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产业布局-营销0702 毛绍鹏 马雷
产业布局理论营销0702毛绍鹏1071340221马雷1071340219摘要: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产业布局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空间的扩展,以及生产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关键字:产业布局理论,发展,实践,影响因素一产业布局理论概述二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三产业布局的实践四未来中国的产业布局战略产业布局理论概述1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杜能的《孤立国》及其对产业布局理论的贡献。19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古典区域理论的杰出代表,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19世纪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以来,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下,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一个异常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1.成本学派理论。成本学派是最早的产业布局学派,其理论的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该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龙哈特,主要代表人物是韦伯。韦伯之后成本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胡佛、赖利、艾萨德等。2.市场学派理论。市场学派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瓜分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除上述三个学派外,区位理论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还产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及由其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当作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社会学派则着重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走上独立自主道路。落后地区产业布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西方一些学者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等,大大丰富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内容。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5.其他相关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区域联合理论越来越成为研究产业布局理论时所必须关注的主要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和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产业布局理论中国和苏联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开创了公有制条件下产业布局理论:1.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导我国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二、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布局的条件、特点、层次、机制和区域产业结构等内容。(一)产业布局条件产业布局条件是指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它包括多种因素,既包括物质化的硬环境,也包括非物质化的软环境。(二)产业布局特点产业布局特点主要指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第二,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产业的地域组合。(三)产业布局层次产业布局层次是指不同层次地域的产业布局具有不同的规模和规律。(四)产业布局机制产业布局机制是指各种影响和决定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的因素的相互制约和作用的内在机理。产业布局机制可分为两大类型: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五)区域产业结构影响产业布局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部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二、自然因素三、人口因素四、社会经济因素五、科学技术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三、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价格与税收等。五、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然资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二)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技术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殊表现,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的地位和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的实践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二、全国性产业布局三、地区性产业布局二、全国性产业布局全国性产业布局主要是从全国规模考察产业的空间联系、产业结构的适时转换与经济成长,以及适应一国经济成长各阶段而进行的对产业布局总体框架的调整。三、地区性产业布局地区性产业布局是地区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它主要研究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内部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和一般规律,以求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未来中国的产业布局战略近几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理论是关于我国产业布局应采取何种战略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1、梯度推移战略从经济技术水平看,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级梯度差在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向西梯度推移,即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实施布局,推行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地区倾斜政策,近期把重点放在经济技术水平高的东部地带,中期将重点转移到中部地带,远期则把重点放到不发达的西部地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战略也暴露出重大缺陷,主要是进一步拉大了东、中、西部差距,过分倾斜于加工工业,使整个经济发展缺乏后劲。2、反梯度推移战略这种战略与上述战略正好相反,上述战略是以经济技术水平为梯度,这种战略是以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为梯度。该理论认为,中国客观存在着与经济技术水平梯度分布方向相反的自然资源梯度分布现象。在产业布局政策上,充分利用资源分布的梯度差,把投资和建设重点设在内地,向中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促进中、西部快速发展,从而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这种主张由于对中西部地带侧重点不同,又具体分为两种战略:⑴中部突破战备。认为中部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基地,这是产业正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主张建设重点应从中部突破,带动东、西部两地。⑵西部跃进战略。认为既然西部大大落后于东部,就应重点开发西部求导均衡发展,尽快消除地区差别,这种观点认为,在新技术可以引进条件下,不存在梯度规律,西部可以直接引进和消化世界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发展。3、点轴开发战略和增长极战略点轴开发论认为,资源的分配和产业的布局应按线状基础设施(主要是水陆空交通干涉)展开,因而强调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增长极战略主张,建立以增长极为中心的的空间发展矩阵,增长极的选择一方面应发挥那些,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增长极开支与生产空间的扩大相适应4、网络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是点轴发展与布局的延伸,是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种布局模式。参考文献:1.产业布局理—MBA智库百科网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本文标题:产业布局-营销0702 毛绍鹏 马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02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