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广西师院初等教育学院梁宇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学派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在向人传授知识时,苏格拉底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经常以向别人请教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声称“我自知无知”,只有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别人作出回答时,他又对其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讽”,最后,终于引导对方把苏格拉底自己所主张的观点说出来。人们称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为“助产术”。苏格拉底“助产术”事例——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助产一天,苏格拉底仍然像往常一样,衣着不整,光着脚板,来到市场上。突然,他拉住一个从他旁边走过的人说:劳驾!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你请教。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但什么是道德呢?那人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问:你说道德就是不能骗人。但是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敌人。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人答: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问:“在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这个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不道德的吗?”那人答:“那是战争中无可奈何才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欺骗人了。苏格拉底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父亲非常溺爱儿子,可是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就是不道德的吗?”那人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什么是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要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给弄得没办法,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你告诉我说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使我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我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以后,苏格拉底又去问别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最后亦都是用助产术得出结论。久而久之,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便在论辩方式中占有了奇特的地位。•1966年,伯拉克(Bellack)等人研究指出:教学序列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另外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教师要用72%的教学时间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进行评价。•我国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大约22个问题,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讲授法。•有人主张: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一、问题和提问问题——①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②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③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④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提问——①传讯审问。②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辞海》设置问题很容易,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主题以及核心观念提出问题即可,也就是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即可。例如:陈述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即S=ah。问题(疑问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什么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问题和提问的联系与区别有些提问是问题,有些则不是。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提问方式;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提问,来问同样一个问题。“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是提问,不是问题。“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既是提问,也是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这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问题。(15分钟)五上请以一个小组的设计为对象,评析该组设计的问题有何优缺点。(5分钟)五上二、课堂提问现状当前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二、课堂提问现状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中国数学教育本土研究”开拓者顾泠沅教授博导•例题:班级举办元旦晚会,用彩带装饰教室。一根彩带长20米,用去了它的3/5,还剩下多少米?(1)谁来读题?(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的量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乘法计算?(9)乘法的意义是什么?(10)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11)你是怎么想的?点评:11个小、细、碎、浅的问题使此题变得毫无张力。没有能给学生留下回旋的空间,当然学生的思维也就缺少弹性空间。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2.问题内容过浅太简单太肤浅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6772”中,左边的6读什么?左边第二位上的7读什么?第三位上的7读什么?4读什么?这个数读什么?6772这个数怎么读?你是怎么想的?这两个7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下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2.问题内容过浅3.问题范围过宽……“你能发现什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3.问题范围过宽《认识乘法》片段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生4:我发现小兔在开心地跳动着。•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它们是在吃虫子?•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里是小鸡家的,哪里是小兔家的?•生8: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小朋友呢!……•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2.问题内容过浅3.问题范围过宽4.问题难度过大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后,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16÷8的被除数加上32后,要使商不变,除数应加上几?”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11.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的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1.要扣除地面的面积。2.要扣除门窗面积。3.不仅要求出粉刷面积,还要求出粉刷的费用。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11.4平方米。(1)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的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2.问题内容过浅3.问题范围过宽4.问题难度过大5.问题候答过快•教师提问之后和学生回答之前的停顿即候答时间,候答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教学提问效果。•不少研究表明,很多教师的候答时间较短,平均不到3秒,甚至在提问1秒钟后就要求学生回答。研究者通过实验指出,将等待时间延长到3-7秒,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效果:学生给予更长的回答,回答“我不知道”的次数减少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学生的回答更自信,而且纪律情况得到了改善。三、课堂提问误区1.问题数量过多2.问题内容过浅3.问题范围过宽4.问题难度过大5.问题候答过快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你认为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1.围绕目标-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或提问。启而不发?•“我们换一个题目,比如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那你吃什么?”•“我经常吃粽子。”•“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了两个粽子。”•“那你能吃几个粽子?”•“吃半个就可以了。”•“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两个半。”•“怎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1.围绕目标-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或提问。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序号提问水平提问目的提问要求教师常用的关键词1知识确定学生是否已记住先前所学的内容。用是、否来进行判断,其内容不超出已掌握的知识范围。谁、什么是、哪里、什么时候、写出等。2理解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它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所学的知识,能比较和对照知识或事件的异同,能把一些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用你自己的话叙述、比较、对照、解释等。3应用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能把所学的规则和理论应用于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确定正确的答案。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4分析分析知识的结构、因素,弄清事物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进行判断思维,能分析资料,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为什么、什么因素、得出结论、证明、分析。5综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对某一知识整体理解,要求学生能进行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预见、创作、如果……会……,总结等。6评价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对一些观念、价值观、问题的解决办法或伦理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还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等。问题分类简单问题:学生通过回忆或看课本就能直接回答的问题中级问题: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解释或举例说明的问题高级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或发挥智慧才能解答的问题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1.围绕目标-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或提问。2.有明确的核心问题,努力设计“大问题”。什么是核心问题?什么是派生问题?核心问题: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派生问题:四边形有多少个角?多少条边?……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1.围绕目标-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或提问。2.有明确的核心问题,努力设计“大问题”。什么是“大问题”?一堂数学课,设计大问题的目标在哪里?一是结果的不唯一性;二是思维方式的多元性。从学科教学角度来看,我们将小学数学“大问题”定义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什么是“大问题”?一节课的教学,问题在精不在多!两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涵盖重、难点的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搭建自学脚手架,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充分解放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主动操作;充分解放自己的嘴巴,勇于表述;充分解放自己的眼睛,乐于观察。——黄爱华441.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2.为什么有的组合就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组合就不能?四下设置问题有两条路径演绎:围绕目标或主题先设置核心问题,再从核心问题导出派生问题。归纳:围绕目标或主题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概括出核心问题,并归纳派生问题。四、优化课堂提问策略1.围绕目标-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设置问题或提问。2.有明确的核心问题,努力设计“大问题”。3.各问题(提问)之间逻辑关系合理、梯度递进。针对一个教学目标,有的老师提5个问题,有的提10个。关键不是问题数量多少,而要看问题组串的“结构——功能”质量。例如,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设问,巧引妙传,自然地导入新课,突出了旧知识向新知识渗透。五下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计算2/4+1/4,32/40-25/40,21/60-8/60并说出解题依据: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接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提问1:这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把这几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82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