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怎样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与综合性兼具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一起来了解下吧。怎样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为学生构建“四个实用课堂”,确保语文课堂有序、有力、有趣、有效。这四个实用课堂分别是“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必须以“四个实用课堂”做基础。“情感性课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这与核心素质培养之理念不谋而合。这里的“情感”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的激情、热情与爱心,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融情”,是学生与文本心灵合一,情感洋溢的表现。如,在《泊船瓜洲》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情意浓浓的“思乡”意境,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更让学生对诗人的思乡之情延展至自我,达到“物我和一,情意绵绵”之境界。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交流性课堂”“自主性课堂”以及“开放性课堂”,旨在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文本对话的课堂目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质疑析疑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基于文本的情感阅读是培养学生有效深入课文,理解作品的关键,教师要巧妙抓住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培养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必要和重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丰富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语文能力(语言文字欣赏、审美能力等)、较高的人文素养、阅读与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创新的技能、较强的识字、阅读与写作技能等。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借助教材载体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新颖的课堂导入、精彩的教学过程、干练的教学总结等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多媒体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当视频为学生呈现“小英雄雨来”的小故事时,学生的吸引力马上被吸引住,而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能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突,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抓住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语文知识、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勇于分析质疑,对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探究,实现对文本的深层解剖,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样,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等的感悟便会提升,从而实现间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三、紧扣人文因素,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托于语文课堂教学,依托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中华汉语博大精深,它不仅承载着优秀历史文化,也呈现出广博的文化风貌,更体现出丰裕的人性之美,教师要通过指引学生学习与鉴赏汉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达到提升核心素养。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文本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的精妙,意境营造的奇妙、思想呈现的深远等对引领学生感悟语言、鉴赏语言有着重要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联想想象等去激发学生对文字鉴赏的兴趣,并感受作者如何用精妙的表达去描写西沙群岛,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最终习得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热爱之情。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展开的,而阅读课堂是重要的载体,教师要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渗透阅读策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并借阅读课堂积累语言,习得能力。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培养核心素养一、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新课程所强调的“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有的,可以伴随一生发展需求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和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是新的教育理念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而小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素质为中心的综合性的素质,语言文学积累、语文的学习方法以及习惯、语文的思维体系等都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核心,强调的是素养的稳定性、基础性和适应性。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扎实而高效。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握住教学的核心目标,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本质需求,将小学语文的知识和技能教好、教到位,让学生学得扎实而高效。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注重理解、运用和思维的能力教育,既有所侧重又尊重全面。二、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因而,对小学生开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而独立存在的。教师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方向,就要认真研究适应教育目标的语文教学,充分分析认知课本,寻找课本本身的优势,挖掘出教材有利于培养学习核心素养的抓手,从而实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感悟和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中蕴含的情理,强化人文及情感的培养。如,《和时间赛跑》这一课,(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教师可抓住这句话,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注重实践语文课文的来源就是生活和社会本身,要想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本质精神,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寻找灵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形式之一,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还比较少,对语文文章的理解能力就会比较差,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践因素,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生活体验积累,对提升他们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置,可以是生活模拟式的表演,也可以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游戏形态,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去寻找与教材相关联的事物或情态。如,《卖木雕的少年》这一课,教师可以找几个木雕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去摸一摸、掂一掂,感受一下,到底是木雕沉,还是黑人少年的感情“沉”。教师通过学生对实物的真实感知,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的开头确实是指木雕沉,后来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本来没有重量的情感赋予了重量。四、强化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通过阅读,学生能有效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还能有效拓展他们的知识积累,对提升其综合素养以至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方法是不少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爱读、会读、能读。这里,我比较提倡,以文本结构图为架构的阅读指导。教师在安排学生开展阅读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总体的分析概括,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节点,并将其串联成一个能高度简练地呈献出文章框架的图形。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月球之谜》这一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的“谜”字上去寻找关键点,学生发现,文章的结构其实是一个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结构,可以用问题为节点画出这个文章的结构图:月球上有什么东西→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月球土壤有杀菌本领吗→细菌死亡;玉米和水藻可以生长;月球从哪里来?月球地球年龄还大?→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这个文本结构图,能高效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并清楚地把握文章的行文技巧和思想脉络。这种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及感悟能力,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是极其有效的。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一、重氛围营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氛围,是指一种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利于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滋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一)重环境熏陶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建设家庭小书屋。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号召每个家庭小书屋。让父母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二)重课堂拓展1、激情导语引入。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2、学一篇带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比如学完《村居》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学完《静夜思》时,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怀乡思亲的诗;学完《赠汪伦》时,又让学生诵读一些关于送别友人的诗……学生们兴致盎然,积累多了,使他们融入了浓厚的古诗词学习之中,积淀学生的语文功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三)重竞赛活动1、诗文背诵比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人人都参与比赛,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三字经》、儿童诗或者对对子的数量最多,最有情感,就封他一个“诵读小能手”的称号,并在班内增设“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来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的身心也在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深化文化底蕴。2、写诵读心得。在背诵后,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如《宿新市徐公店》、《赠汪伦》、《村居》等一首首古诗词都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有时还会让学生写一些诵读体会。这样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将想象到的情景和感受到的情感流于笔端,让诵读的内容更有效,教学更有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体味着经典诵读的快乐与幸福,尽情地吸收古诗文中的丰富营养,逐步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二、促习惯养成,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只有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家和《课标》将“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应该促使小学生养成以下习惯:(一)促阅读习惯读书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不是几天可以养成的,需靠平时持之以恒的训练。这种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1、能读阶段,这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其对语文的兴趣,用诗歌、散文、对联、三字经等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其博闻强记,积累语言素材,逐步培养其对语言的兴趣。组织语文兴趣小组、语文社团活动,办手抄报、剪报、黑板报,使学生达到能读的目的。2、善读阶段,这是阅读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其对文章的理解,以提高听、说、读、写的理解,在感知语言材料后,就要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理解语言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和深刻含义,使其阅读进一步深入。3、喜读阶段,即兴趣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读书已成为一种欲望,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对文章的仔细咀嚼、品味、评价、欣赏,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认识阶段。(二)促积累习惯1、诵读积累。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而化之的方法,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轮流当小老师领读一首古诗词、或四句《三字经》等,学生在集体跟读中初步感悟意思;回家后由家长督促背诵。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把诵读经典
本文标题:怎样培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3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