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病因病机1共159页文档
病因病机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称为邪气。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另外,病理产物、医源因素、药物因素等,皆可成为病因。第一节六淫第一节六淫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一)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是否使人发病。①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②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称为六淫。气候变化(六气)人体正气六淫发病不病六气《医宗金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胜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六淫又称为外感六淫。六淫所致之病又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2.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3.地域性: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4.相兼性:“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5.相互转化性:如寒邪入里可以从阳化热,湿邪郁久可以化燥伤阴等。三、六淫的现代研究进展具现代研究发现,六淫致病与气象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有关。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如医学气象学,医学地理学等多种边缘学科。1:六淫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现代医学气象学已经发现了对人体较为适宜的各种气象因素的具体范围,这些气象因素范围的确定,为明确六气与六淫的界限提供了参考依据。(1)气温(2)气压(3)气湿(4)气流(5)空气离子2、六淫与生物因素的关系六淫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气候因素,还包括细菌、病毒等生物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在内。临床上六淫为病多为感染性疾病。风寒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低温下宿主的免疫功能以及风寒二气的气象性、物理性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才是风寒邪气致病的真正实质。对湿的现代研究表明,外感湿邪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直接关系。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一)风邪1.风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风为大气的流动,其性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属阳。轻扬开泄:开——开张;泄——气液外泄。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袭人体易使人体腠理疏松,玄府开张,气液外泄而见汗出、恶风等症状。腠理——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和肌肉交接的地方。腠理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的作用。伤风证的临床表现:恶风发热,自汗,脉浮缓。机理:风邪袭表腠理疏松,玄府开张气液外泄自汗,恶风(恶寒轻症)。对伤风证恶寒发热的病机解释:《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张琦注曰:“风为阳邪,…其始入,因腠理之开则洒然而寒,风本伤卫,遏其营血,不得疏泄,则郁而为热,热则烦心,故闷也。”风邪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升发,具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侵袭人体,易伤人体的上部、体表和阳经。《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疹,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换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如风水证,风中经络的口眼喎斜如:痹症风邪为主称为“风痹”“行痹”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可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病。寒邪为主称为“寒痹”、“痛痹“关节局部疼痛剧烈,甚则痛如锥刺,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可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湿邪为主称为“湿痹”、“着痹”肌肤不仁,关节重着疼痛,屈伸不利(3)风性主动指风邪所致病证,其临床表现可见动摇不定的症状,如感觉自身在转或周围物体在转的眩晕,肢体的震颤,抽搐,或角弓反张等症。如面瘫、破伤风、美尼尔综合症的部分表现等。(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病四季均有:风为春天的主气,但并不独见于春季,一年四季均有风,故风邪所致之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风易兼邪致病:风邪袭表,可使机体腠理疏松,玄府开张,而卫表不固,从而机体抵抗力下降,则其他病邪易于乘虚而入。故风邪易兼邪致病。风邪往往为外感病邪的先导,古人甚至将其作为外感病的总称,故有“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的说法。现代研究虽然空气的流动称为风,但六淫中的风邪涵盖了日照、大气电磁特性、气湿、空气悬浮物等多种气象因素病例分析1、病人恶风、发热,自汗,脉浮缓请说明病名以及分析症状原因伤风(轻风寒)证风邪袭表腠理疏松,玄府开张气液外泄自汗,恶风(二)寒邪1.寒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寒为阴邪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阴盛则阳病易伤阳气机体温煦气化功能失调机体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而出现阴气盛的表现冷凉之感机体内正常的津液失于温煦气化,水湿停聚分泌物排泄物质地清稀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经脉气血失于温煦,则滞涩不通,不通则痛寒性凝滞而主痛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内寒、外寒、伤寒、中寒、表寒、里寒的区别与联系外寒外感六淫之一寒袭肌表郁遏卫阳寒邪直中脏腑阻遏、损伤脏腑阳气伤寒中寒表寒证里寒证内寒内生五邪之一阳虚则内寒脏腑组织失于温煦机能减退,寒从内生现代研究现代研究成果表明,寒冷刺激会引起人体机能一系列的生物反应,诸如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肌需氧指数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等。当机体局部温度下降至组织冰点(-4~-5℃)以下,组织会发生反应,这种反应的可能机理有二:一是温度过低,使机体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性增加,血管内膜出现炎症,在小血管内出现微小血栓,造成局部循环障碍;二是寒冷使局部组织冻伤,细胞外液中有细小冰晶形成,造成细胞外高渗压,迫使细胞内水分移向细胞外,造成细胞内液浓缩,使电解质浓度升高;此外,由于缓冲物质被结晶,酸碱度也发生变化,尿素增多,二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使电解质浓度达到有害程度,造成细胞损伤。