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
第一篇识局篇第一问客户究竟要什么?需求和目标清晰吗?客户为什么要购买?第二问我的位置在哪里?如何判断项目阶段?如何判断竞争态势?如何感知项目温度?第三问如何识别关键人?影响决策有哪些人?他们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覆盖全面了吗?第二篇拆局篇第四问客户如何评价我?决策者的态度如何?支持反对程度怎样?依据什么做出判断?第五问究竟是谁说了算?角色参与度有多深?影响度究竟有多大?各阶段谁更能影响?第六问客户到底想什么?我的方案有价值吗?客户为什么做决策?第三篇布局篇第七问如何应对关键人?如何接近客户高层?如何与技术打交道?如何培养使用内线?如何应对消极自满?如何赢得客户信任?第八问如何有效用资源?为什么要动用资源?怎么动用资源有效?如何获得客户承诺?第九问面对竞争怎么办?关注客户还是对手?攻击对手有何恶果?怎么应对竞争困局?第一篇识局篇第一问客户究竟要什么?目标决定行动,知止而后有定。如果你知道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复杂销售中的“销售目标”,也就是客户真正需求,和满足这些需求所需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销售目标决定销售的行为与动作,决定我们提供给客户什么样的建议,决定采用什么样的销售推进流程,动用什么样的资源来完成各项工作。如果不知道客户究竟想要什么,在销售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如果希望在行动中去发现目标,就成了“先战而后求胜”,会发现我们在做了很多工作之后,自己的销售目标竟然没有搞清楚,甚至是销售人员“自认为”或“一厢情愿”的目标,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有着方向上的区别,这时候我们做的销售动作就成了“南辕北辙”。需求和目标清晰吗?销售目标就是我们在战斗中希望占领的山头,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我们的枪都不知道往哪儿开。这种目标不是说“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也不是“我们要消灭敌人”,而是针对每个战斗团队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这个任务应该是清晰、具体、可以实现的,这样士兵才知道如何移动、如何掩护、如何进攻,“占领山头”的任务才会转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行为和动作。在复杂销售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客户可能会选择我们的A方案,觉得B方案也可以,如果A产品性能和价格好,可能会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推广,也有可能先购买一部分在某个部门先试用,根据试用情况再决定是否推广。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这些相互交织关联的销售目标,常常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选型和决策,这种不清晰会导致迷惑,因为我们不知道开展销售工作时应该从哪里开始,重点应该放在哪里。销售目标不是“我要签下这家客户”或“我要实现销售的回款”,而是面对一家客户、一次交易所要购买的具体产品和服务。我们把这样一个清晰具体的目标叫作“单一销售目标”。在明确“单一销售目标”时,我们要问自己以下问题。跟我有关系吗?客户的这次采购,是不是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直接相关?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有些销售人员听说客户有计划或有预算,就不遗余力地冲上去,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方案,或者在漏斗和销售计划中将的道听途说或是猜测的信息作为“销售目标”。我曾经遇到一个案例,某省级分公司的客户经理跟踪一家高校,听说这个学校今年有200万预算来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这位客户经理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面向学校的很多选型和决策的角色做了很多的工作,当然他的销售能力是比较强的,这些“销售动作”也赢得了这些人的认可。选型和决策者抛出需求的时候,这个销售才发现是一个我们的产品和方案根本无法满足、甚至毫不沾边的项目。清晰具体吗?客户这次的购买,具体给哪些部门使用,解决哪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功能的产品或方案,具体到我们的产品和方案是什么,数量是多少?如果这些问题不清晰,与其希望“在运动中发现目标”,我们就无法准确定位所要开展工作的“客户角色”,也就不知道对哪些人做什么样的动作。