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CulturalRelics—InSearchoftheAmberRoom》教学案例-英语论文《CulturalRelics—InSearchoftheAmberRoom》教学案例文/李辉一、教材分析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在上这一节课前并没有让他们了解太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只是由于这课出现的人名和地方名比较多,我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warming-up部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于是我没有采用,而使用了我自己另外准备的引入(只是花了4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这课的话题做好心理准备,也为了完成本单元的目标作了铺垫。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合理使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或增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二、教学目标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事。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他们的起源、发展和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由于这课讲述国外文化遗产,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讨论。本课目的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文化遗产以及最后形成保护文物的意识。三、教学策略采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文物的精美图片,激发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知道琥珀屋从形式——失踪——重建的过程,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特色,学习用英语归纳、复述,最后小结(课前需要准备中2外文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简短的录音描述)。四、教学过程(一)warming-up引入教师用Powerpoint分别展示三幅图片以及播放有关的三段介绍录音,让学生了解图片是什么地方,位于哪个国家等。(Lookatthreepicturesandlistentothreetouristguidedescribeeachofthem.Whatdoyouthinkofthem?)1、3为学生所熟悉的:1.ThePyramidsinEgypt2.MachuPicchuinPeru3.TheGreatWallofChina然后问问题:Whatdoyouthinkofthem?(Theyrepresentthecultureoftheircountries,sotheyarecalled______.)引导学生讲出culturalrelics这个词组。接着分别说出culturalrelics的定义。(学生个人观点)(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而且很有兴趣了解其它文物)(二)Reading使学生了解AmberRoom形成、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InSearchoftheAmberRoom(Maybeit′slost)。2.为了让学生知道琥珀屋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新旧琥珀屋对照、外观、以及里面摆设的琥珀,金碧辉煌的琥珀屋使学生大开眼界,3叹为观止,并学会分辨新旧。3.先给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scanning)。有目的性阅读是阅读的一种技巧,并且提醒学生不用太多花大多注意力在人名、地名上面,而假设自己正在读一本侦探小说,集中精力探究事情的发生经过。4.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5.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三)Difficultpoints阅读课上语言点不作详解,为下个课时做准备,分别找出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l.FredericWilliamⅠ,thekingofPrussiacouldneverhaveimaginedthathisgreatestgifttoRussianpeoplewouldhavesuchastrangehistory.2.Onceitisheated,theambercanbemadeintoanyshape.3.Thiswasatimewhenthetwocountrieswereatwar.4.ThereisnotdoubtthattheboxeswerethenputonatrainforKonigsberg.(四)Summing?鄄up(总结)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1.找出与AmberRoom有关的重要线索(3个人物、2个国家、1个组织)。2.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4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五)Group-work(task)4人小组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1.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Learnhowtotalkaboutculturalrelics.)2.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Whatcanyoulearnfromthetext?)(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家乡某一文物的文章。五、课后反思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文物的重要性及要做好保护。例如,带着问题读,回答问题,接着概括段意,然后分析句子,(这是表层理解),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保护文物,升华到深层理解。不足之处是在阅读后回答问题那部分,设计问题大多是wh-问题。其中对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没有完全照顾到,原因是认为他们是高一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不难,何况这些问题并不是推理题,就以为他们都能接受。但课后了解到有一些学生并未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完所有问题,在以后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分几个环节设计精读练习,例如针对中下层学生设计Yes/Noquestions或T/F的问题。(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5
本文标题:《Cultural-Relics—In-Search-of-the-Amber-Room》优秀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4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