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浙江改革典型经验文档
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主要做法地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以“标准地”为基础、承诺制为核心,通过发改委“官服务”代办帮跑,三位一体集成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精减优化服投资备案类项目施工许可证核发前近30项审批事明,实施承诺报备,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服务前移、标准承诺、受理即办当天发证。全市已成交“标准地”64宗3430亩市县两级发改委“一窗服务”代办队伍已全部组建完毕,统归口管理。湖州市以“标准地”制度为依托,以“承诺制”改革为核心,在依法依规前提下,企业投资项目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模式,重构流程、全面荣缺、全程代办,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层层审批”为“先诺后审”,变“重事前审批”为“强后续监管”,实现所有法定审批事项从项目备案到开工建设审批时限提速57%;全市已出让工业标准地金华市-1-50宗,占全部工业用地宗数的50.5%。按照“准入标准化、服务集成化、监管清单化”的要求,制定项目负面消单和准入标准,监管细则、信用评价及联合奖惩细则督查考核细则、容销纠错机制等5个配套制度,开发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管理平台,细化区域评价、筛选评估、“标准地”供地、详勘设计、备案发证、建设监管、竣工验收等7个审批流程,实行一份报告办到底、一张清单管到底、一个平台用到底,有效缩短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诸暨市投资项目“三全四制”审批服务模式创新全省首创设立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作,建立“投资项目全进入、涉审事项全委托、服务全生命周期;标准地出让制、联合中介制、联审会议审批制、准承诺制”的“三全四制”审批模式,发挥制度集成、系统改革的综合效能。所有涉及投资项目审批的17个部门的126个事项全面进驻,派驻首席专员9名,真正实现一颗公章管审批。桐庐县“四整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覆盖审批制度创一是整合办事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按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细化成8类,不同类型项目按照不同审批流程办理相应手续,减少合并审批事项,破解互为前置问题,二是整合技术舟山市-2-新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全市统一的管理标准。三是整合服务机构,实施施工图联合审查,整合测绘中介机构,有效破解一个项目多家机构图审、测绘问题。四是整合管理数据,开发建成全国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管理信息系统,井纳入县(区)管理系统,实现全市管理平台信息共建共享。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60项精简至60项。政务服务“无差别全科受理”新机制采取重构大厅布局,重建受理体系,重塑审批流程,制定操作规则等改革举措,构建“无前台、无差别、无堵点”的政务服务受理审批新模式,实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无差别全科受理”。28个部门946个事项实现“全入驻”,60个主题式综合受理窗口整合为20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实现群众和企业进“一个门”,跑一个窗”,办“多件事”。南湖市“四批”联动打造“无证明县”在依法依规前提下,通过“砍掉一批、共享一批、替代一批、代跑一批”的方式,运用数据共享,格式文书、内部核验等举措,最大限度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材料,解决困扰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不合理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共取消161项各类证明,全年可让群众和企业少龙游县-3-跑5万余次。特定区域“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模式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探索把功能相近、产业相似的多个项目视作“一个项目”进行“打包”审批,统筹考虑地下空间建设、绿地率、停车位、人防设施等相关指标,变“单体把关”为“区域总体把关”。统一办理区块的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等审批环节。已取得的共性中介评估评价和审批等,在区域内的各单体项目之间共享,单体项目不再重复办理同样的中介评估评价和审批手续。该项标准已在市、县两级8个功能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项目开发建设中推广应用,每个项目平均缩减近60个工作日,项目所在区域上地利用率平均提高10%以上。宁波市搭建全市统的“互联网+中介”服务平台,打破区域限制,以“零门槛”和“零收费”广泛引入市内外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实行异地互联和资源共享,形成中介服务全市“一张网”、“上下一盘棋”格局,推动形成有序竞争、全市统一的中介服务市场。该平台在全省率先开通中介服务网上竞价系统,集成信息公开、考核评价、网上竞价、市县联动四位一体服务功能,促进中介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目前,已进驻工程咨询、环境丽水市-4-行政审批中介评估联合服务和网上竞价机智影响评价29类,1008家中介机构,包括市外机构748余家,各类审批资质中介服务机构均达到3家以上。搭建行政审批中介评估联合服务平台,设立服务专窗,将所有评估事项、评估机构整合在起,线下一个窗口受理,线上个一平台运作,实行“一次发布需求、一家联合体服务、多项评估同步编制”的“一站式服务”。已开展可研性报告,环评、能评、水保、安评、建筑节能评估6个事项的联合评估,有3只项目完成中介评估服务,项目业主平均少跑25次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46份以上,办理时间由原先的平均4个月缩短至1个月,节省相关费用20%以上。柯桥区涉企证照工商通办改革凡办理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涉企证照事项,受理和出件均统到涉企证照通办窗口,通过加强归集统一、优化流程和信息共享,做到“一个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核、一次办结出件”。已先行对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证照通办,将市场监管局营业执照办理窗口与商务局对外贸易备案窗口整合,设立外贸企业“证照通办”窗口,实现“一站导办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告知、并联审批、依次发证、资料归档”,目前日均外贸企义乌市-5-的通办量达到50多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全市范围内所有冠取本市名的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参照执行),全面实行网上自主申报,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人只需登录浙江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就可完成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无需到窗口办理、无需人工审核、无需提交任何申报表格,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与网上登记系统全程无缝街接,实现“零上门”、“零等待”、“零表格”、名称申报和注册登记“零时差”,大大压缩企业登记审批周期,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杭州市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主要做法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有库,遴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纳入培育库,进行跟踪对接、主动服务,在无偿资助、创业服务、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在省科技厅云服务平台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并通过专家评审(不含重新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申报经费补助对获得科技部高新技术杭州市-6-企业申报认定(不含重新认定)的企业,在享受申报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40万元奖励。