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1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中共如皋市委组织部课题组(2008年11月)11月份,我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采取理论学习与深入实际相结合,搜索资料与分条线重点调研相结合,座谈讨论与现场问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全市基层党组织概况(一)农村:我市现有村(社区)332个,村干部2049名,平均年龄43.1岁,具有大专文化和大专在读的675人,占32.9%;高中文化的794人,占38.8%;初中以下文化的580人,占28.3%。党员32850名,建立了村级党委8个,村级党总支209个,村级党支部118个。33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丁堰镇、柴湾、如城各缺编1个),“一肩挑”比例70.1%,平均年龄45岁,具有大专文化和大专在读的145人,占44.2%;高中文化的118人,占35.2%,初中文化的69人,占20.6%。2(二)两新组织:全市共有非公企业16380家(工商注册),从业人数119166人,党员6038人,其中党员业主493人。符合组建条件且运行状况良好、有党组织书记人选的2444家非公企业共建立党组织777个,其中单独建立党委的17家,单独建立党总支的7家,单独建立党支部的699家,建立联合党支部54个,覆盖1721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业主使党员的493个,业主兼党组织书记的411家,有专职党务副书记的61家。全市共有各类新社会组织560个,从业人数3816人,党员745人,符合建支条件的237家均建立了党支部。(三)城市社区:全市共有城市社区16个(如城镇8个,如皋经济开发区1个,丁堰镇3个,石庄镇1个,白蒲镇3个)。党员总数2042人,建立社区党委2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2个。去年底换届以后,社区干部总数75人,平均年龄37.2岁,30岁以下的21人。大专以上文化52人,占69%,高中文化的18人。社区党组织书记16人,“一肩挑”比例为100%,平均年龄44.7岁;35周岁以下的书记2人,最年轻的仅2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二、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3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年初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工程”,着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一)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实施“活力”工程,加强村干部选拔培养,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富有时代精神、具有现代意识、具备发展潜质、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村干部队伍的目标,致力通过健全任用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强化用人导向,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新型村干部队伍。一是强化了能力提升。根据村级小康实现程度的不同和各村产业特色的不同,分层次、分批次举办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发展高效农业模化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全面建设小康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土地法专题培训班”等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培训班,组织赴武进、姜堰等特色村参观学习,帮助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二是强化了政策激励。继续择优提拔了2名村书记担任副镇长,明确了7名45岁以上的优秀村(社区)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并利用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组织4事迹宣讲,激发全市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一线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的热情。三是补充了新鲜血液。继续招录了210名大学生村干部,提前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机制、定期交流机制、待遇保障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创办了大学生报《星火报》(原名《希望之星》),开办了大学生网上博克、QQ群,强化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和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为其办理“创业贷款授信卡”,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重点扶持,涌现出黄宏佰、高亚军等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典型。在《如皋动态》开辟“大学生村干部风采”专栏,连续报道了7名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的先进典型,反映大学生村干部成长的专题片《从大学生到小村官》,被中组部录用,在全国发行。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素质的信息被《党建研究》刊用。目前正在编辑出版反映我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成长历程的《大学生村干部日记选编》,将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2.实施“创业”工程,深化“双强”、“双带”活动,提高了农村干部引领致富的能力。一是开展了创业竞赛。围绕“百名村书记增百家规模企业,千名村干部创千家公司制企业、万名党员创万家个私企业”的目标,开展以“争当创业能人,争创规模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双争”5创业竞赛活动。二是加强了创业引导。加大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使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增加到207个,提高了全民创业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发挥了其引领、示范、辐射效应,推动了特色村建设。三是强化了创业服务。联合信用联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党员创业贷款制度,共发放“党员创业授信卡”150张,累计审批贷款18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党员干部创业的资金瓶颈;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技能培训班、“万名党员学科技”等活动,致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创业技能,促进其创办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332名村党组织书记已全部创业,共创办各类企业347家。其中个人领办企业192家;参股15%以上的企业155家;公司制企业190家,非公司制企业157家。全市有创业能力的两万多名党员共领办、创办各类项目14090个,其中公司制企业2370家,规模以上企业248家。农村党员干部“双强”、“双带”,推动了全民创业,促进了村(社区)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3.实施“小康”工程,深化“小康示范村竞赛”活动,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组织发展的能力。一是实施分类推进。出台了专门意见,为全市333个村(社区)分三个类型分别设计了更高水平小康和全面小康两套指标体系,重点推动今年必须达小康的101个村(社区)。二是完善推进机制。进一步落实“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的推进机制,抓住季度6点评会、过半争先会、小康推进会、全委会等重要时点,推动镇与镇、村与村、社区与社区之间开展升位竞赛活动。建立了组织部分片联系人制度和市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督导组定期督查制度,进行跟踪督导,强化典型培育。在小康推进会和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由市委市政府表彰40个“全面建设小康先行村(社区)”,将其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副科级的重要条件,有效地激发了小康竞赛争先进位。三是整合工作资源。