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1 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华文化传播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填补甘肃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人才缺口,提升兰州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提高兰州交通大学国际交流水平,我校特申请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TCSOL)。(一)专业人才需求与招生1、人才需求(1)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汉语国际交流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多。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已将汉语水平作为大学招生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用人、各类资格考试、公费留学等的重要依据。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巨额资本(仅2012年就高达1702亿美元)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中国寻找投资与就业机会,汉语学习就成为他们的工作需要。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之后,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推广由语言文字推广向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转变,汉语学习的课堂也由国内为主向国内国外并重转变。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据2013年12月召开的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报告称,我国已在五大洲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85万人。另据估计,2013年年底,学习汉语的外籍人士已超过1.5亿。然而,内地和港澳台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仅5万人,师资缺额很大。不仅如此,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高学历化已成大趋势,因此,世界各国亟需大批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目前全国设立该硕士专业的学校82所,每年的招生规模仅4000人左右。全球范围内这种紧张的供求关系,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此外,我国已经把创办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列为近期的发展规划,意在为汉语国际推广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人才,这又开拓了硕士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硕士教育基本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正在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校此次申请新增汉语国际2 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符合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积极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2)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西北地区是我国和西亚、中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枢纽,承载着“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的历史文化使命。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些宏大工程的启动和建设急需一大批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高层次人才。西北地区目前只有新疆大学、新疆师大和我省的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等4所高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3年的毕业生仅167名,与市场需求有明显差距。正是在这一点上,本次“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重点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和我省相关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重点增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学位类别”。汉语国际教育正好属于重点增列类别之一。(3)兰州交通大学孔子学院师资建设的需求目前,孔子学院已成为彰显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一大品牌,是高校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一个窗口,对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经获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82所大学多是“211”和“985”院校,而且都在海外设有孔子学院。国家领导人出访一个国家,往往要去该国的孔子学院,可见国家对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视。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的设立与孔子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校与乌克兰克列门捷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兴办孔子学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选派师资也提上了学校的议事日程。而我校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相关师资非常紧缺,所以培养一定数量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势在必行。我校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对培养孔子学院师资,促进孔子学院建设,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大作用。2、招生规模及相关保障措施根据教育部对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指导意见,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形成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各占半壁江山的总格局。我校目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约为每年1200人,根据国家规划,专业3 硕士人数应在600人以上,但我校专业硕士学位点仅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3个,招生规模为每年330人左右,远未达到国家规划的人数要求,这就为新增专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名额。在确保生源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我们计划每年招生20-30人。我校制定的吸引优秀生源、保障招生的措施如下:(1)吸引省内外优秀学生报考。全国300多所高校每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15000余人,我省4所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400多人、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5000多人。这些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继续深造的意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多次位居全省第一,2012年被评为全国“2011-2012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这一就业优势会吸引省内外优秀学生报考本专业。(2)适当招收本校本科毕业生。我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招生人数今年增至65人。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一直高于二本50分以上,部分考生的成绩超过省重点线,而且英语水平普遍较高,成为我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良好生源。(3)对优秀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针对新增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我校设立校院两级助学金和奖学金,资助困难学生、鼓励优秀学生,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我校。(4)为优秀学生提供出国实习和工作的机会。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孔子学院实习和工作,鼓励毕业生参与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工作。(5)选拔优秀毕业生留校工作。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12年,教师缺额较大,需逐年补充,优秀毕业生将有机会留校工作。(6)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合作单位工作。我校多方开辟就业渠道,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合作单位工作。根据与甘肃华源文化产业等公司的协议,该公司将适量吸收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通过以上措施,争取我校招生人数三年以后保持在每年30人左右。(二)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和甘肃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规划,立足西部,立足甘肃,根据我校与西亚各国交流频繁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和良4 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扎实的语言及中华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研究能力,并熟悉中亚文化,了解中亚语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规划与措施:为达到五年内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成省内一流、西部有影响的特色专业,根据学校学科学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的实际状况,我校确立了如下发展规划和措施:1、建立健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制成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教育中心,中心下设招生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和职业规划办公室等机构。2、建立健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的规章制度遵循汉语国际教育全国指导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我校研究生培养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规章制度: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形成长效机制,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位点建设的首位;二是教学管理方面,包括教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及考试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三是科研管理方面,制定能够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的科研管理工作细则,形成在论文、著作、立项、获奖等方面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四是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完善和规范实践管理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双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以推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3、未来五年的经费投入计划未来五年,我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建设上的经费投入总数为75万。每年投入15万,其中学校12万,文学与国际汉学院3万。这些经费的使用安排见下表。5 兰州交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五年经费投入一览表项目1-3年经费投入(万元)4-5年经费投入(万元)图书音像资料添置汉语国际教育各专业书籍,征订相关期刊杂志,购置专业音像资料15添置专业图书,增订相关期刊,购置新出专业影像资料10硬件设施专设研究生教室和自习室,并添置桌椅、投影仪、音响等配套设施9扩大研究生教室数量,更换和维修室内设施6教师进修去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东师大等汉语国际教育强校进修6赴孔子学院进行汉语教学或国内知名高校专科进修4师资培养人才引进引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或相关专业博士9引进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的高级人才6科研奖励专门用于奖励教师的各类高水平课题6奖励与汉语第二语言相关的研究课题4合计75万元(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1、培养方案根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培养方案,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1)课程(30学分)课程分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训练课程(4学分)。拓展课程分模块选修8学分,共开设了14门课。在开设这些课程时,我们既考虑了实践性、多样性、前沿性等常规要求,还考虑了我们的办学特色,即面向中亚地区,注重交通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2)教学实习(6学分)教学实习包括汉语教学设计、观摩、模拟课堂实践、真实课堂实践,其中课堂教学实习不低于40学时。实习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结束后组织教师和学生评估,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利用海内外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为研究生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资料数据的采集提供条件。6 (3)学位论文(2学分)学位论文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选择学术理论支撑下的有应用价值的课题,包括以语言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践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突出海外教学特色,聘请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按照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进行指导和评审。2、培养模式(1)采取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培养相结合,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2)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中突出体现本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特点。课程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模拟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四)质量保障条件1、师资条件兰州交通大学将遵循学术一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科分布合理的原则,采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引进与进修相结合的方式,以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现有的教师为基础,继续壮大和优化师资队伍。(1)我校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职称方面,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学历方面,博士15人,硕士1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7.9%;3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学缘结构合理,覆盖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北师大、福建师大、浙江师大等高校。近几年,学院教师出版有海内外影响的专著16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子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项目7项、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项目4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2项。(2)我校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有深厚的积淀和成功的经验,20位教师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并发表相关论文或主持课题;37 位教师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留学经历;3位教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5位教师接受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训;1位教师取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高级资格证书”
本文标题: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6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