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冀教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1六年级音乐教案空山鸟语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教学重点:《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资料分析: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第一、二、三乐段:旋律活泼、流畅,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第四、五乐段:利用轮指,泛鸣音等二胡特殊技巧,模似了各种鸟鸣,描绘出了鸟儿在天空与森林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鸟鸣与音乐创造性地融合,使其生气盎然。尾声: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做到了首尾呼应,完整统一。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拉弦乐器的世界。二、拉弦乐器介绍1.出示课件乐器图。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2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拉弦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2.重点介绍二胡。出示二胡图,重点介绍二胡的音色特点(二胡:胡琴的一种,因为有内外两条弦而得名,二胡的内弦音色优雅丰满,外弦明亮刚健。可以持续出音,强弱自如,音色又接近人声,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乐曲,还能表现欢快、活泼、激昂深沉的情绪,通过特殊的演奏手法甚至可以模仿鸟鸣、锣鼓、马嘶、马啼声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乐队合奏、独奏及伴奏的重要乐器。)教师用二胡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二胡特点。三、欣赏教学1.作曲家介绍。“谈到二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刘天华。”介绍刘天华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2.初听。“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4.再听。让学生用自己有的打击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用打击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四、小结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3早晨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乐曲《早晨》。2、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随乐律动。教学重点认真聆听乐曲《早晨》。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随乐律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听!(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片段)师:这段音乐是我们曾经欣赏过的《苗岭的早晨》的一个小片段,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苗岭的早晨吗?1、请同学们交流。2、欣赏乐曲《早晨》。师:远在挪威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格里格,他特别喜欢在早晨清新美丽的时候散步,你听,挪威的早早晨色怎么样?请同学们闭眼聆听《早晨》,想一想这首乐曲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师: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想说的?谁从音乐中听出了格里格当时所看到的美景啊?来说一说吧!为什么呢?3、请同学们交流。师:正是因为有这么美的风景,格里格才会写出这么美的音乐。老师想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表现这样的美景,行吗?4、哼唱主旋律。(表现太阳升起的场面)师:老师这里有两幅描写早晨的图画,你们觉得,哪一幅更能表现出这首乐曲呢?为什么?5、请同学们选择图画。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这段音乐就是描写了静谧清新的黎明时,太阳刚刚升起时的美丽景色。好,就让我们再好好听一遍这美的旋律,并且,请同学们用一段最美的语言来描绘好吗?46、再听乐曲,请同学们用语言来表达。7、介绍乐曲:你们能为这首乐曲取个名字吗?(同学们取名)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早晨,后来,这位音乐家格里格把他这个著名的乐曲做为了他的一首很有名的管弦乐曲《培尔金特》的选段。小结在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欣赏了美的音乐、美的图画,同学们还用自己的歌声与动作来表现了这样的美。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5早晨的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会唱歌曲的第一段。2、学习休止符,能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教学难点能准确跟唱《早晨的歌》第一段。教学准备1、正确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2、能准确跟唱《早晨的歌》第一段。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激趣导入一、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前一部分。让学生欣赏,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二、揭题(板书:早晨的歌)学习休止符一、课件展示“0”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揭示答案:休止符)二、节奏练习学习歌曲一、多媒体播放歌曲《早晨的歌》。二、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早晨的歌》。三、引导学生读歌词。(指名读歌词)四、播放《早晨的歌》五、跟琴教唱歌曲。六、教师伴奏学生唱。小结一、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后的感受。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的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时间。6花好月圆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激发他们对节日的联想,从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2.学生能够按音乐的情绪分辨乐曲的结构。3.学生为乐曲创编节奏,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按音乐的情绪分辨乐曲的结构。2.学生为乐曲创编节奏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材分析:《花好月圆》是一首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主题先在扬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经过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降7”,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带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景。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民族节日动画。