病例分析1、身寒肢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痰涎稀薄2、机体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疼痛3、毛窍收缩、卫阳郁闭出现恶寒、无汗、寒客血脉则血脉收缩而显紧脉;寒在筋骨、经络,则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三)湿邪1.湿邪的基本概念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较多,湿度增加称为湿。湿为长夏的主气。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症状,病程)(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阴邪空气中水分增多湿度增加为湿湿性类水水性属阴阴胜则阳病湿邪易损伤阳气脾阳受伤运化无权内湿生成腹胀,便溏,尿少,水肿,腹水湿为有形有质之邪有形之邪阻于体内阻遏气机痞闷、阻滞、不通畅之症:胸脘痞闷,小便短涩不畅,大便溏而不爽(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强调其沉重之感。浊—即秽浊,多指秽浊不清的症状表现。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不爽;下利粘液脓血;小便混浊不清;妇女白带过多,质地粘稠,腥秽气味较重等。再如:皮肤湿疹:病灶多潮湿不净,或流黄水,甚至破溃糜烂等。(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阻滞湿性粘滞——即湿邪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湿性粘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湿邪为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2湿邪为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或易于反复(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外湿与内湿的关系:外湿与内湿的区别:外湿——外感六淫之一,外湿伤人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内湿——为内生五邪之一,指湿从内生,由于机体水液输布障碍而形成,多与脾失健运有关。外湿与内湿的关系:伤于外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从内生。脾阳虚损,运化失常——水湿不化——易于招致外湿的侵袭。湿邪的现代研究1外感湿邪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直接关系。2临床观察发现,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多见有湿证的表现,证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有一定的相关性。3初步证实病毒感染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失衡。4化湿方药具有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能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抗自由基损伤。病例分析—分析症状原因1、痞闷、阻滞、不通畅之症:胸脘痞闷,小便短涩不畅,大便溏而不爽2、腹胀,便溏,尿少,水肿,腹水3、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不爽;下利粘液脓血;小便混浊不清;妇女白带过多,质地粘稠,腥秽气味较重等。4、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的症状。1.暑邪的基本概念:暑为夏季的主气,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四)、暑邪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挟湿注:“热”“火”“暑”火、热、暑都是对热象的一个描述,而暑更强调其季节性《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即暑病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有明显的季节性。(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邪所化,火热属阳—暑为阳邪。暑热之邪燔灼炎热暑邪伤人使人体阳热亢盛阳盛则热高热,汗出,烦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暑为阳邪阳性升散暑邪伤人可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耗伤津液机体失于濡润则见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小便短赤等症。气随津泄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气虚、气脱之症。暑热之邪还可以扰动心神,引发心烦闷乱不宁之症。(3)暑多夹湿暑季气候炎热,多雨而潮湿,湿热熏蒸,弥漫于空中,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离不开湿热蒸腾之气。故暑邪为患,多兼挟湿邪。——临床除发热,烦渴等热象外,还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之症。“凡治暑者,不兼治其湿,乃医之过也。”病例分析1、夏天高热,汗出,烦渴,脉洪大等阳热症状2、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小便短赤等症。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气虚、气脱之症。心烦不宁3、梅雨季节,临床除发热,烦渴等热象外,还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之症。(五)燥邪1.燥邪的基本概念空气中水分减少,湿度降低称为燥。燥为秋季的主气。也可见于久晴不雨,气候干燥之时,或冬季暖气过热,环境中过于干燥的居室。故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分温燥与凉燥:温燥:初秋,燥与夏末之余热相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凉燥:深秋,燥与近冬之寒气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涸,其气敛肃,易伤津液。燥邪致病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导致津亏失润的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有干燥不润的特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皲揭——皮肤死裂。(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肃濡润,既不耐于湿,更不耐于燥,湿则饮停,燥则津伤。肺主气,司呼吸,与大气直接相通,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易伤肺津肺失宣降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或喘息胸痛,或见大便干燥不通等症。燥邪现代研究西北燥证外感病因六淫构成情况因子分析:采集新疆及全国相关气候指标数据,计算各地六气气化值,结合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六淫与西北
本文标题:病因病机1共159页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71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