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
第12卷第1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No.12010年2月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Feb.2010收稿日期:2009-04-02作者简介:田波(1975-),男,辽宁新民人,副教授,硕士。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田波,孙冰(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阐明了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定义范围与内涵,指出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深层意义,为辽西山地景观建筑的发展和辽西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关键词:辽西;山地;景观建筑;关注;传统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7X(2010)01-0074-03在中国进入高速城市化时期以及国家积极鼓励东北地区大振兴的大背景下,辽西地区人民对于居住和休闲用地的需求急剧膨胀,为减少建筑占用平原适宜耕作用地,在交通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和利用山地,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思路。辽西大部分地区的地理地貌都属丘陵山地,山地的开发利用势所难免。在前所未有的山地开发热潮面前,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辽西山地中广泛分布的传统景观建筑,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必要性(一)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物质遗存丰富辽西山地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六股河发源和流经各山脉之间,基本上涵盖了山岳自然景观的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几种形态,在辽西地域内构成了山水交错的宏观自然景观格局。辽西山地特有的地域气候和山地环境造就了多种山地建筑形式,其中尤以山地景观建筑昀具特色。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正是依托宏观的自然景观格局,分布于辽西广大区域的山地之中。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特指在辽西范围内的地处山地地貌当中的以传统风格建造的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景观建筑。其所指包括山地中传统风格的寺庙、道观、关隘、亭阁、塔等等类型。多数的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都分布于辽西山岳景区之内,努鲁儿虎山、松岭和医巫闾山等山脉中,从古至今厚重的文化积存造就了大量的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辽西山地有我国古代皇帝祭祀山神的“五镇”之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庙宇——医巫闾山神的北镇庙,有全国唯一的海上盘古造像——供奉于锦州笔架山三清阁,有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昀久、规模昀大的石窟群——万佛堂石窟,有迄今为止,辽西山地唯一的世界遗产——九门口长城。还有中国昀古老的神庙遗址——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这些是辽西山地昀有特色和盛名的传统景观建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藏在深山,名不见经传。其中,锦州地区的传统山地景观建筑主要分布于笔架山、北普陀山、医巫闾山、万佛堂福山、翠岩山、八塔子塔山等景区;阜新地区分布有瑞应寺、德惠寺、海棠山普安寺、塔子沟积庆寺以及唐代古城堡等等;朝阳地区则分布于凤凰山、槐树洞和朝阳县清风岭等等景区;葫芦岛地区主要分布有绥中县九门口长城、妙峰寺双塔、朱梅墓园、虹螺山和圣水寺、灵山寺等等。辽西山地现存的传统景观建筑,遗存量大,形式多样,类型繁多,历史信息含量高,进行研究整理具有特殊的必要性。(二)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潜藏旅游价值辽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到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价值。自1995年秋季起,我国实行了五天工作制。今天,利用双休日进行短途旅游,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的2009年(总第63期)田波等: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75不断增加,人们对休闲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数量上要求越来越多,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据辽宁省统计资料,2004年辽宁省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12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4%,全年旅游总收入57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19.4亿元,增长27.5%;旅游外汇收入6.1亿美元,增长35.0%。2007年,仅辽西中心城市锦州一地国内旅游收入即达到36.8亿元,旅游总收入39.3亿元[1]。对于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来说,古老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景是其昀大兴趣所在。为应对这种需求形势,近年来,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辽西地区改建、扩建和开发了很多风景区,其中利用山区各种景观条件开发的山地风景区很受欢迎。而对于山地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利用则是山地风景区开发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辽西地区山地景区的旅游收入连年上涨,多数被开发的山地旅游景区都更加注重以一定的传统建筑或历史遗迹为基础,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以增加其景区的文化内涵,进而促进本地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挖掘其潜在的旅游价值,从整个辽西乃至延伸至周边较大的地域范围内,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建设性合作,共同开发相关的产业,未来可以促成大区域内的良性互动式发展道路,从而拉动整个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三)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承载文化积淀当经济发展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精神食粮。随着人们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逐步增强,人们对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加珍视。更多的人寻求着对于自身和祖先的历史定位,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历史孜孜以求。辽西历史文化的厚重沉积和辽西山地的优美风景使得辽西山地风景区不仅具备休闲功能,更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而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作为辽西山地风景区的主角之一,责无旁贷。正是意识到了辽西山地景观建筑承载的大量历史文化方面的信息,在保存历史原真信息,佐证历史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辽西本地的政府组织开展了相应保护工作,辽宁本地的文化界学者也逐渐开始了一些研究工作。2005年,《锦州日报》发表了题为《做好申遗工作振兴旅游产业》的文章,倡导医巫闾山和北镇庙依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申请世界遗产[2];2005年10月丘德厚先生编著的《医巫闾山志》[3],从多方面更加详尽地介绍了医巫闾山及其周边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2006年7月,王光女士撰写的《辽西古塔寻踪》一书结合历史资料和现场探查[4],以文字、照片和线描图的形式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对辽西地区(主要是辽西山地)的古塔进行了认真研究。