师:你们从刚才的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回答:少数民族在过节日……师:每逢节日,少数民族的人们就身穿盛装,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舞蹈,以此来表达他们高兴的心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现人们欢庆节日场景的乐曲《花好月圆》。二、乐曲欣赏:1.初次聆听乐曲《花好月圆》;提问:乐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欢快、高兴、热烈……师:这首乐曲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2.再次聆听乐曲《花好月圆》;(1)问题: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有哪些?学生回答:有笛子、二胡、扬琴……7师:乐器可以分为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两种。笛子、二胡和扬琴属于哪一类乐器?学生回答:笛子、二胡和扬琴属于中国民族乐器。(乐器图片)师:他们属于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学生回答:笛子属于吹管乐器、二胡属于拉弦乐器、扬琴属于弹拨乐器。师: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了中国的民乐队。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花好月圆》就是一首民乐合奏,这首乐曲由我国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根据黄贻钧同名管弦乐曲改编而成。下面,我们逐段进行欣赏。3.逐段欣赏;(1)欣赏《花好月圆》引子部分。师:这段音乐使人联想到什么情景?学生回答:这段音乐气氛热烈,使人联想到过年时的情景……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2)欣赏《花好月圆》第一乐段。①第一乐段中都出现了哪些乐器?学生回答:笛子、高胡和二胡……②老师弹奏第一乐段主题。(第一乐段主题谱例)请同学们小声哼唱。③再次哼唱,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演唱打节拍。④学生在长音出现时用串铃伴奏。⑤想一想第一乐段的旋律,再联系乐曲的题目《花好月圆》,你有什么感受?学自由生谈感受。师:第一乐段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轻歌曼舞的动人画面。(3)欣赏《花好月圆》第二乐段。①教师指导学生视唱第二乐段主题。(第二乐段主题谱例)②体会与第一乐段的不同。(从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情绪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回答:节奏欢快、速度加快、力度加强、情绪更加热烈……(4)欣赏《花好月圆》第三乐段;①提问: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是用大提琴演奏的……②教师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第三乐段主题谱例)③第三乐段的节奏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用00︱XXX的节奏来为音乐伴奏。(5)完整欣赏乐曲《花好月圆》;8师:刚才我们分别欣赏了乐曲的三个乐段,这是一首多段体的乐曲,它是由以上三个乐段列组合而成。现在就让我们完整听一遍乐曲,听一听这三个乐段是怎样排列组合的?完整听乐曲(第一遍)。学生自由回答。完整听乐曲(第二遍)。师:请同学们用手的123来表示乐曲的ABC,听到哪段举哪段。(6)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①分组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②各组汇报展示。③全班一起演奏。师:现在我们要完整地表演了,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看老师的指挥,乐器的敲击声音要随着音乐的力度有所变化,声音要美,不要太干燥。(《花好月圆》节奏谱图片)(7)再次欣赏民族节日动画;三、课堂小结: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人们欢快歌舞的动人场面。希望你们今后能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9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3、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教学重难点:1、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2、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导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说出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1、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委婉、柔美、抒情)2、播放《青春舞曲》:(欢快、活跃、热情)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4、播放《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彝族歌曲。是影片《阿诗玛》的插曲。说到彝族,同学们,有关彝族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彝族知识、彝族节目(火把节)、彝族舞蹈(阿细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因在月光下跳舞而得名。)①、中国最著名的发射地西昌。②、彝族人的民居叫土掌房,彝族姑娘喜欢戴一种鸡冠式绣花帽。5、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几条节奏。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新课教学:1、出现课题《阿细跳月》2、完整欣赏《阿细跳月》3、听音乐片段,注意思考:①同一主题旋律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那你能听出都有哪些乐器吗?(二胡、竹笛„„)②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部分。4、聆听全曲,按顺序记录下乐器出现的顺序。5、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①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年龄的人。②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106、乐曲中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同一主题旋律,这些变化音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除此变化之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乐曲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至高潮)。7、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8、请学生根据《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和骨干音创作一首新的舞曲。课堂总结:音乐是人们认识民族文化的窗口,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走进彝族山寨,了解了不同的“跳月”形式,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跳月”喜欢彝族音乐。11思乡曲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乐曲为2/4拍。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和实物展示,学习了
本文标题:冀教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7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