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1九年级化学单元教学目标测试题(三)(2017年秋)(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016,扬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2.(2016,湘西)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分子很小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C.分子不停地运动D.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4.(2016,乐山)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B.气体热胀冷缩C.真金不怕火烧D.墙内开花墙外香5.(2016,攀枝花)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6.(2016,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净物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C和O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2A.1个氖原子Na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2+C.4个氢分子4HD.3个硝酸根离子3NO3-8.(2017,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9.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元素12.(2016,连云港)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8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⑥14.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不可能带负电3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15.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16.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4)氯元素:。(5)5个铝原子:。(6)3个亚铁离子:。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36分)17.(2017,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牌中的金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元素。(3)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8.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一般由原子核和__________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________构成,上图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Z=__________;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__,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名称)。(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B、C、D。(2)画出B原子和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原子;C离子。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0.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顺序先后变成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21.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①你认为猜测正确;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不变色水(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氨气使酚酞变色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色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本文标题: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1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