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小学三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1小学三年级体育上册计划学生基本请情况:本班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1人,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完美健康的状态,特制订本计划。教学的重点:对柔韧性的练习,以及武术的套路学习,投掷类的项目如何投掷的更远,球类方面的控制球的能力,通过跳高等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前滚翻到纵叉,直跑屈腿跳高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的能力是造成学习技术的难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球类游戏中,把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以及身体的先天因素也是造成学习技能的难度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个别学生身体先天因素的原因,要使他们在体育课中也能锻炼身体,这是更难的,所以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跑跳动作,因此教师辅助是学生能否很好的练习到位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柔韧性,弹跳能力等对学习技术的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上下肢对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是使得学生能否学习好技巧的制约因素。教学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5、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6、通过练习,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7、培养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保持平衡的能力。8、学生能够在音乐声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够模仿教师做练习;9、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10、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211、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的心情;12、在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教材分析:知识从跑,跳过度到投掷,由下肢发展到对上肢的发展,以及上下肢之间的协调发展,知识难度逐渐提高,以及中间结合体操,武术知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这册教材中,提高学习跳上,跳下能力,以及俯卧挺身的能力,加大学习难度,知识向多方面发展,延伸,特别是向更深的一层发展练习,使学生多接触挑战,如果敢于挑战,那么学生在挑战过后达到真正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则达到不好的效果,形成畏惧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下肢要求更加高了,要学习向更高更远的发展,而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又转到对上身的练习,比如俯卧挺身等,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和宽度.体操方面增加了仰卧挺起成桥,以及前滚翻到纵叉,武术方面教到少年拳等,对技能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这可以看出:体育渐渐地深入到我们身心,发觉体育,真的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体育综合素质。教学措施①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②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③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3等),分段教学等。④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⑤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⑥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教学进度表周数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2周2第1课时:走跑交替。第2课时:玩球。第3周2第3课时:技巧障碍跑。第4课时:集体舞:嘀哩嘀哩第4周2第5课时:金色的池塘。。。第6课时:原地投掷轻物第5周2第7课时:投掷,接力。第8课时:丛林探险第6周国庆节放假第7周2第9课时:海底游乐园。第10课时:后滚翻第8周2第11课时:原地侧面投掷垒球第12课时:50米快速跑第9周2第13课时:跑动中手臂的摆动第14课时:后滚翻第10周2半期考试第11周2第15课时:蹲距式跳远的单跳双落动作第16课时:障碍赛跑和跳短绳4第12周2第17课时:原地侧向投掷排球第18课时:雏鹰起飞全套操动作第13周2第19课时:投掷活动第20课时:蹲距式跳远第14周2第21课时:换物接力跑蹲距式跳远第22课时:原地侧面投掷垒球第15周2第23课时:垒球400米跑第24课时:原地各种简单传球练习(篮球)第16周2第25课时:多种游戏第26课时:蹲距式跳远踏跳和空中举腿动作第17周2第27课时:原地和行进间脚内侧传接球第28课时:内脚背运球(足球)第18-19周期末考试5第1课时走跑交替学习目标:在小组活动中学会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跑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具准备:录音机、短绳教学过程:一、积极游戏,巩固集队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和队列练习。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快快集合。3、组织学生复习广播操。学生活动: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并听老师的口令复习看齐、报数。2、按要求进行自主活动和游戏快快集合的互动。3、认真听口令复习广播操,改进第四节的动作。组织:自由分散、五列横队二、跑走交替,学会交往教师活动:1、带领学生进行跑走交替、柔韧练习。2、和学生一起领会跑走交替的要求。3、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跑走替。学生活动:1、跟随老师进行按图形进行跑走交替,体验自然放松的慢跑。2、了解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的要求,知道如何来按顺序使用同一场地进行练习。6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跑走交替。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放松。组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教学反思:7玩球学习目标:1、通过玩球激发孩子对球的兴趣,发展奔跑能力及协调性,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2、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自觉地体验运动的乐趣。3、培养孩子的爱心,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玩球激发孩子对球的兴趣,发展奔跑能力及协调性,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孩子的爱心,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教具准备: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教法8教学反思1、成自然队形站立于教师周围,在音乐声中自由地做出各项运动的模仿练习。