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阅读第一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的古今异义[考纲在线]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考情透析]本考点是高考的必考考点,近三年高考卷都单独设题进行考查,考查题型为客观题,分值3分。考查范围以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和初高中课本出现过的常见实词为主。考情分析考点精讲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词的古今异义考点精讲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一、词的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例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例2: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考点精讲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一、词的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例3:“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股:[古义]名词。大腿。[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例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考点精讲所谓“词义缩小”,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宽,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一、词的古今异义2.词义的缩小“臭”古代指各种气味,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金古义:金属今义:金子,黄金例1:金就砺则利例2:其臭如兰妻子古义:妻子与儿子今义:老婆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丈人古义:老年人的通称今义:岳父事故古义:事情(包括好事坏事)今义:意外的不幸。考点精讲一、词的古今异义2.词义的缩小考点精讲所谓“词义转移”,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一、词的古今异义3.词义的转移例1: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是“步行”的意思。烈士古义: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例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闻古义:耳朵听见今义:鼻子闻到穷古义:处境困难(穷且益坚)今义:经济贫穷狱古义:案件(文字狱,小大之狱,虽不能查)今义:监狱一、词的古今异义3.词义的转移考点精讲考点精讲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一、词的古今异义4.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则是褒义词。考点精讲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一、词的古今异义4.感情色彩变化如:“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的人。“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则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考点精讲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一、词的古今异义5.名称说法的演变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足”现已换用“脚”了考点精讲一、词的古今异义【对点训练】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左边、右边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眼泪C.处分适兄意处分:处理D.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A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婚姻(儿女亲家;结婚)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行路(路人;走路)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不必(不一定;不需要)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痛心(痛恨;极端伤心)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浩荡(荒唐;水势浩大)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流涕(流眼泪;流鼻涕)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同气(同胞兄弟;同类)县官(官府;县令)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亲戚(父母兄弟;族外亲属)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无论(更不必说;连词)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中间(中间夹杂;里面)开张(开放,不闭塞;开业)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结束(整好装束;完毕)用心(心思;用功或肯动脑筋)往往(处处;常常)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扶老(拐杖;扶着老人)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出众的人)教材中古今义的整理文言文阅读第一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并且多个义项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往往是由引申而形成的,在学习中要注意随时总结,不断积累。二、一词多义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例: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个。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荆轲刺秦王》)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3.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4.用心一也(《劝学》5.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二、一词多义1.数目2.相同,一样3.统一4.专一5.满,全6.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1.本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而言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即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作为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士兵”,“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意义是指后者。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要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2.引申义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如“道理很深”;②深厚,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意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要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的“首领”,本义指“头颅”,比喻义为“某个集团的领导人”。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要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4.假借义词的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的词的意义。实际上可以同古文中的通假字现象联系起来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早”,其假借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其假借义就是“夜晚”。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要掌握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对点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的“亡”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B.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D.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C2.下列句子中对“谢”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阿母谢媒人拒绝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认错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诫⑥及花之既谢凋谢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⑤④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对点训练】B3.下列句中加点的“顾”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回头看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C.顾计不知所出耳反而,却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对点训练】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一词多义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BC【对点训练】C文言文阅读第一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现象(三)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如“知”和“智”。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通假现象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有某词,于是音近或音同的他字以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rǔ,却没有创造出表达的字体,于是借用“男女”的“女”字,或借用“汝水”的“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的“女”通“汝”。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的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就同“慧”。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通假现象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后来为了把这个字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加以区别,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如“莫”与“暮”。课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第1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通假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9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