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从学历系列上讲,主要包括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目前已停办)、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个方面。此外,还包括1970年至1976年普通高校举办的大学普通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大量扩招致使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不少学生选择了考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加就业的砝码。在这种形式下催生了考研热现象。现如今“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教育、学历、就业之间息息相关。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读研成为大学生求职、考公务员的跳板。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是想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我校考研的现状。我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构建了“教育科学与教师教育、现代艺术与文化创意、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生物农业与环境工程、现代管理与应用经济”五大学科专业集群,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重庆市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有各级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近30项。伴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考研也将逐渐成为我校人才输出的重点。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环境的严峻,促使在校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竞争实力,考研也在我校开始升温。我校研究生报考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596人增加到2016年的1094人;但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比重却呈现不稳定的趋势,2012年报考率为22.20%,2013年报考率为20.1%,2014年报考率为19.00%,2015年报考率为18%,2016年报考率为20%。我校研究生录取人数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2年的162人增加到2016年的324人,但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占当年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的比重却有波动。二、调查的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我校在校生的考研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前景分析。三、调研的基本情况(一)调研的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调研的内容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三)调研的过程1.小组讨论2.设计问卷3.制作问卷4.问卷回收(四)调查和研究的方法网络制作问卷调查四、浅析考研的原因(一)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需求的增加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以科研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在更高程度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会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生的扩招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研究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二)躲避就业压力(11.64%)现在就业门槛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唯高学历不用,不怕大材小用,就怕招不到大材,显得单位档次低。就是一些小型企业招聘一名文秘人员也提出了非研究生不要的条件,在这样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本科毕业生深感自己的学历偏低,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再拼搏几年。这样,很多大学生抱着高一级学历就能赢得更多机遇、多一个竞争砝码、少一份就业压力的想法报考研究生,不得不再次踏上寒窗苦读之路。(三)个人兴趣与家人期望(27.74%和27.01%)高校扩招导致学历贬值,以至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现在社会上就有一种说法,新博士不如老硕士,新硕士不如老本科。现在社会的人才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就像人们在饮食上的变化。温饱以前,人们讲究“什么能吃”,现在人们讲究“该吃什么”。还有一部分就是依据自身兴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自己。(四)盲目赶潮流(11.06%)同在象牙塔,抬头不见低头见。看到同宿舍、同班级的很多同学都在考研,形成一种从众行为,很多同学就产生了随大流的想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考研大军。但考研的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在重重困难面前,很多同学就会临阵脱逃,半途而废。五、数据与分析以下是对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1.你有考研意向吗?选项小计比例有明确目标6014.6%有考研想法15637.96%不确定11728.47%不想考研7518.25%不知道30.7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根据调查显示,没有考研意向的占18.25%,有考研想法的占52.56%,这一结果说明当下打算考研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根据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打算考研的人当中随着复习的深入会不断有人退出考研大军,到最后考试时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2.不想考研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选项小计比例有意向考研12029.2%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好276.57%经济条件限制9924.09%考研太苦,没有毅力坚持12029.2%想早点工作16540.15%觉得考研无用184.38%其他15036.5%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由上图可知,有40.15%的人因想早点工作而不想考研。而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考研太苦,没有毅力坚持。当然也有24.09%的人是因为经济原因限制了自己的考研想法。3.选择考研的原因为以下几个:总结为以下几点:○1个人喜欢所学专业,想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2本科毕业已不具有竞争优势,考研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3不喜欢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希望考研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4躲避社会压力,想继续过校园生活○5家长的督促使自己萌生考研的想法,完成父母心愿○6目标不明确,考考再说,跟着社会形势走4.