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鲁迅(上)这是一位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他登上文坛标志着一个伟大文学时代的来临;他的去世也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的精神虽在延续,但毕竟再也没有人来代替它,直到今日。这是一位我们要重点讲授的作家,也是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必须重点掌握的作家。第一节生平、思想发展及其人一、笔名与生平鲁迅,原名周树人。显然“鲁迅”是一个笔名。它是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据鲁迅说,是因为“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见《〈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7页)(在此文中鲁迅也谈了自己曾用过的其他一些笔名)同时,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所说,之所以用“鲁”作姓,“迅”为名,是因为“(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生平:人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形形色色的机遇或遭遇,但真正影响人生活道路的事件却往往只有那么几件。对于鲁迅来说,他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灿烂的,但在他达到自己人生的辉煌之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灿烂业绩之前和之中,真正对他的一生起决定作用的事件却只有那么几件。这几件事,从最直接的意义上影响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了他的思想与创作;影响了他对社会、文化、艺术的价值选择。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几件事就构成了他人生道路上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也是讲其生平应首先提到的:第一件事: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坠入困顿”的直接原因有两个:(1)祖父为别人科场作弊而被下狱。为救祖父家里变卖家产。(2)祖父的事引起的风波刚平息,父亲又得了水肿病。这真是雪上加霜。为给父亲治病鲁迅家几乎倾家荡产。在此过程中,鲁迅对社会、人生有了两大深刻认识:(1)看到了世人的嘴脸(势利的嘴脸)。你兴盛时,他逢营、巴结,一旦失势,则鄙视不屑。(2)中医误人。这两大认识成了鲁迅以后思想、创作主题的重要来源,也成了他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契机。他后来赴日本留学学西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中医耽误的人(另一目的是为国家,他曾说,如果发生战争,他可以去当军医)。第二件事:190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医学。在日本仙台医专,1905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他。课堂上,老师讲完讲义的内容后,放了当时日俄战争(发生在中国东北)时的一张幻灯片……(这一事件后被人简称为“幻灯事件”)这一件事震动了他,使他“学医救国”的理想破灭,他感到,如果是愚昧的国民,即使身体如何强壮,也只能扮演两种角色:做“示众”的材料或者看客,死多少都是不可惜的,于是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春,鲁迅由仙台回到了东京,从事文艺活动。这是鲁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没有这个转折,也许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鲁迅。没有这个转折,20世纪的中国可能会多一个医生,却少了一个思想、文化、文学伟人。第三件事:1909年从日本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满怀希望迎接这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可是,他失望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特殊的追求:“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前者,成了鲁迅以后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造国民性,启蒙”;后者,则成了鲁迅创作的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来源之一。第四件事:五四前夜,钱玄同拜访鲁迅。钱见他拓古碑,劝其写点新文学作品——两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结果,启开了鲁迅早就抱有的“用文艺唤起国民”的心智……终于,鲁迅拿起了笔,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成了鲁迅成为伟大文学家的直接契机。第五件事:1926年为躲避迫害,从北京到厦门大学教书。1927年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久后到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上海,开始他生命最后十年的光辉历程。在广州,鲁迅亲眼目睹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事实。(按鲁迅的说法是四·一五——因广州的反革命政变发生在这一天。四·一二是在上海发生的反革命政变,因是反革命政变的开始日,习惯上人们都用四·一二。)这一事变,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四·一二,也就成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二、思想历程学术界普通的观点是:四·一二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分界线(主要指政治、社会思想和人生观),以此为界,分为前期与后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鲁迅对人生、社会看法的根本转变。之前,他主要信奉进化论与个性主义并以此来观察、解释人生、社会现象;之后,“思路”被轰毁,开始自觉接受阶级论与集体主义。简言之,鲁迅的思想历程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个性主义到集体主义。作为思想转变的具体资料,是鲁迅后来收入自己的杂文集《而已集》中的《答有恒先生》一文。最早对鲁迅思想历程作如是划分的人物是瞿秋白。1933年,他以“何凝”为笔名写了一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他认为,鲁迅的思想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其身份是“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此后,学术界一直沿用这一结论。其间虽有人别出心裁或者认为鲁迅思想的转变不是在“四·一二”,而是在之前;或认为阶级论、集体主义思想在鲁迅前期早已有之等等,但都因没有太强的说服力而未引起什么重视。从哪里可以具体看出鲁迅思想的转变呢?(即鲁迅前、后期思想的区别呢?)(1)历史观前期:从个性主义出发,任个人而排众数;后期:对群众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前期,鲁迅信奉个人主义,尤其赞赏易卜生在《国民公敌》中的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孤独的人。