一方面,深化“双帮”工作,开展了“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区)建设”和“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整合市镇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全市1008家企业与全市332个村结对挂钩,市级机关帮扶单位重点与今年计划达小康的101个村(社区)结对。另一方面,整合百名到村(社区)任职年轻干部、百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百名农业科技人才等人才资源,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交流、适时召开推进会议等形式,引导他们在助推小康村(社区)建设中建功立业,形成了助推小康建设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市镇两级帮扶单位和个人共资助资金3073万元,帮助发展村级农业园区294个,养殖园区186个,兴办公司制企业763家,培训劳动力65563人次,转移28236人次,资助贫困女学生1513人,有力地推动了小康村(社区)建设,今年全市计划建成小康的101个村(社区)有望全面实现工作目标。74.实施“磁极”工程,开展“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年”活动,提高了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一是完善了工作机制。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作用的意见》、《2008年全市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考核细则》,明确了作用发挥重点,落实了具体推进举措。二是整合了工作资源。下发了《关于依托公共服务中心推进部门重点工作的通知》,引导机关各部门利用好村公共服务中心这一有效平台,既推进部门工作,又促进作用发挥。将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双帮”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组织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上的优势,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把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公共服务中心专职管理员,负责公共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远程教育接收点的教学,强化了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得人力保障。三是强化了过程控制。年初,指导各镇(区)、村(社区)制定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年度推进计划,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6月份和9月份采取逐村到的方式,对村公共服务中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检查考评,并针对考评情况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先进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年底,组织开展村公共服务中心“星级评定”活动,通过实地考评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双重评议”,确定星级档次,授予星级牌匾。预计年底全市80%的村公共服务中8心能达到“三星级”。(二)实施“双赢”工程,增强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促进发展的能力。围绕促进两新组织自身发展和党建工作“双赢”目标,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贡献额,着力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扩大党组织覆盖。加强了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动态数据库建设,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季报制度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及时发现未组建党组织的企业,做好跟踪指导工作,巩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3人以上100%建党组织、规模企业100%单独建党组织、职工25人以上企业100%有党组织的“三个百分百”的目标。二是强化了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统建、行业联建、协会共建三种模式,率先在南通市推进了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站建设。研究出台了《如皋市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站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提出了“六个有”的工作标准,努力把党建工作站打造成引领党建的重要阵地、服务职工群众的爱心驿站、助推发展的强力“引擎”,使工商集中区成为企业党建工作的示范高地。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站32个,其中专业园区党建工作站4个,依托园区管委会建立3个,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立21个,依托骨干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4个。我市的做法被《江苏组工信息》在全省推广,在南通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南通市委组织部黄卫成9副部长亲自为我市首个“党建工作站”揭牌。三是推进了行业协会党建。依托同业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行业协会党组织5个,开展了“党建互动促产业联合”活动,探索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一体化”新路子。四是突出先进典型培育。召开了全市骨干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会议,开展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活动,深化了企业党建“五星级”评定,多角度、多层面培育党建工作典型,推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三)实施“和谐”工程,发挥了社区党建工作引领和谐社区建设作用。一是完善了管理体系。推广按照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回乡大学生党员、在职党员等几种类型设置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进一步强化党员分类管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二是提升了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举办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班,强化能力建设。在经济开发区城北社区试点“为民服务代理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创设社区党建新平台。通过出版社区报、开设社区党建网站、开设服务热线、设立意见箱、留言簿,拓展工作平台,进一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四)实施“品牌”工程,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以争创“优秀服务品牌”为抓手,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融入、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较好地发挥了机关党建在全局工作中的服务、助推和保障作用。一10是紧贴中心,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认真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思想大解放,服务大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不断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先进性教育;开展了“机关部门服务基层月”活动,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开门红”;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
本文标题: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3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