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三章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二战之后经济发展对提高效率提出新的要求: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经营观念的变化(二)科技的发展对管理提出挑战、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老三论和新三论(三)对“人”本性认识的不断加深二、关于“管理理论丛林”现象(一)1961年12月,孔茨的论文、美国《管理学会杂志》、将管理理论分为六种:•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学派。(二)引发讨论:1.存在“管理理论丛林”现象吗?2.要不要走出“管理论理丛林”?3.怎样走出“管理理论丛林”?二、关于“管理理论丛林”现象(三)1962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了讨论会,孔茨任主席。讨论的结果:•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戴尔------否认管理普遍性之观点是:①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三个组织—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罗马天主教会、共产党,三个组织领导能互换吗?②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人员—军人、企业家、政府官员。•西蒙:不存在“管理理论丛林”------得益于系统理论,为系统理论做贡献。•企业家布朗:听不懂,“先生们,坦白的说,我对讨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理解”。二、关于“管理丛林”现象(四)讨论后的发展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把管理理论发展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人角色学派。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行为科学学派1.对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研究2.与管理方式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3.有效的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4.有关组织团体行为的研究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1.背景①二战期间对德作战的需要,1939年开始英美相继成立了许多运筹学小组②1948年,“英国运筹学俱乐部”成立(operationalResearchClub)③后更名为“联合王国运筹学学会”(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oftheUnitedKingdom)④1950年出版了第一个刊物《运筹学季刊》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50年代初,美国成立了两个研究团体:⑥1952年,美国运筹学学会(TheOperationsResearchSocietyofAmerica)⑦1953年,管理科学研究所(TheInstituteofmanagementScience)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2.理论要点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②以经济效果评价标准为主要依据,注重经济技术方面的问题。③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条件下,求出合理的决策。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1.代表人物、创始人:法约尔战后代表人物:孔茨2.理论要点①管理是一个过程②管理过程由五大职能构成(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管理过程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经验学派(案例学派)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威廉·纽曼(W.Newman)、艾尔弗雷德·斯隆(A.P.Sloan)2.理论要点①这一学派的中心思想强调管理的艺术性②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经验学派③关于管理的性质,他们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但对什么是管理,认识却不一致。④关于管理的任务,德鲁克认为:一、管理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使企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二、经理在作出每一决策和采取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⑤提倡实行目标管理。认为目标管理是综合了以工作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办法,它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社会协作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巴纳德(美国的经济学家)代表作是《经理人员的职能》2.理论要点①以组织理论为研究重点,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组织•组织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系统•系统存在的条件②协作效果;协作效率;组织目标应与环境相适应。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社会协作系统学派③正式组织的三要素•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联系④对管理者的责任要求•规定目标•善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系统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决策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代表作是《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年出版)2.理论要点①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认为管理就是决策。②决策是一个包括有四个阶段的完整的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③决策的准则:•“满意化原则”是比“最优化原则”更为现实合理的决策原则。④提出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系统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代表作是两人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方法》(1973年出版)。2.理论要点①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形成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环境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它与环境系统进行各种要素的交换。②强调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强调组织整体效率的提高。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经理角色学派1.代表人物•加拿大的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2.理论要点•这个学派着重研究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和管理任务。①管理者所担任的10种角色可进一步组合成3个方面: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②其基本观点是:观察主管人员实际上在做什么是很有用处的。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权变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莫尔斯和洛什——“超Y理论”;•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领导方式权变理论•卡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2.理论要点•把环境对管理的影响作用具体化•描述了环境变化与管理对策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提出了“权变矩阵图”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文化学派(管理文化学派)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纯理性非理性管理性质思想行为行为管理重点内部激励为主外部激励为主外部激励为主激励方式自动人、观念人经济人经济人人性假设人物物管理中心育才型指挥型师傅型领导自我控制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控制学习型组织职能式直线式组织文治法治人治特点1981——1911—19801769—1910年代文化管理科学管理经验管理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文化学派(管理文化学派)•威廉·大内、特里迪尔、阿伦·肯尼迪1.代表人物•代表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2.理论主要思想•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的特点:个体差异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稳定性•企业文化的结构:①精神文化②物质文化③行为文化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战略管理学派1.背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市场环境开始向多样化的买方市场转化,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0世纪70年代,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和恶化:•石油危机爆发、资源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加剧、生态环境恶化……•1962年,美国管理学者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一书问世,揭开了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全球出现了“战略理论研究”的热潮。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战略管理学派2.含义与特征1)含义•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期性的谋划和方略。2)特征•全局性(整体发展)•长远性•纲领性(一般性原则和概括性的规定)•抗争性•风险性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战略管理学派3.战略理论的发展阶段1)经典战略理论阶段•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决策•制订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①自身的优势和不足②产业机会与威胁。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战略管理学派2)产业结构分析阶段(波特阶段)•企业赢利能力取决于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地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基本的竞争结构•潜在竞争者的入侵•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替代品的威胁•顾客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其战略对五种竞争力发生影响,并影响产业结构,甚至改变某些竞争规则,进而赢得竞争优势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企业战略管理学派3)核心竞争力理论阶段•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TheResource—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特征:①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②具有独特性③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四、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一)管理中心由物向人转变,人本管理;管理方式由刚向柔发展,柔性管理。(二)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所谓的学习型组织是指人们能够得以在其中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法,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面对全球性的竞争,9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要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二)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组织的七大学习障碍①局限思考②归罪于外③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性④专注个别事件⑤习惯(对渐进型危机的麻木)⑥从经验学习的错觉⑦管理团体的迷惑•内部权利的争夺、互相追根究底的质疑带来威胁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二)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组织的九个系统基模:1、反应迟缓的调节环路;2、成长上限;3、舍本逐末;4、目标侵蚀;5、恶性竞争;6、富者愈富;7、成长与投资不足;8、饮鸩止渴;9、共同悲剧;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二)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克服学习障碍——进行修炼①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②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学习发扬内心世界的图像,并严加审视,并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③建立共同愿景。能够将组织中个人的愿景整合为组织的共同愿意。④团队学习。团队学习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整体协作的力量。⑤系统思考。培养人与组织进行系统观察、系统思考的能力。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三)企业再造定义•所谓企业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企业再造之目的•要求“彻底抛弃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而面对市场需要,在拥有科技力量的状况下,去重新组织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三)企业再造关键词•“基本的”:企业人员在着手再造前,必须先就企业的运作提出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彻底的”:彻底的重新设计是指要从事物的根本着手,不是对现有的事物作表面的变动,而是把旧的一套抛掉。•“显著的”:企业再造不是要在业绩上取得点滴的改善或逐渐的提高,而是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流程”: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系列业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三)企业再造企业流程再造的应用•传统分工理论带来了高效率: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将分工理论应用于生产流程组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泰勒、通用汽车公司将分工理论推广到管理工作领域。五、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三)企业再造
本文标题: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3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