后期,鲁迅断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充分认识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主要是人民大众,认识到了“多数的力量是伟大、要紧的。”(2)认识论前期,重精神,轻物质,主张先改造人的精神而后才能改造社会,认为,精神改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这种脱离客观经济基础而提出的主张,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倾向。后期,主张社会的革命,认为“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他打走了。”从社会革命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思想也就从唯心主义认识论,转变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上。(3)社会观前期从进化论(thetheoryofevolution)出发,坚信:“青年必胜于老人”,“新必胜于旧”,“将来必胜于现在”(随感录四十一)。又在《随感录四十一》中写道:“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进,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这种以进化论为基础提出的社会发展观,虽然明确地勾画了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抓住了新陈代谢这个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但由于过于强调社会进化的“直线性”特征,带有明显的“生物进化论”的痕迹,完全忽视了社会进化要经过斗争的历史事实与规律,所以,无法科学地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上层人与下层人矛盾的必然性,新事物与旧事物矛盾的客观性。后期认为同是青年却分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因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思想感情也不同。他在《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的老太婆身受的酸辛,贾府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的。”阶级论意识,代替了进化论的意识,并明确指出,社会要发展必然要进行革命,而“革命是痛苦,其中必然混有污秽和血”。(对于左翼联盟的意见)(注:我说鲁迅前后期思想有不同,并不意味着说,前后期思想没有联系。事实上是有联系的。特别是进化论思想,可以说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只是到了后期,这种进化论思想更成熟,与辩证法等唯物主义思想意识结合了。鲁迅的思想由前期到后期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后期思想因素不断增加,而前期思想中的积极成果也被不断地深化,所以,到了后期鲁迅的思想不仅更成熟、更深刻,而且也更丰富了。)鲁迅的社会、政治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鲁迅的文学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过时间不一样。早期信奉“浪漫主义”,标志是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五四以后,转向深刻、清醒的现实主义——主要从创作中表现出来。其文艺理论,也主要侧重于现实主义。三、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对鲁迅的评价,学术界一直沿用毛泽东的论断: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虽然也同意这一评价,但总觉得这一评价:1.太政治化;2.太抽象,缺少个性内涵。(因为,人类文学史上一切被称为“伟大文学家”的人,也可以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曹雪芹等)。那么,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的个性特征何在呢?我认为:孤寂的巨人我的评价,不在于否定“三个伟大”,而在于赋予这一评价以个性内容,也由此来解释鲁迅生前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行为。我评价的落脚点是“巨人”;我评价的着眼处是鲁迅的“孤寂”。为什么说鲁迅是“孤寂“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看:1.从个人生活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的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化人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至于左联时期的所谓“同道”,如周扬、夏衍,或因思想差异,或者因人格的不同,从来就没有什么私交。虽然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尤其是在“左联”中,鲁迅都唱着主角,那主要是因为他的才能和威望,并非是“朋友”之谊使然五四时期,他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与他都没关系;他倡导过“语丝社”等,其中多数人与他关系都很一般。至于像高长虹之类,接受过他的无私的帮助,却反过来攻击他,更使他感到人心的难测,所以他不合群。他一生崇尚独往独来,虽然在理智上他曾说,他要“听将令”,但在社交中,他是孤独的。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他交往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鲁迅与内山完造瞿秋白鲁迅与内山完造结识得很晚(28年)。瞿秋白,鲁迅曾送给瞿秋白一幅清人何瓦琴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回怀视之。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且结识两年后,瞿就被国民党抓住杀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加重了他的孤独。1923年,兄弟失和,周作人与鲁迅绝交,鲁迅搬出家,另觅房子居住,就是北京砖塔胡同61号,即现在的“北京鲁迅博物馆”。《秋夜》就写于此。其孤寂之感溢于言表。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也许是为发表的原因,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与鲁迅交往时间最长,相处最熟,感情最要好的女学生是许羡苏。1920年相识,鲁迅写给许羡苏的信件,比《两地书》多多了。见马蹄疾著:《鲁迅生活中的女性》知识出版社1996年1月。)2.从情感世界看:鲁迅的情感丰富而鲜明:爱如阳光温暖人心;憎如冬寒砭人身心。但又爱憎分明。敏感而忧郁:对一切关己不关己的人和事都会引发一种感情倾向;对社会、自身常怀忧郁之情。鲁迅的情感世界由两部分组成:A.民族、大众情感。对民族,鲁迅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大众,他“哀其不幸”(同情),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B.个人情感。他渴望爱,重情。正如他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有这样崇高的情感:“爱国”,“忧国忧民”,可是没人理解他,正如他
本文标题:鲁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8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