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人因工程书稿--第七章作业测定(pdf 57)
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1第七章作业测定(作者:阚树林(KanShulin),教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自动化系副系主任,上海200072)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一、作业测定的概念二、工时消耗分类与标准时间构成(一)工时消耗分类(二)传统工时的计算(三)标准时间三、作业测定的方法与技术四、测时与评定五、测时实例分析第二节预定时间标准法一、预定时间标准法概述二、模特法三、工作因素法(WF法)与方法时间衡量法(MTM法)(一)工作因素法(WF简易法)(二)方法时间衡量(MTM法)第三节工时利用分析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2一、工作抽样法二、工作日写实第四节生产线平衡一、流水生产线的特点二、流水生产线平衡的方法三、流水生产线平衡实例分析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3第七章作业测定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一、作业测定的概念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为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合格工人的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按规定的作业标准是指经过方法研究后指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态。在工业企业中,人工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成本,经营者决不能忽视此项成本。人工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每一个企业均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奖励制度、编制计划、组织生产、经济核算、计算成本、平衡核算生产能力、考核工人劳动成果和劳动力计划、调配等,都离不开标准时间。因此实行科学管理,除进行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研究外,还必须进行作业测定。作业测定建立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之上。方法研究通过对现有工作方法和工艺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严格的考查及开发,制定新的工作方法,以减少产品生产的工作量或简化生产工艺过程。作业测定则是在合理的工作方法基础上,测定必要的作业时间,通过评比、宽放等技术,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并以此作为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一般有3种。1、经验判断法(估工)由定额员(或估工小组)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工艺规程或产品实物,考虑到适用的设备、工装、原材料以及其它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凭生产实践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而制定定额的方法。过去一般都用此法,其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2、历史记录法(统计分析法)历史记录法以记工单打工卡记录为凭证,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或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品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来推断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其标准时间中包括其它工作时间、私事延迟等。因此,统计资料数据往往比实际操作时间多,且变化很大。虽然此法比经验判断法具有科学性,但仍不能作为计算成本等的可靠依据。3、作业测定它是在方法研究基础上,对生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或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即直接或间接观测工作者的操作记录工时,并加上评比和宽放,或利用事先分析好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4的时间标准加以合成,而得标准时间。作业测定是一种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决定时间标准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作业测定法来制定劳动定额。从发展过程来看,这几种方法从纵的方面反映了定额制定由粗到精、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二、工时消耗分类与标准时间构成(一)工时消耗分类工人在生产中的工时消耗,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大部分,其构成情况如图7-1所示。1.定额时间定额时间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由以下四部分组成。⑴作业时间(T作)直接用于生产产品,完成工序中各项操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是定额时间中最主要的部分,其时间消耗的长短与加工批量大小定额时间(T)非定额时间(t)准时备与结束间(T准)作业时间(T作)布时置工作地间(T布)休需息要与时生间理(T休)操造作成者的原停因工(T工停)非生产时间(T非)非造操成作的者停原工因(T停)全部工作时间基本时间(T基)辅助时间(T辅)技术性的(T技布)组织性的(T技布)图7-1工时消耗分类图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5成正比。作业时间按其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基本作业时间(T基)和辅助作业时间(T辅)。①基本作业时间(T基)指实现基本操作,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并改变劳动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质、组合、外表等所消耗的时间,如切削加工时间。基本作业时间按照完成基本操作的方式,又可分为机动、机手并动、手动的三种。机动的基本时间是机器设备自动完成基本工艺的时间;机手并动的基本时间是由工人直接操作机器完成基本工艺的时间(如用电钻等);手动的基本时间是完全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基本工艺时间(如挫工件等)。②辅助作业时间(T辅)是指工人为保证完成基本工艺而执行的各种辅助性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测量工件、调整机床等的时间。辅助时间大都是手动的,但也有机动的(如机械手的自动卸料等)和机手并动。在基本作业时间是机动的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辅助操作与基本操作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交叉时间不应计入定额时间内。