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建筑史第七讲•元1271年建国,1279年统一中国•民族等级制度: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宗教有很大发展,不同的宗教建筑•皇家建筑特色:崇尚白色;“工”字形平面•木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元上都元大都水系元代宫殿•“斡耳朵”制度,由若干大小不同的蒙古包式的帐殿组成,即中心设大帐,环置小帐,防卫森严。广胜下寺北京妙应寺白塔1271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永乐宫金华天宁寺武义延福寺上海真如寺峨眉山飞来殿斗拱刻龙科技建筑•河南登封古观象台明朝•朱元璋1368年称帝。•元朝灭亡,中国重新回到汉族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之下。•元朝对于宋代以及以前汉族文化典章制度并未完全继承。•元朝统治者对旧有城池采取摧毁的态度,很多城市城墙被拆除。•元末明初的战争又造成了新的破坏。•明政权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局面。•高筑墙:大力推动地方城市的建设并重修万里长城•明代制度重建•涉及宫殿、王府、坛庙、陵寝、学校等,建立相对完善的建筑系统,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建筑领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朱元璋以诸子为藩王镇守各地,元大都更名北平,为燕王朱棣封地。•建文年间,朱棣以“靖难”为名,由北平起兵南伐,夺得帝位,是为成祖。•永乐元年(1403)北平设顺天府,改称“北京”•永乐四年(1406)修建宫殿,并对城市进行改造•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重新成为首都。•1521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以藩王身份即位•“大礼议”之争•世宗对北京坛庙建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并在城南加筑外城,奠定了北京城“凸”字形轮廓•明朝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文化上加强禁锢,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明朝中叶以后,朝政日渐腐败,法纪松弛,商品经济却取得巨大发展,江南地区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社会风气取向奢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的发展。•明代统治者多信奉道教,对佛教也比较尊奉,使得道教与佛教建筑均有所发展。•佛寺规制趋于定型化。•存在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倾向,对宗教建筑的格局有重大影响。•明代建筑群设计水平有很大提高。•官式木结构单体建筑在宋元的基础上继续向定型化、简单化发展,屋檐缩短、曲线变直、斗拱缩小、变密集,另有一番端庄。•江南地区建筑表现出精巧、灵活的形象。•明代的砖和琉璃技艺有大幅提高。•砖产量远胜前代,城墙和房屋又以土为主改为以砖为主,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质量。•无梁殿的出现,反映了砖砌拱券结构的成熟。•明代琉璃色彩更为丰富,而且非常结实。•宫殿、佛寺、道观殿堂大量使用琉璃瓦。•出现了很多琉璃塔、琉璃照壁和琉璃门。•皇城正门承天门以南区域为官署区。•内城北部的旧海子改称什刹海,岸边建造了很多府邸、佛寺、道观•街道系统大都沿用元大都格局,基本城棋盘式,胡同数量增多•住宅形式以四合院为主•明朝大运河北段终点码头设于通州•“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北京外城住宅尺度和质量明显不及内城•明朝中叶开始,外城逐渐成为商业中心明代地方城市•明代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辖区•辖区内设府、州、县三个级别城市•更低等级的卫所、镇城和堡城•明代地方城市的重要建筑---城池•城墙以及护城河或壕沟,四面建城门和瓮城•城墙没个一段设突出的马面,并设窝铺•明代地方城市的重要建筑---儒学•地方城市均设有祭祀孔子的孔庙,并分别与府学、州学、县学(学宫)结合•除官方的儒学外,民间还有规制相对自由的书院明紫禁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全国各地采办材料,征召民工•永乐十四年至十八年正式动工,初步完成新宫建设•苏州香山籍匠师蒯祥主持规划和设计•后连续遭遇火灾,英宗正统五年(1440)重建部分殿宇•后不断增筑,万历二十五年(1579)宣告完备紫禁城•明末李自成退败之际,放火烧毁了紫禁城大部分建筑•清朝基本按原规制重建,局部虽有出入,仍保持明朝规划格局•部分建筑名称有变化午门明紫禁城艺术特点•格局附会古代宫室制度•空间秩序严谨建筑等级严明•庭院处理手法高超•建筑造型端庄北京皇家坛庙丹壁桥天坛的艺术特点•传统的天圆地方的观念•数字附会,多五、九之数•高超的环境艺术•未建高等建筑物,艺术感染力强明代教育建筑•中国古代学校分为官学和民间所办的书院两大系统,基础教育由民间所建的社学、义学和私塾来承担•官学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与科举制度有密切关系•明朝标榜复兴汉族文化,重视官学•南京和北京均曾建国子监以及专门为贵族子弟服务的宗学,各级行政机构都设有相应的官学,如府学、州学、县学、卫学、司学等。清代紫禁城•清因明旧•三朝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五门皋库雉应路清东陵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