考研您会选择什么专业5.对考研的准备:选项小计比例非常关注考研动态,努力学习中399.49%稍有留意,平时适当学习207选项小计比例感兴趣的24659.85%好就业的17141.61%所学专业16840.88%好考上的4811.68%社会需求大的12630.66%其他4510.95%学校或导师名气大的5413.14%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50.36%关注,但无从下手8721.17%根本不关注7818.98%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很显然同学们对考研信息缺乏。考研不仅是场硬仗,也是一场信息战。希望校方能这方面作出努力。学校与就业指导中心,为什么不能创建一个考研服务中心呢?专人负责解决考生的迷惑。我认为这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盲目填报院校和不对路的复习,从而少走冤枉路,提高成功率。6.对考研的期望:选项小计比例学习能力较强,较有把握考上8420.44%尽力就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23757.66%学习成绩差,考上机会很小5811.68%重在参与,顺其自然4210.2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7.如果考研失败您会怎样选项小计比例参加工作34283.21%继续考研338.03%其他368.76%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11六、调查结果这次调研中,选择考研的同学仍然占据大部分,说明考研可以使我们能力增强,同时增加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并不是考研适合所有的同学,在考研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就业而选择考研,当然也有不少为了深造来考研,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对于不考研就一定失败的说法,结果表明是否定的,因为许多同学仍然相信在后来的工作中可以得到提高,而且学历高不一定能力高,自己的能力,仍然是最重要。考研受到主客观因素制约很多,比如家庭环境,经济条件,自身条件,都制约着考研,因此我们要结合自身条件来选择考研或者是不考研。总结来说,考研还是不考研,都应该是结合整体环境,自身条件来选择的,而不是盲目的,敢潮流似的的去考研。对待考研要考虑全面,要做好心理准备,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努力。考研有利于发展,但不考研就未必会失败。因此也不必要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放平心态。以正确的眼光去对待考研和工作,相信选择考研的同学会有一个好的成绩,而选择不考研的同学同样也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七、考研的建议和对策考研与教学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考研学生的需求与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之间的矛盾,如何保证考研学生圆满地完成学业,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质量标准,既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对学生的建议1.走出家庭经济困扰。考研过程中及读研期间如果开支合理安排,还是会让考研的同学轻松度过难关。例如考研复习资料可以购买二手的;在研究生期间可以争取高额奖学金,并且还可以利用半工半读的办法缓解家庭经济压力。2.找回动力,强化毅力。人生能有几回搏,其实每个同学都是不甘平庸的,只是在很多时候懒惰战胜了自我。考研将磨练和强化同学们的毅力。3.破解学习上的难题。学习贵在坚持,只要不放松,不放弃,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成绩一定会一天天进步。4.多渠道搜集信息,明确考研方向。经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搜集汇总信息,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多,考研方向就会越明朗,帮助自己勇往直前。5.考研和就业两促进。参加过考研的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目的,且这部分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比未参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要强,企业和单位对这部分学生犹为看重。6.考研与现有课程学习两不误。只有认真学好现有课程,才能顺利毕业,才有读研的可能。并且现有课程中存在很多考研的必备基础知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比单纯依靠自学,效果要好得多。(二)对学校的建议学生能顺利地考研,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引导。面对如今的考研现状,建议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动机。学生们的考研动机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偏差,甚至模糊不清。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适当地开展相关的讲座或报告,或者开展团体辅导,针对个别群体进行心理辅助,端正其考研态度,使这些学生在考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2.加强一二年级基础课教育,对大三年级积极引导。新生进入大学以来,关于大一大二基础课的合理设置,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学校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进入大三以后,学校多渠道地收集和转达考研相关信息,让学生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3.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性。在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的同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多做兼职和实习,这不仅能够积累社会经验还能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服务。考研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网络、同学朋友和亲戚、书报杂志和辅导班这些途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拓宽宣传途径,来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引导和服务。(三)考生应该理性择校首先,学会认识自己。在决定考研时,先问问自己,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兴趣能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吗?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必须思考的。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其次,衡量自身情况与院校的结合点。全国共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考生谨慎考虑的。毕竟,研究生时期的专业很有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最后,观察地域状况,遥想未来发展。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
本文标题: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18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