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标,建立健全“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长效新机制,探索建立“筑巢引凤”。“项目牵引”、“成果转化”、“长期合作”等模式。近两年来,新昌企业与浙江大学的技术合作项目有72项,合作金额超过1亿元;长期在新昌的高校研发团队从2014年的6支增加到目前的50余支。新昌县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每年安排预算不少于1.5亿元,实施“5050计划,吸引和保障海内外高端人才带技术带团队落地创业,对“5050”计划的入选项目给予研发经费补助,创业发展资助、银行贷款贴息和房租补贴。2017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0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141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2%和7.4%,位居第一。杭州高新区(滨江)异地借智的“创新飞地”模式在杭州建立“创新飞地”一衢州海创园,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衢州海创园联合管委会,将衢州海创园纳入管委会统的招商推介平台。入驻衢州海创园的企业可享受杭州市余杭区人才、项目、金融等政策,并提供衢州市-7-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便利,形成“海外-杭州-衢州”的直通型“引才链”,最终实现人才“工作生活在杭州、服务资贡献为衢州”,企业“研发在杭州、创业为衢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主要做法地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围绕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在全省率先开展国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科学搭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标准体系,制定自然资源分类登记单元划分规则和编码规则,明确水流、森林、荒地、滩涂,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类型分类,形成“登记单元+资源区块”两级结构登记簿框架,厘清资源权属状况,目前已对6种自然资源类限分布建立了数据库和三维显示图,共划定国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40个。长兴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基本农田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提升保护质量。二是科学配置资源。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总量锁定、流量弹性、宜农财农、宜建则建”原则,打西湖区双铺镇-8-造现代农业,腾挪发展空间。三是积极修复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开展治水剿劣、矿山治理、清洁田园和水田垦造等行动,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四是全面提升环境。结合“三改一拆”、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目前已实施美丽乡村拆违、清洁田园整治、万亩土地流转、小城镇整治拆违,全域治水剿劣、整村搬迁,全域土地生态修复等“七大战役”,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了土地管理,实现了土地优用,腾出了发展空间,增进了民生福祉,取得了全方位效果。长期吊销未注销“僵尸企业”强制清退机制顺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针对企业已吊销但未办理注销登记,长期占用各类市场资源,错误反映市场客观信息,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实际,创新制度设计,建立“先通知催告、后强制注销”的处置程序,查“被动注销”为“主动注销”;创新执行模式,对全市范用内吊销营业执照满五年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梳理排模,对排模出的2908家无效市场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当地媒体进行催告注销登记,经公示后予以强制注销,变“被动受理”为“主动介入。通过在全国率先实施长期吊瑞安市-9-销未销“僵尸企业”强制清退机制,为优质市场主体腾出要素空间。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的“土地超市”新模式以全国土地二级市场试点为契机,全面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土地超市”。出台完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国有建设用地交易类型、范围等内容,整合国土,法院、金融、经信等部门数据资料,建成土地交易二级市场数据库平台,拟定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转让审核办理流程,加强转让出租、抵押过程的全程服务和监管。“土地超市”的设立,解决了土地二级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余姚市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创新先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与国士部门签订租货合同,再与镇(街道)管委会签订投资开发协议,租赁期满并经验收合格后,申请办理协议出让手续。工业用地出让的最高年限不超过50年,租赁期间内土地使用者不得撤自改变用途、不得转租和转让,租赁期满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产业类型、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等标准的,一年内可申请延期一次,超过一年仍未达标的,市政府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温岭市-10-权。该供地模式通过明确工业用地单位土地投入、产出、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优选新增工业用地项目,保障了项目按期建设投产,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有3宗工业用地采取“先租后让”的方式实现挂牌出让和签约,为企业节省前期投入3880万元。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机制率先在金华开发区开展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依托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层面现有的信息系统,在平安浙江系统网格基础上增加金融风险模块,搭建网格员队伍,建立“以奖代补”制度和巡查、宣传、网格、奖励、排查、处置”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金融风险摸底排查,形成各部门、乡镇(街道)网格金融市场主体合力监管,网格员“一格三员”“划格包干”“责任到人”,全社会参与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良好工作格局。金华市“政保银”小额扶贫贷款模式以农村金融改革和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聚焦金融和扶贫,在全国首创“银行贷
本文标题:2018浙江改革典型经验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7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