(2)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布置工作地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中用于照看和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状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根据不同性质,它又可分为组织性和技术性两种。①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组布)是用于轮班开始和终了的准备和结束工作,以及交接班工作消耗的工时,它随着轮班而重复出现,如打扫工作地、填记录、擦机床等。②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技布)是指在工作班中间,由于技术上的需要,为维持技术装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而用于照管工作地的时间,如更换和刃磨用钝的刀具、清除切屑、校正刀具和调整设备等。T技布时间的长短和基本时间成正比。如机床切削加工的时间愈长,更换和刃磨刀具的次数和时间也将相应增加。(3)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T休)是指工人在轮班中用以恢复体力、视力和生理上的需要(如上厕所、喝水等)所消耗的时间。这类时间与劳动性质、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的不同而作出适当的规定。(4)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一项生产任务,事先进行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如一批产品投入加工前,工人用于接受任务,熟悉图纸和工艺,领取材料和工夹模具、调整设备、加工完之后卸下工夹模具并送回仓库,填写记录,交验成品等。其特点为其时间消耗与批量大小无关而与批次有关。2.非定额时间(t)是指在一个工作班内因停工而损失的时间,或执行非生产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非定额时间是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在以往均未计入工时定额中。非定额时间包括停工时间(t停)和非生产时间(t非)。⑴停工时间(t停)工人在工作班内,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从事生产活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6动而损失的时间。又可分:①操作者造成的停工时间(t工停)由于操作者违反劳动纪律使生产中断而造成的工时损失,如矿工、迟到、早退、离岗与人闲谈等。②非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t停)由于企业内部或外部条件所致,使生产发生中断而损失的时间,如停电、停工待料、停工开会等。⑵非生产工作时间(t非)指工人在工作班内做了生产以外的或不必要的工作所损失的时间。它也可分为:①非工人造成的(t非组)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做了多余的操作(如整理与本人无关的工具),或从事与工人本职工作无关的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如被抽借去做本职以外的工作等。②工人造成的(t非工)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不熟练而造成的时间消耗,如废品工时,返修工时等。(二)传统工时的计算1.大量生产条件下由于在一个工作地经常固定加工同样的产品,产量较大,准备与结束时间分摊到一件产品的比重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单项单列,其工时的计算公式是:单件产品工时=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或单件工时=作业时间×(1+布%+休%)式中布%——布置工作地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休%——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2.在成批生产或单件生产条件下因每生产一种产品都需要消耗一次准备与结束时间,因此其工时的计算为:单件产品工时=T作+T布+T休+T准/每批产品的数量(三)标准时间1.标准时间的概念标准时间的含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这里“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和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与“正常速度”则意味者标准时间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标准作业”又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是作业测定的结果。因此对于标准时间的特性的理解是:(1)客观性对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标准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2)可测性只要将作业标准化了,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进行测定(如秒表测时、工作抽样、PTS技术等),以确定标准时间的量值。www.3722.cn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3722.cn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3722,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7(3)适用性因为标准时间是以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劳动标准时间,不强调以过分先进或十分敏捷的动作完成某项操作的时间,所以它应该是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2.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区别和联系工时定额的侧重点是“规定一个额度”,所以即使同一作业,由于用途不同,可能有不同量值的定额值。例如“现行定额”、“计划定额”、“目标定额”等,各种名称对应不同的值,但却都对应着同一作业。许多生产单位为了完成计划,安排生产等目的往往没有对作业进行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时,也要预先规定一个定额作为时间标准,所以它不能称为标准时间。标准时间的侧重点在于找出规定条件下,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它对应于某一标准作业只有一个唯一的量值。要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去求得这一量值,只有这样,在制订各种工时定额时才有可靠的依据。因此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联系在于:(1)标准时间是制订工作定额的依据。(2)工时定额是标准时间的结果。一般来讲“现行定额”往往就是标准时间,而“计划定额”与“目标定额”则与标准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当上级下达规定的工时定额指标时,有了标准时间,就可以知道自己单位的标准时间与上级下达定额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3.我国与西方国家工时消耗的差异我国现行的工时消耗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的划分,似乎是十分严格的,但在实践中对有些问题消耗的处理却不十分合理。例如,在生产中操作者由于设计、工艺、
本文标题:人因工程书稿--第七章作业测定(pdf 5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9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