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工业革命经济危机1929-1933经济危机1973-1979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里根总统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克林顿总统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图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3: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1)图片2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成功解决这一问题?从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指出该政策的创新之处。历史转变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重要概念•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强调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资本自由流动,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构建体系强化基础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大危机(1929-1933)原因特点影响措施特点基本矛盾;分期付款、贫富悬殊;股票投机、股市崩溃破坏性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破坏生产力和浪费资源;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整顿金融、银行业《紧急银行法》恢复工农业《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法》增发钞票,美元贬值恢复秩序,恢复信心减产补贴稳定价格,促进复苏公平竞争;调控产销保障工人权利减少盲目,调节劳资、企业关系,促进企业复苏直接救济;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稳定社会集体谈判;最低工资、最高式时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稳定社会美国:缓解危机,经济复苏;缓和矛盾,维护民主;世界: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评价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黑色星期四”感受危机感受危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46.2%40.6%28.4%16.5%8.4%1/370%69.1%50%48%50%2/3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美分一磅,牛肉五美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感受危机材料一:与此同时,在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鼓励下,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都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活跃。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美国已进入了“永久繁荣”阶段。(教材)材料二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刘绪贻等译:《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材料三: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跌风再起,导致市场崩溃。股票市场的崩溃犹如决堤洪水,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美国顿时陷人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判断以上原因是否是根本原因?为什么?重点一:经济危机的原因求真务实历史真相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整理:1、1929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为止住黄金外流,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地位,提高利率6.5%,伦敦又从纽约撤回数亿美元,使美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10月15日开始出现抛售现象,24日“黑色星期四”上午,证券市场完全陷入恐慌之中,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都赶不上。2、1931年3月,为应对德奥海关合并(政治合并的反映),法国要求德奥支付战争欠款,致使德国黄金大量外流,无力支付战争赔款。同时法国又撤回在英国银行的大量黄金,致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西方国家间的国际汇兑与贸易制度随之瓦解。英法等国要求美国支付存在美国价值15亿美元的黄金,而美国也面临德国无力支付战争欠款的恐慌。1932年10月,各银行前挤提存款和退款数量达410亿元,而全国银行库存现金只有69亿元。……到1933年3月4日,纽约和芝加哥银行停止付款,全国金融的心脏停止跳动。结合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欧美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不是由美国爆发扩散到其它国家重点二:美国的选择•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富兰克林·罗斯福•思考(1)依据材料判断罗斯福克服危机的方式?结合美国国情分析其选择的原因?方式: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国家干预(改革)原因:经济:美国经济基础雄厚,承受能力强;政治: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有力维护民主,防范了独裁专制;思想:美国人民未经历专制社会,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36年竣工的克林奇诺里斯坎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坎挖灌渠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耗资105亿元,建了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了解举办公共工程重点三:应用知识培养能力(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主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教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重点四: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思考:(1)概括三段材料的观点。分析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史观、社会化史观、整体化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二斯大林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材料三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梅尔文·杜博夫斯基结合上述材料和罗斯福新政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重点五:【历史感悟】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又会威胁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1.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A.要求国会授予他极大的权力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C.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3.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③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课堂练习4.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5、新政实施救济和公共工程产生的影响有(B)①解决失业,刺激经济的早日复苏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和资源③缓和了社会矛盾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文标题:罗斯福新政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0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