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考研数学 >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课程内容与实施二、思政课的课程形态三、思政课的课程结构四、思政课程的实施建议五、思政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经济生活》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为统领、《政治生活》体现“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文化生活》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为统领、《生活与哲学》是为了满足学生探索、追求真理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思政课程理论基本知识第二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一、思政学科理论概述二、思政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三、思政课程的设计思想(一)定义:是指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就是课程在当前中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呈现方式等的统称。常见的课程形态分为五种,分别是: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德智体美劳课程;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分科课程(语数英等)、广域课程(如健康语言社会等)、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者学生心理发展指向:认知性课程、情意课程;4.以课程决策的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等;5.依据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二)课程形态:1.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目标体系的综合性;2.课程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一)性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体现在:1.思想政治课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2.思想政治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思想政治课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综合提高的有机统一。(二)特点:1.作为学科课程,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2.作为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在学校德育活动中起着奠基和导航作用。(三)功能:1.导向功能:对学生人生目标、自我价值和发展动力的导向;2.规范性功能: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政治方向的导向;3.个性化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定向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合理建构功能和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个体享用功能。(一)基本理念: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2.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一)模块化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二)逻辑结构: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民主政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求真务实)。以及选修课程,分别是: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2.经济学常识,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4.科学思维常识,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一)内涵: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文本结构:1.课程标准2.教材(三)内容结构:(一)教学建议: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二)评价建议:1.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4.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5.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三)教科书编写建议:1.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2.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与编写教科书的关系3.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4.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5.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四)课程资源建议:1.丰富扩展课程资源2.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第二部分课程理论知识一、思政课程教学基本理论二、思政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一)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绪论课、新授课、活动课、复习课、讨论课、考查课、讲评课+课外实践活动(二)基本环节: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情景式导入、材料式导入、问题式导入、衔接式导入),3.讲授新课(课堂展开方法:分解法、问题前置法、故事法、留白法),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第一章、思政课教学概述第二章、思政课教学过程一、思政课程教学准备(一)教学目标:是思政课程教学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素质的规范性要求(二)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三)教学计划(1.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了解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3.领会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四)方案撰写:1.构成:一般说明、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重点内容:第三章、思政课教学方法及情景问题解决一、思政课程教学方法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问题解决(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式、讲解式、讲读式、讲演式)2.谈话法(启发性、问答式)3.讨论法(小组分散讨论、班级集中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讨论)(二)教学模式:1.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以德育为核心、问题为基础、体验为本位、探究活动为过程)(1).理论基础:知识论、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2).实施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2.基于合作学习的(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1).理论基础:群体动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凝聚理论(2).实施过程: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果评价3.基于自主性学习的(强调师生的交互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及能力水平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完全成了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结构过程)(1).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2).实施过程: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总结评价(一)情境创设:1.途径:钻研文本、主体讨论法、社会事件观察法、网络或多媒体手段法、设置矛盾冲突法2.基本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艺术情境、创设教学手段情境3.注意: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辩证看待学生的“另类”回答、争取学生的全员参与(二)问题解决:1.原则:个别化处理原则(就事论事原则)、及时转移注意力原则(有效迁移原则)、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原则(服从教学原则)、坚持尊重学生原则2.办法:“个性”问题,无声处理、因势利导法、自我调侃法、课堂问题,课下处理(一)基本理念: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2.积极主动开发课程资源3.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4.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二)性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三)特点: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一)实质:“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二)过程最优化:效果、时间(三)教学设计1.特点: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2.基本要素:教学对象、目标、方法、评价3.内容:目标、内容、学习者特征、环境、资源、教法和学法、教学情境、活动、效果和评价、二、思政课程教学过程设计第三部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一、思政课学业评价基本方法二、思政课学业综合评价方式三教学评价标准与反思第一章、思政课教学评价概述一、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第二章、思政课学业评价方法(一)对象:学生、教师、学校工作、课程教材(二)分类:1.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2.依据教学评价标准:相对性、绝对性、个体内差异(三)理念:1.评价的而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综合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关注发展过程6.评价方法情境化(四)程序:准备、实施、反馈、调整(五)方法:课堂即时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教学质量评价、非正式评价(一)功能:诊断、激励、导向、调控、教学功能(二)作用:(注意)二、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功能及作用(一)过程学习的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袋):1.优势:(1)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2)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3)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每一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与指导(4)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5)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2.弊端:(1)需要教师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2)标准化程度较低(3)主要是学生的片面思想(二)表现性评价:1.优势:(1)有助于测试高级思维能力(2)有助于测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终身学习打基础2.内容:结构性表现任务、口头表述、模拟表现任务、做实验或调查、创作作品、完成研究项目(三)测试评价:(考试形式):开卷式考试、闭卷式考试、小组答题式考试、口试、分层考试(政治试题编制原则:目的性、典型性、灵活性、科学性)(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1.优势:(1)在完整性方面:评价行为的长效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过程的完整性(2)在准确性方面:信度、效度(3)在发展性方面:目的角度、形式角度、其他方面2.弊端:(1)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重了工作量(2)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不够深度(3)以教师主观评价,很难证明评价的公正(4)大部分都采取当堂即时评价的方式,评价标准和程序不规范终结性:1.优势:(1)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查被评价对象的发展水平,为评优甄选提供参考依据(2)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与能力发展水平,是学生和教师后续学习、教学的起点(3)使用终结性评价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为社会提供一个合格的教师和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2.弊端:(1)评价内容的单一性(2)评价主体的单一性(3)评价环节的单一性二者结合:1.关注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2.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3.加强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优势、弊端二者结合注意:1.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和彻底2.注意评价方式的契合度3.注意发挥两种评价方法所长(一)标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二)反思(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1.阶段: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2.重点: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学生见解、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3怎样反思:选准反思对象、熟悉反思过程、明确具体做法4.方式:内省式反思、学习式反思、交流式反思、研究式反思5.方法: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6.写好反思: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第四部分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本文标题: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1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