不如先去“定位目标”,接下来的销售动作就是尽快把这些“未知”的信息变得“明确清晰具体”,这比盲目地冲上去扫射有效。客户有预算吗?客户的预算是支撑项目启动的关键,并且当今企业的管理相比前些年规范了许多,很多客户都实行了计划和预算管理,计划预算外的支出的决策流程和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明确“单一销售目标”时,我们要清楚这家客户有没有预算支撑此次采购,会有多少钱用在这个“清晰具体”的销售目标上。在培训中遇到过多次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某个项目的初期得到的信息是“这家客户今年有信息化专项预算1200万”,很多学员就把自己的漏斗的预测收入标记为1200万。没错,这家客户是有预算的,但回顾前面第一个问题,这1200万和我们有关系吗?都会是买我们的产品和方案吗,有没有其他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发现客户有预算了,前面的问题仍然要问,“跟我有关系吗”、“清晰具体吗”。项目有期限吗?客户采购的期限,一般就是销售预计完成销售的时间。客户计划截止什么时间完成这个项目的采购,什么时间确定或决策下来选择哪家供应商,什么时间会完成签单和付款,就些针对不同的竞争态势会决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和行动计划,同时这也是公司管理销售漏斗、做出销售预测的重要信息。问完以上问题,我们基本上可以明确我们的“单一销售目标”了。销售目标应该是“相关的、具体的、单一的、真实的、可量化的、有时间限制的。”比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表述“我将努力在今年9月30日前卖20套的A产品(或服务)给凌风集团总部,预计合同额320万,年内实现销售收入220万”。在明确销售目标的时候,还要反复问自己“这是我的认知,还是客户的认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具有迷惑性,甚至很多销售都回避的问题,问到这一点,很多销售的心里是虚的。有时候我们的销售目标、销售预测、可能的成交机会,并不是客户真实的想法,也没有证据证明是真实的,而是自己的一种推测、期望甚至梦想,这样的目标是“一厢情愿”的,他们更不愿意直接去问客户,他担心成为真正的烈士从而“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知道目标在战争中的作用,目标是决定策略与战术的关键,定了什么样的目标,上级就会有什么样的战略决策,就会配备什么样的火力。假如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小道消息”而不是真正的“情报”,或是“盲人摸象”得到的信息,那么打赢这场战斗的结果将会如何呢?客户为什么要购买?为了探讨客户为什么要购买,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突然你被打了一闷棍,脑后一麻晕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你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四周依然漆黑,看不到任何东西。你下意识慢慢起身伸手四处摸索,抓到了一根好象是灯绳,轻轻一拉,灯亮了!原来你是在一个黑屋子里。你在一个黑屋子里打开灯的过程,我们叫做“看清所处的形势”。你看明白自己在黑屋子里,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出于本能你也要出去。怎么出去呢?跳窗户?没有窗户。学肖申克或迈克挖个洞出去?发现是个铁屋子。拆掉这个屋子吗?可没有工具。那怎么办呢?你考虑想出屋的过程,我们叫做“挖掘各种行动的可能”。你转来转去发现个小门,轻轻一推发现门被锁着。故事假设你可以从门缝中摸到锁,这把锁也只能用钥匙开而不能撬开你可以,于是你决定通过买一把钥匙来打开这把锁,并且这把钥匙市场上是可以买到的,请原谅这个幼稚的假设。你这个准备选择钥匙的过程,我们叫做“选择最佳行动方案”。你给卖钥匙的朋友打电话:“我想买把钥匙!”这是你对外传递的采购需求!那个朋友和你说:“我需要和你确认一下你的需求,你是要买把钥匙吗?真的是要买钥匙,对吧!”这个卖钥匙的朋友有销售经验,他知道“确认客户的需求。”你说:“是的,没错,我就是想买把钥匙。”那个朋友开始说:“既然你想买把钥匙,你算是找对人了,我卖钥匙卖了二十年,我是本地最大的钥匙零售商,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钥匙,有金钥匙、银钥匙、铜钥匙、铝钥匙,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钥匙呢?”他知道介绍自己的特点,他满脑子是自己的产品――钥匙。如果你运气不好,卖钥匙的会和你说:“我的钥匙是多功能钥匙,可以打开各种各样的锁,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给你演示――钥匙是如何开锁的!对了,我们还赠送开锁服务,开锁的时候我免费送你一次门锁保养,我们的服务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想告诉他,他将不会知道,你最关键的需求是想从一个黑屋子里逃出来。