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的特征》(改)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富丽堂皇勾心斗角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1901年生于日本,1923年毕业于清华。1924年留学美康乃尔大学,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7年在美哈佛大学研究世界建筑。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后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46年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1972年病逝。研究对象析题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中国建筑的特征研究方向探究重点析题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字词梳理墁地(màn)接榫(sǔn)斗拱(ɡǒnɡ)帷幕(wéi)蚂蚱(màzhɑ)脊吻(jǐ)屋檩(lǐn)柁墩(tuódūn)戗兽(qiànɡ)影壁(bì)穹窿(qiónɡlónɡ)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将中国建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3—13)(14—19)(20)(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诠释台基房屋屋顶中国建筑的特征(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打比方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中国建筑的特征(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木材结构斗拱横梁立柱举架中国建筑的特征(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举例子四、斗拱斗(方木块)拱(弓形短木)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拱中国建筑的特征(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摹状貌下定义五、举折、举架1立柱横梁构成的木材结构。2除立柱以外的整个上层木结构就是举架,举架形成屋顶的斜坡弯曲面,使得四角翘起。中国建筑的特征(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列图表作比较引用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中国建筑的特征(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七、颜色的选择——朱红中国建筑的特征(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列图表八、建筑材料的装饰彩漆木刻霸王拳八、部件的装饰作用三福云瓦当脊吻筒瓦、戗兽、脊吻屋角脊吻和戗兽门环中国建筑的特征(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浮雕琉璃小结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总体特征结构方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华表天坛外国的纪念柱凯旋门主旨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文章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写作目的: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建议:要继承优良传统。——怎样保持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什么梁思成很关注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这个问题?背景:从1950年开始,北京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古建筑开始消失。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而梁思成先生于1972年去世。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使用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因不能挽救北京仅存的完整牌楼街,梁思成失声痛哭。拆后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梁先生为什么痛哭?他为什么主张新建筑要继承优良传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梁思成(《中国建筑史》)2008年江苏省东台市西溪大量古建筑被以“旅游开发”的名义非法拆毁!2009年2月镇江在旧城改造时已经拆毁五十多处文物古建筑。2009年7月1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雨燕因古建筑大量拆毁锐减近乎消失。大多代之以钢筋水泥的建筑!五十年之后同样的事件一再重演!!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古建筑?2、我们现在建造新建筑应该怎样设计?(即怎样使新建筑继承优良传统)四、思考:“故宫红”为主色调。国家馆为“天”,地区馆为“地”。隐喻天地交泰。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中国馆一、中国建筑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表现在地域分布、历史跨度上。(1-2)二、中国建筑有九大特征。(3-13)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14-19)四、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将中国建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20)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问题探究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A.规则性;B.独创性;C.情感性.(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3—13)(14—19)(20)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的特征》(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