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1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系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试点方案。本方案根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采用ABC教学模式,并由此构建了有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制定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等科学为基础,从属于管理学范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先决条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1949年以前,中国曾一度引进市场学。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市场营销学的引进和研究工作整整中断了30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从国外引进。1988年,市场营销学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国家专业目录正式列入市场营销。因此在中国关于市场营销的教育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体化,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也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懂销售,会经营的高素质的营销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保证市场营销教育基本质量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有自身特色的营销人才”是我们专业组建以来各项工作的中心论题。同时面对新世纪的人才竞争严峻形势,市场营销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改造和提升市场营销专业的内涵,改革和创新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营销专业的适应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二)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分析自从我国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达到了小康阶段。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优胜劣汰,而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懂市场、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市场营销人才更是企业熟悉市场、占领市场、掌握先机的关键所在。纵看国内外各企业的发展史,市场营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给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舞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市场营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部分缓解了营销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但目前大学营销专业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据人事部统计,2003年4季度,招聘数量排前10位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机械专业、计算机专业、建筑专业、经济专业、企业管理、文秘专业、财会专业、管理工程、电子工程,占招聘总数的91%。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营销人才必然急需,特别是技能型、复合型高级营销人才。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我工商管理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学院2和社会整体办学优势,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体,力争用2~3年的时间把市场营销专业建成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省内同类教育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如何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协作、产学结合为途径,确立和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和教学保证体系,完成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最终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根据上述思想设计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1)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左右。依据课程特点,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课程。即使是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2)、注重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别,在确定课程内容时,我们讲根据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摒弃落后、陈旧的内容,增加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实用的最新技术知识。(3)重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互动性,,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二是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同时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4)对学生的考核应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使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做到比重合理,理论部分可通过卷面笔试或口试的形式考核,实践部分必须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检验。(5)实行多证制,即毕业证书、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并重的制度。(6)以主抓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探索质量控制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7)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作为实施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技术操作氛围,使得他们能够在模拟性或仿真性较高的技术环境中,主动操作,实现自己的设计。(8)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产学合作教育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我们会在自我挖潜的基础上,拓宽动作思路,主动联系企业,积极寻找产学结合点,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双赢”机制,力争在办学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2、如何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3(1)知识结构设计方面坚持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性质,保证具有较高市场营销素质。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之高职的学制在不断改革,很快将逐步由3年改为2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知识结构上必须在“必需够用”上下功夫,因此我们认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如下知识结构:一是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三是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必须掌握;四是适应岗位变化的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必须培养和初步具备;五是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必须强化。我们会努力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考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来达到这些要求。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2)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市场营销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优化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身心素质。市场营销人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现在市场营销教育客观存在的平庸的知识型、被动接受型、自我封闭型、各自独立型的培养目标向着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型、主动思维型、开放型、合作型转变。对于营销专业学生,应特别强调市场营销教育的技能性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为此我们推行多证制,即在校学生必须参加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即所谓的四证换一证,从而强化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相应的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课程,帮助学生考证。毕业班学生拿到了资格证书,可随时持证上岗。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则通过合理开设有关课程、改进教学方法、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3、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1)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为保证高职高专院校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所确定的培养模式要求,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在知识结构方面合理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在安排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课程时,应当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大体确定在1:1的位置。在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筛选上,要重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商品学原理等主要基础课的内容,以增强学生清晰的洞察力和进一步学习市场营销新知识的能力。要特别重视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广告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学时安排,尽量错开,以便能够在不同学期有重点地开展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2)进行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改革为保证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即将或已经将市场营销的主要课程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4教与学相辅相成。改变现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实践模拟教学方式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真正使学生不仅获得应有的知识结构,更要获得继续学习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体改革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的指定和修订。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最终体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市场营销思维和市场营销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市场营销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专业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将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设立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在对市场营销专业进行改造的同时,要研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当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精选内容,对于专业课及专业领域相关课程,实行整体优化和重组。课程建设的原则是:合并重复内容、屏弃陈旧内容、纳入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新成果。在课程体系整体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在条件具备时,申报省级重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结合高职类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实践操作及模拟操作教学、课件制作等。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确立建立试题库的标准和方式、探索口试、小论文等考核方式的考核标准及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等。以主抓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探索质量控制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4、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1)、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50%。依据课程特点,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课程。(2)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让学生了解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流程,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Internet网、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本专业的课
本文标题: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90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