我们发现,“打开灯――你看清所处形势”、“想出屋――挖掘各种可能”、“找钥匙――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正是客户对的“理解――认识过程”、“产生――歧异过程”、“优选――聚敛过程”。而客户的理解、产生、优选的过程正是客户需求形成的过程,这是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在他的《人类智能的本性》中,对人类意识决策过程的论述。而我们传统的销售过程则是逆着这个人类的意识决策过程,当我们获得了客户有了买钥匙(优选)的需求,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介绍我们的产品如何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销售被教育说要“控制客户的决策流程”,甚至我们忽略客户的真正购买原因,告诉客户我们总有一款产品适合您,并为之努力地说服客户。这样的销售是在和人们的自然思维习惯抗争,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方案,总幻想客户会把我们的产品和他的需求做匹配,以为客户会“削足适履”。在我们强大的销售攻势下,客户总是回顾他“打开灯”、“想尽出屋的可能”的时候,被我们的销售告诉“钥匙是你最好的选择”,并且越快买钥匙越合适。如果客户在没有完全想好的情况下,被销售“忽悠晕”而被哄着做快速购买的决策,那么客户要么会提出各种意见和担心,制造障碍,直到你彻底处于防守,你在努力地说服他,成了客户的反方。为了更清晰地解释客户购买内在的原因,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只鸡在横穿马路,它试图从马路的这面走到对面去。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呢?我问过很多学员,答案也有很多个“马路对面有食物”、“马路对面有水”、“后面有人追鸡”、“鸡在散步”、“对面有母鸡”等等。然后我又问大家“你怎么知道呢?”我和学员们讲,大家的答案叫“不知道”。如果要想知道真正的答案,那只能“问鸡去”!这只鸡横穿马路一定有它的理由,我们把它内心自己知道的、横穿马路所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叫做“概念”。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了客户产生购买的需求,他内心自己知道、或隐约感觉到的理由,有一个对购买之后所达到的预期目标、心中的蓝图,我们把这个购买的理由和预期叫做客户的“概念”。客户的“概念”相对客户和我们所讲的购买需求是两回事,客户能告诉你的购买需求是冰山上面的部分,是可以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而客户的“概念”是冰山下面的,客户不愿意说出口的,甚至连客户自己也无法清晰表达的一种感受和愿景,这形成了客户进行采购行为的内在动力。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购买的经历,无论是房子、汽车、家用电器,或者一本书、一个水杯。试着回忆我们购买之前是不是有个模糊的概念,我要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买来用他干什么,甚至会想象我住上房子、开上车子、用上家电之后的感觉是如何地美好。这时我们试着想象经历一次“被销售”的过程。小丽是个漂亮的公司职员,刚好有个朋友出差到香港给他带回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她很喜欢。可是在家里试几乎所有的上衣,发现都没办法和这条裙子完美搭配,小丽决定到商场买一件适合的上衣来搭配这条价格不菲的裙子。小丽来到一家知名的品牌服装经营店,店员很礼貌地说“欢迎光临,请随便看看!”小丽的眼光扫过几个模特身上的上衣,目光停留在一件衣服上。店员注意到了小丽目光的停留,紧接着说“喜欢可以试一下!”小丽在心中默默地把这件上衣和家里的那条裙子做了匹配,不尽满意,转而看下一件。店员注意到小丽的关注和思考,走上前来问“您好,您是看上衣吗?”小丽回答“是的。”店员经过销售的培训,开始发挥销售技巧“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小丽回答“我在一家IT公司上班。”店员心中暗喜,因为这个客户象是有购买能力的,随口说到“哦,您是白领啊!白领的着装标准是这样的……,这几件是今年的新款,很适合白领的……”店员懂得询问客户的背景,也懂得为客户“建立标准”。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小丽的内心感受,也知道当店员给她销售某款产品时,小丽不购买的理由会是多么的勉强。店员看到小丽走进门店细心地挑选上衣,这是客户有了购买的需求而在采取行动,但是店员不知道小丽购买上衣的“概念”,原来是要和那条裙子做搭配。我们很多销售在日复一日地这样“误打误撞”地做着销售。不仅鸡不能告诉你它为什么要过马路,就连我们自己买车、买房或是买
本文标题:《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65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