2、抽学生做3、孩子们在另一侧场地上拿球。.4、自由玩球5、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把球放回原处。6、教师随意牵上一个孩子的手,带领大家走成圆圈。7、分好小组后,学生拿球。8、游戏:“抱球接力”(场地如图所示)9、分组让孩子们设计球的各种玩法。10、展示成果。11、教师播放希望小学的感谢信录音,让孩子们在愉快感受和体验中结束游戏。1、教师以“你们看过奥运会的比赛吗?……”引导孩子们做出各项运动的模仿动作。2、出示“卡通牌”使其相应的孩子快速反应。3、教师发出指令:“可爱的孩子们,做好准备了吗”把孩子们带入“给希望小学送球”的情境。7、以“叫数抱团”的游戏来分组,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选择抱两个球或一个球。8、开始给“希望小学送球”9、采用“组长负责制”,教师可启发提示10、教师表扬鼓励。9技巧障碍跑教学内容:1、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2、障碍赛跑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的转体动作和障碍赛跑游戏的方法及规则。2、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和综合能力。3、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的转体动作和障碍赛跑游戏的方法及规则。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的转体动作和障碍赛跑游戏的方法及规则。器材设备:海绵垫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法教法策略选择练习队形课堂展望2’师生问好教师语言启发,鼓励学生散点一、玩玩乐乐4’1、小游戏2、跟我学小组合作练习自锻练习师生共同练语言激励导向性指导教师语言提示学生模仿教师10习学生相互模仿二、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17’1、连续前滚翻3’2、前滚翻交叉转体1800小组合作练习自主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提示导向性指导教师语言提示教师语言鼓励学生互评激励118’~10’3、星星擂台赛学生寻找答案学生示范学生自述观点学生选择方法学生观察辨谈区别学生自锻问题探讨:教师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练习问题探讨信息收集师生演示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教师启发交谈学生相互启发师生共同探讨教师个别辅导教师小组辅导教师集体辅导学会沟通自我展示组内互评推荐擂主反馈评价教师提示评价要求组织星星擂台赛学生互相观赏共同参与点评四、游戏13’学生分组设计场地教师宣布规则、方法共同参与策12障碍赛跑开展比赛教师点评划五、跟我学放松2’师生共同练习教师语言引导师生肢体表现散点六、课堂评述2’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语言引导师生共同回忆学生自我回顾散点13集体舞:嘀哩嘀哩教材一、集体舞:嘀哩嘀哩二、游戏:花儿朵朵课的目标重点难点通过本次舞蹈课的学习及各种游戏的练习1、学生能够在音乐声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够模仿教师做练习;2、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将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3、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重点:在心理健康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的心情;难点:在社会适应方面,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课的结构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14一、导入1、集中儿歌:来到校园里,跑跳做游戏。一、二、三,三、二、一。看谁做得快、静、齐,快静齐!2、律动练习:配乐“小海军”(学生左手拿红手绢,右手拿绿手绢)队形由四路纵队成四个圆。1、全班按散点队形集中学生边唱儿歌,边拍手,跑跳步集合站队。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海军行走。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律动练习。3、预期目标:使学生听、视感觉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15二、激发活动性小游戏1、小兔尾巴2、跨小河3、藏手绢1、练习队形:散点2、教与学的方法:教师引导,师生共练小游戏3、预期目标:使学生情绪活跃,形象生动,进入学习角色。16三、学习1、启动认识各种活动性小游戏(突破舞蹈中的重难点动作)如a.跑跳步b.站、蹲抖动手腕c.小碎步d.自由表演2、学习集体舞:“嘀哩嘀哩”3、配乐练习要求:姿态优美,表情自然1、练习队形和小组圆圈队形2、教与学的方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共做游戏。3、分节范唱,分解示范,学生模仿。4、完整配乐5、学生个体评议、相互评议、教师评议。6、预期目标:学生能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身心得到满足。气氛活跃,心情愉快。17四、发展游戏:“花儿朵朵”摆造型1、圆圈接力摆花朵2、5人自由结合,动脑筋摆各种造型3、练习队形:4、教与学的方法a.小游戏:“看谁系得快”。把手绢绑成小圆球。b.教师讲要领、规则、示范,学生比赛、讲评,看谁摆得好!c.教师启发,学生动脑,大胆创新,看谁摆得像!3、预期目标:遵守规则,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18五、调整过渡性小游戏1、练习队形:散点两人结合、三人结合、六人结合2、教与学的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做游戏,并根据学生情况做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预期目标:自主活动、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心情愉快。六、放松1、配乐表情歌舞2、小结、讲评(表扬鼓励)3、下课1、练习队形:散点2、教与学的方法教师简述要求后,师生共舞。3、师生评议,共同小结4、师生互相“再见”,下课。预期目标: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轻松愉快,身心满足。场地与器材1、红、绿手绢按人数,每人一条2、录音机一台19第5课时课题:“金色的池塘”教学对象:水平一学生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利用绳子来摆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2、在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创造不同的游戏活动方法;3、结合环保意识,收回活动器材。教学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尝试利用绳子来摆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创造不同的游戏活动方法。教具准备:树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1)学生在郊外“秋游”,老师带领做螺旋形跑。(2)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做绳操。2、……(略)3、创造性学习(1)画“树叶”(老师:现在是美丽的秋天,金色的树叶渐渐地飘落在池塘里,小朋友们,我们能用自己手里的绳子在池塘里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5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