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贯彻“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
1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省政府决定在2009-2012年在全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即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养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现结合南昌实际,特提出如下贯彻落实意见: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做好“两篇文章”和“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推进我市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三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实现加快崛起、富民强市目标。(二)总体思路按照省政府“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从2009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以建设创新型南昌为载体,以主攻我市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任务,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优势创新团队为重要支撑,大力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2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三)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坚持项目带动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原则,坚持系统推进原则。二、具体目标(一)主攻8项优势高新技术产业1、光伏材料产业;2、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3、航空制造产业;4、半导体照明产业;5、新材料产业;6、生物与新医药产业;7、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8、文化创意产业(含服务外包)。(二)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重点抓好100个市级创新型企业建设,从中培育40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力争3年内达到省级认定标准,其中5个进入国家级行列。(三)实施30项科技重大产业化专项计划继续实施南昌市科技重大产业化专项计划,每年选择10个项目重点培育扶持,从中培育进入省级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争取每年7至8个进入省级培育行列。(四)建设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在继续扶持国家级的中药固体制剂工程中心、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泰豪、江铃、汇仁、洪都四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西中医学院国家级药物综合研发平台、汇仁集团国家级企业药物研发平台的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光伏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新能源技术、清洁车技术、低碳与生态经济技术领域等5个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建设进入国家级行列。同时,建设10个省级研发平台。(五)办好6个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全力抓好南昌国家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铜资源深加工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培育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六)组建3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八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科技经营型人才培养计划、洪城特聘专家计划、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以优秀人才为主体,组建具有南昌技术优势,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力争以企业为主体组建30个技术创新团队。三、组织领导和措施科技创新事关全局。要深刻认识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它做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面向未来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系统工程,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南昌的重大举措,统一思想,领导重视,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资源集聚,落实政策保障,创新推进方式,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成立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落实省政府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4部署、协调落实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及市长助理担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厅、相关开发区(新区)、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委、市中小企业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南昌银行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协调日常工作。(二)明确分工责任由市发改委负责光伏材料产业、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航空制造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等产业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由市科技局负责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由市经贸委负责新材料产业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农业局负责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外经贸委负责文化创意产业(含服务外包)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由市科技局和市经贸委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人事局、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南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负责科技创新平台,高5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由市经贸委牵头,会同市国资委、市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按照“十、百、千、亿”工程的推进机制,负责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制定重大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负责制定落实实施省政府“六个一”工程的相关配套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配套政策的汇总。(三)实行目标管理要根据“六个一”工程总体部署,提出年度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并分解到县(区)、行业和有关单位。领导小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考核,考核目标纳入各县(区)六项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的组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统计局负责。市统计局负责考核指标体系及方法的制订。(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1)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一是积极投入风险投资。鼓励引导已有的创业投资机构携手金融、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做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今年由市知识产权局开展试点;南昌新世纪创业投资公司在2010-2012年财政继续逐年注资的同时,再向社会融资或合资组建新的创业投资基金,争取2012年公司注册资本超过8亿元。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鼓励南昌创业投资公司科6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扩大融资规模;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成立市级科技担保公司。三是开展科技创新保险试点,积极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科技创新保险业务,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保险的,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四是帮助创新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善资本市场入市、上市条件,积极鼓励其进入市场融资。(2)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到2010年,确保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等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5%以上。二是加大科技重大产业化专项计划资助总额,从2010年起,逐年增加科技重大产业化专项资金。三是加大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从2010年起,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进一步增加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级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县(区)也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五是加大财政对专利专项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专利专项资金。从今年开始,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7附:我市8项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1、光伏材料产业:赛维LDK、赛维BEST、百世德、晶湛科技;2、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江铃、百路佳、中信盟固利、美亚、和强;3、航空制造产业:洪都航空集团;4、半导体照明产业:晶能光电、晶和照明、联创光电、联创电子、欣磊光电、昌大光电;5、新材料产业:江铜—耶兹铜箔公司、江钨、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晶安高科、恒大高新、核星电渣、铜板带公司;6、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江中制药、汇仁集团、济民可信集团、金水宝制药、江西国药、江西制药、立健制药、远健制药、桑海制药、杏林白马药业、弘益药业、济生制药、济顺制药、闪亮制药;7、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中粮米业、南昌蒋巷现代农业科技园、国鸿集团、国旺集团、安义从玉农业种植园、煌上煌集团、昌碧米业、富民强县及粮食丰产工程、汪氏蜂蜜、阳光乳业、绿悦公司等;8、文化及创意产业(含服务外包):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中兴通讯、微软南昌研发中心、先锋软件、思创科技、泰豪动漫、英华达、用友、贝尔、金庐软件园、江西惠普文化产业园、江西泛美动画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南昌盛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英斯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昌盈天迅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鸿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关于贯彻“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