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28张PPT)
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向西方学习线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无产阶级革命者器物制度思想(马克思主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华夷观念”华夏狄禽兽禽兽中国人的“天下体系”(根据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绘制)禽兽禽兽夷戎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中国中心论”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封闭守旧、盲目自大“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落后挨打、危机思变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清王朝末期统治腐朽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海国图志》(2)欧美国家崛起扩张(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4)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林则徐(1785-1850)“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3、表现(1)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2)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并仿制西方战舰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2)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报;(3)仿制西方战舰炮车;(4)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落篱,以新的眼光看世界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之先河魏源(1794-1857)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序》3、表现A、编写《海国图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如何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内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4、“开眼看世界”的历史意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徐继畬(1795—1873)《瀛环志略》(1849年成书)姚莹(1785年~1853年)《康輶纪行》(1845年成书)“知彼虚实”“徐图制夷”第二次鸦片后面临内忧外患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是指中国封建文化。“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西学为用”——主张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具体措施,来挽救清王朝。1、含义:2、背景: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代表人物:5、表现:A、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进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B、创办了近代企业,开设了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4、主张:“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挽救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汉阳铁厂北洋水师战舰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7、洋务思想与林则徐、魏源思想比较同: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异:①洋务派“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6、结果:洋务运动失败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他们将什么都得不到。──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上述评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实现近代化必须打破旧制度和传统守旧观念的束缚代表人物:主张:局限性: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产生的原因(2)代表人物及主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洋务运动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产生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王韬、郑观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2)代表: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康有为2、宣传维新思想方式:①办万木草堂讲学②著书:《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1、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来救国图强总之,借助于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代表作:《变法通议》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于改变政治制度严复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思想主张: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百日维新•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2、失败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B、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3: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1、结果: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维新思想的失败康有为在总理衙门与洋务派、顽固派的论战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民权平等三纲五常学校科举三、维新变法思想4、维新思想的影响•反专制、兴民权、倡西学----思想启蒙、人民的觉醒。•思想启蒙、人民的觉醒---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器物学习——制度模仿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学习西方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陈旭麓习题反馈:《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本文标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1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