上述这些学者主要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还需要更多的地域性建筑专家、地域性文化学者乃至普通百姓的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建设性意见,进一步发掘其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二、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迫切性利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进行的开发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甚至在旅游大开发和宗教事业繁荣的大背景下,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由于辽西山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所以就成为大家竞相争夺的对象,而学界对于这种现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需要有序开发山地在很多地区已经是昀后自然生态群落了,负担着保持水土、提供氧气、维持生态平衡等重任,弥足珍贵。在面对开发热潮的时候,作为管理部门应该冷静谨慎,不能容许盲目开发和破坏式的开发,尤其是在生态状况相对良好的山地之中。由于宗教政策的扶持,辽西各地的佛教等宗教事业也发展迅速,辽宁省内被正式承认的佛教寺庙去年约300所,目前估计有400~500所,多处于山地环境之中。仅锦州市区周边15公里范围内,正在建设当中山地寺庙的就有5座之多,占新增佛教活动场所的1/4。由此出现了地方政府支持出资、风景区自行筹集、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个人募集捐资等等多种渠道投资,对山地风景和传统景观名胜进行开发。而所开发的景区核心选择不外乎两种:一是利用原有的山地传统景观建筑为核心;二是择风景秀美的山地以新建传统风格的寺庙等景观建筑为核心。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风景园林管理部门利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正在进行的辽西山地风景区的开发数量较大,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辽西山地寺庙也成为辽西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发展迅猛,所受节制较少,亦不容忽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明、投资成分复杂和山地环境监管不便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目前的辽76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1期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被改建,扩建或翻建的现象比较常见,而其利用开发很少经过正式的论证和设计,多有开发设计不到位、施工质量不佳、监管不利和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存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目前亟待整治盲目开发利用的问题,力求形成有序开发和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局面。(二)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需要合理利用在具体的利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进行开发的工作中,还存在更多的复杂的细节问题。突显为盲目照搬设计雷同和盲目贪大尺度不良。前者表现为一些辽西山地寺院并没有真正的建筑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的参与,而多是一个住持带领几个徒弟,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设想,请来木工瓦匠边商量边施工;还有直接带着木匠去“看样”回来照做,或者干脆就找来其他寺庙的图纸,原样照搬。锦州翠岩山临济寺下院的钟鼓楼就是直接使用锦州大广济寺钟鼓楼的图纸建造的。后者体现为某些在原来建筑遗址上重建的传统山地景观建筑,尤其是部分重建的寺庙大殿,一味追求建筑本身的高大雄伟和恢宏气派,造成建筑与寺院,寺院与山地的尺度关系缺乏良好的协调关系。锦州西郊女儿河乡的龙华圣母禅寺,正在兴建当中,其大殿单栋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尺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所在的小山所能承受的尺度,对周边环境产生一种威压感,传递出唯我独尊的感受,与传统山地景观建筑所具有的良好的和谐感背道而驰。三、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深层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山水环境中建筑意境的创造。因而,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山地环境中的传统建筑,从建筑学角度,对于辽西的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并总结一些辽西山地景观建筑的设计规律,是一项亟待开展的工作。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识到,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无论是从其基址选择和整体形象的经营来看,还是从其人文背景来看,所体现都是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亲和的,与孕育它们的人文背景关系是紧密的。无论从其建筑实体形态、空间构成来看,还是从其审美观念来看,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都没有忽视传统与历史的脉络,所体现的是对传统建筑的承继和创造。这种基于辽西地方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的承继与创造,是对辽西传统建筑发展的可贵贡献,也是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未来保护与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呈现出独有的地域性建筑特点。突出表现为重视地方的自然气候条件,巧妙利用特有的山地环境,体现辽西人文背景,彰显辽西地方审美观念,适应辽西民俗习惯,承继传统建筑形式等等很多方面。这些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体现在善于选择有利基址、有效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利用天然山势、合理塑造整体形象、精心设置通达路径、注重因借景观元素、维护生态景观环境、根植地域传统文化以及传承民族装饰传统和就地取材节约劳动等等方面。这些启示,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实践中都应该得到重视,并可引为借鉴。探索辽西传统山地景观建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能借此促进人们对本地独有的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们的本土文化意识和对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珍视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总结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特色,为以后的辽西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山地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而且能为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智力支持。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变天然山水美为人工环境美,把辽西山地的自然山水点染成为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富于深层意义的“场所”,对辽西的山地景观改善作出了不可估量的重要贡献。其内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价值(如促进地方旅游发展)这一个方面,它还承载着辽西的历史人文信息,启示着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期待着更多热心的地域性建筑及相关研究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参考文献:[1]锦州年鉴编委会.2007年锦州年鉴[M].锦州:年鉴出版社,2007.[2]李志刚.做好申遗工作振
本文标题: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