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必修三教学目标叙写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史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王守仁,以程朱理学和以王守仁的主要观点为例,简要说明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4.列举明清时期主要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百家争鸣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二儒学的兴起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宋明理学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历史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要求】1.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了解四大发明的主要史实,以四大发明为例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知道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宋四家的主要书法成就,知道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基本特征。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了解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及其文学成就,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4.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了解数学、建筑、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实践中能用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积极主动的观察、感受、体验,学习到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内化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使他们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历史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要求】1.说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张,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民族觉醒、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3.知道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一“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逐渐形成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③初步认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而且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的历史事实。(2)过程与方法:①教师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②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②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③通过学习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叙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新文化背景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②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③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④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教师可选取相关的电影或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②引导学生将新文化运动和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得出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并从整体上梳理出近代先进的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②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了解与分析,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三马克思
本文标题:必修三教学目标叙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0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