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分析黄豹内容提要: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案件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了损失和阻碍。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了遭受反倾销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若干应对建议。关键词:倾销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企业素质经济低迷反倾销制度一、引言倾销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利益造成了损害,干扰了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国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2006年,何元贵、周俐军从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入手,结合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的历史和现状,详细分析了欧盟对我国频繁反倾销的原因。2007年,安玉峰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实概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更加全面的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影响因素,是明显区别于国内外反倾销研究的突出特点之所在,在理论和现实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对外经济迅速发展,贸易摩擦也越来越激烈,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渐的抬头,各国加强了对外贸易的保护;在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中,反倾销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对反倾销的统计中,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我国屡次遭受反倾销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应对外国对华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企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对华反倾销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华实施反倾销的国家日渐增多,反倾销案件也呈现阶段性增长。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令人堪忧。(一)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频率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量也急剧增长。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中国产品销往国外,逐渐增加了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尤其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越来越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重轻的作用,“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引起国外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企业的关注。可伴随高速的外贸增长,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也越来越多。从数量上看,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糖精纳提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至2001年,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量达426起。而2001年11月份入世后至2004年底的三年多时间,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提起了总计138起的反倾销调查。从阶段性上看,国外对华反倾销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2起,80年代平均每年6.4起,到了90年代则高达平均30起。在近年,尤其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针对我国企业及其产品的反倾销越演越烈。根据商务部中国贸易救济网站所公布的资料统计,从2010年1月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最高达289%的反倾销关税开始,到2010年12月24日巴西对中国产不锈钢烹饪器皿和无缝碳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总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启动了41起反倾销调查。我国已成了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我国的出口贸易正面临着严重的反倾销威胁。(二)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自从1979年8月中国的糖精、钠盐和闹钟等产品首次被当时的欧共体控告反倾销以来,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指控有越演越烈之势,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商品范围也越来越广。最初我国被反倾销的商品只有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被反倾销的案件数量也不是很多;后来涉及反倾销的行业扩展到五金、畜牧、机电等行业;据统计,1995年到2003年,反倾销措施涉及产品的五大类中:金属和金属制品遭受的反倾销措施最多,占总数的34.9%;其次是化工类产品,占总数的18.9%;第三位是塑胶及塑胶制品,占11.8%;其他两类是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各占8.0%和7.2%,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我国对外出口的领头产品。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到目前,国外对华的反倾销产品涉及包括化工、五矿、轻工、钢铁、机电、机械、建材、食品、医疗保健、纺织等在内的十多个行业,4000多种商品。在历年来的反倾销调查案中,1993年4月墨西哥对我国十大类4500余种商品同时进行反倾销调查,成为世界贸易史上至今为止最大的反倾销案,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三)对华实行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涉案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华反倾销国家也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只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4个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泰国、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国也纷纷加入到该行列中,而且年度立案数在1993年首次超过发达国家。迄今为止,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指控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遍布五大洲达到54个。在新加入的国家中,阿根廷、印度、南非、巴西和秘鲁等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要新生力量,且其地位上升很快,应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对象。(四)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加大在被裁定为倾销行为以后,进口国往往征收反倾销税。一些国家对我国商品征收的反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3倾销税明显偏高,认定的倾销幅度也往往很大,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上千,使我国外贸出口蒙受重大损失。如1993年12月墨西哥对我国鞋类出口征收165%、232%、313%乃至1105%的关税,再如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平均为122.9%,最低的是91.5%,最高的是156.7%。面对如此高的税率,无论哪家企业都无法承受,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退出已经占有的市场份额。这是国外对华反倾销中的普遍现象。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反倾销案已经终裁的3起案件,决定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都在在100%以上。而从90年代开始针对中国反倾销的拉美国家,其确定的反倾销税率相当一部分为300%-600%,如此之高的税率对在其他国家是罕见的,对我国出口企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高幅度的倾销裁定使我国遭受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经济损失,在20多年来,反倾销案件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00亿美元以上。2005年针对我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案件尤其突出,涉案金额约2亿美元。高额的经济损失,就使得我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额下降,如,若对我国出口的旅行包商品反倾销指控胜诉,就会使我国失去6亿美元的市场。(五)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连锁效应随着与我国贸易国家的增多,在国外对华反倾销中,如果我国某一出口商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投诉后,其他国家因害怕我国产品对其也造成损害而也采用反倾销进行预防。如1990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打火机提起反倾销诉讼后,美国、土耳其、波兰、墨西哥、新西兰、韩国和阿根廷等七国相继对我国出口的打火机提出起诉,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产品的正常出口。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外贸产品遭受了这一现象的打击,在2009年,我国就有纺织品、钢材、冶金等行业遭受这一厄运。如2009年9月14日,印度国内产业已向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不含油井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包括天津钢管集团等9家中国企业,10月6日,欧盟宣布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税率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将分别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2月就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初步裁决。在这一年,我国钢材产业遭受了重大的经济和国际市场损失。三、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中国外贸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反倾销形势,从被实施反倾销次数的频繁,涉及反倾销商品范围的扩大,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对我实施反倾销的行列,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重视的情况。国外屡次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焕发了勃勃生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连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4大贸易国家。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几大贸易伙伴始终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长期的外贸顺差使得我国今年来外汇储备逐年增长,至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本科毕业论文4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853.4亿美元,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额达到1020.4亿美元,出口约2833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1802.6亿美元。贸易收支的持续不平衡以及扩大的趋势就使得中外经济摩擦成为不可避免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不断提高,且具有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与其他国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会给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竞争压力,引起一些贸易伙伴的关注与不安。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引起了西方强国的恐慌和不安。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与传统经济强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反倾销只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手段而已。(二)中国的市场经济待遇是国外对华实施反倾销的借口中国的市场经济待遇也就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根据我国《入世协议书》第15条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规定,中国企业在入世15年之内(截止到2016年12月10日),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除非其能够自身证明。此条款意味着在2016年前,包括美国、欧盟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等WTO成员可以完全不采用我国国内价格成本计算,而采用第三过价格来计算我国反倾销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而这种随意选择的第三国,有可能与我国国内成本和价格不符,甚至高出我国的成本,这就将导致本来不存在的倾销却被裁定为倾销,或者本来倾销幅度较小却被裁定为倾销幅度较大。如上世纪90年代,一些反倾销案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而当时新加坡的劳动成本高出我国20倍,这自然判定我国的产品为倾销,造成我国企业损失惨重。(三)中国企业的素质偏低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自主权少;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企业对反倾销的危害认识不足、应对措施准备不充分;企业消极应对反倾销案件,应诉能力不强。中国的目前的产业大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往往都比较低;企业很少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来研发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大都是在某一商品热销时跟风而上,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开拓国际市场,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外贸体制逐渐放松管制,一些中小企业也参与到国际化经营的大军中来。由于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拆台、大打价格战的“窝里斗”现象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所有中国企业难于持续经营,而且也给了国外企业和政府以反倾销的口实,从而将竞争各方拖入倾销的深渊。一些企业拖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想法,这里反倾销,就往别的国家和地区出口,结果很快又导致新的反倾销诉讼。另外,中国企业对国外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从已发生的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对于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中国企业消极应诉反倾销案。由于担心无力支付高额的诉讼费,或者期
本文标题: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04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