在家里学这学那,这是消极的做法。父母要把小孩放出牢笼,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多沟通。不良反应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会在上课时站起来,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书包。[解决办法]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20分钟慢慢过渡到3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让他看看书,画画,也可以给他讲故事等等,让孩子习惯倾听,这对将来提高他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不良反应四: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问也不回答。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解决办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良反应六经常有学生会在下午的课里打瞌睡甚至睡着。孩子贪睡,不能按时起床,上课迟到。[解决办法]现在家长就应开始试着在家里调整孩子的作息,找到让孩子按时起床的方法,如用闹钟或轻音乐提醒孩子、早锻炼、适当奖惩等,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不良反应七:有些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比如上美术课时忘记带蜡笔。[解决办法]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出去时要让他自己拿东西,家长切不可觉得会累着孩子而让孩子什么都不干。找对策1.尊重孩子。2.家人要统一教育观念。3.制定规则,学会对孩子说“不”。4.不搞特殊,让孩子学会分享。5.相信孩子。6.不袒护孩子。7.教育方式要以鼓励为主。8.家校协作、共同关注,巧妙培养。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家长自己。家长教育必须有一种自我超越的态度,家长要有“教育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意识,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们今天开始的家庭教育课程可以给你理念的引导,方法的指引,问题最终只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家长要善于学习,勇于承担。家长作业和孩子谈一次心,了解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孩子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并写一写你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梦想?我个人认为,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可以总结这么几条:一是了解小学阶段的特点,用积极的心态尊重陪伴孩子;二是用商量的方式、积极的心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三是做孩子的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等;四是不贴标签,就事论事等。老师做好老师的引导、教育工作,家长也应好好学习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用合理的、恰当的教育方式“爱”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老师、家长和自己的积极阳光心态下会茁壮成长。孩子是初升的太阳,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让我们和孩子的精神世界荒芜!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们,拥有美好的小学生活!也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适应新变化,与孩子携手共成长!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第一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7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