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城市建设史0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城乡规划专业2019/10/24中国城市建设史绪论教材解读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全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1949年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与城市发展、变化的关系;增补了一些重要城市实例及图片。课程内容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篇:古代部分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2、殷周时代的城市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4、秦汉时代的城市5、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6、宋元时代的城市7、明清时期的城市8、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中篇:近代部分9、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概况11、外国独占的新建城市12、因近代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城市13、变化中的传统城市14、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城市15、近代的中西部城市16、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10、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下篇:现代部分17、1949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8、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及其特点19、现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前期20、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学习要求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城市特点,以及相关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熟知典型代表城市的布局结构和特点。重点: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特点及典型代表城市的布局结构和特点。如:齐临淄、赵邯郸、秦咸阳、汉长安、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等。难点: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理解城市布局变化和发展。学习要求远古时代(距今约5万年)上古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奴隶社会)中古时代(从秦到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干,也是中国所经历的封建王朝)近代(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当代(1949至今)春秋与战国时代是上古时代与中古时代的过度•朝代轴史前夏商周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近当代春秋战国三国晋•时代轴•城市建设轴(重要城市代表)安阳商殷秦咸阳汉代长安隋唐长安北宋汴梁南宋临安曹魏邺城南朝建康元大都明清北京“象天法地”周“礼”制度中国历史朝代梳理原始社会时期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前26世纪初—前21世纪初奴隶社会时期夏前21世纪初—前17世纪初商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前封建社会时期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前770—前221秦前220—前206汉西汉(王莽建立新政权)前206—公元25东汉25—220中国历史朝代梳理中封建社会时期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晋西晋265—317东晋317—420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386—581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等)902—979中国历史朝代梳理后封建社会时期宋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西夏1032—1227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朝代梳理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史的演进中,大约前3000年是文明的萌生与形成期,中间1000年是文明的典型形成的成熟期,也是古代文明最具活力的时期,后1000年则是文明的转变期。进入21世纪,开始了中华民族的第6个千年,中国社会经历千年蜕变终将转变到位,中国区域发展也将在本世纪形成走向世界的新格局。中国历史空间分析中国历史上自然形成了三大区域、两大地带。三大区域:大体以今长城地带和长江流域为两条界线,北方以畜牧经济为特点的草原文化区、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粟黍类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文化区和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文化区。两大地带:包括后两者的农耕地带和体现为前者的游牧地带。中国历史空间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与政治景观的丰富多彩主要在长城以南的两大区域内(农耕地带)得以体现,但传统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对峙、冲突、交流与融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主题。中国历史空间分析中国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相对的封闭性——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端,亚洲地理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一系列极大的高大山岭。由帕米尔高原分别向东南和东北延伸的巨大山系,构成封闭中国的骨架,造成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困难。整体的同一性——中国地域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再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穿行半个中国的土地,流经国内自然地理环境最好的地带,中国的文明中心很早并且一直在大河流域形成和发展。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三大区域之间的一体化成为一种自然趋势。中国历史空间分析局部的独立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多有差异,造成各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三者结合,有力地促成了中国社会大分大合、分合错落,最终以合为主的“天下大势”。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城乡规划专业2019/10/24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人类活动的发展越是高纬度地区,人类遗址的时间就越晚热带雨林:不需要建筑建筑的出现:逐渐向两极移动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全球古文明的发源地:20-40纬度为创造适宜居住环境而建造的建筑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密切相关。一二三四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原始的居住形式原始的居民点城市的产生一、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1、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状况依附自然采集的生活,主要的居住方式为穴居、树居等,没有固定居民点。重庆发掘的崖穴居图2、原始生产及劳动旧石器时代初期:使用简单石工具,生活依附自然,穴居或树居野处,居住地点靠近河流,人类求生十分困难。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的手已较为灵活,石器制作技术提高,可制砍伐器、投掷的石球及木棍,以狩猎为主。开始集体狩猎及围猎,出现原始群(50~100人),仍然以穴居和巢居为主。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能力进一步进步,生产方式为采集和渔猎,居住出现死人与活人的空间分离(活人居上室,死人葬下室),学会制造火,生活范围扩大。中石器时代:过渔猎采集生活,开始出现农业,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开始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新石器时代: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同时兼有渔猎),聚居村落规模扩大,分布相当稠密。浙江余姚河姆度遗址长江流域著名的遗址,距今7000~6500年。是由数栋长屋组成的聚落,长屋残存长23米,宽约3.2米。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兼养家畜,狩猎,捕鱼,采集。二、原始的居住形式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的时间长,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半穴居及地面建筑。1、穴居①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记载《易经·繁辞》:“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宫室”。《墨子·解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论语》:“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宫室,则与鸟兽同城,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②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象形文字“宀”甲骨文象房屋之形,是古代的一种房屋。由宀字符构成的汉字,大都与居宅建筑有关,它们或代表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宫、室、家、牢等。“广”是依山建造的房屋或屋脊。所指的建筑是比较简单的,或者主要不是供人住的,如“庐”、“廊”、“庑”、府”、“库”等。在简化字里,“广”旁有时简化为“厂”,如“厨(房)”、“(马)厩”、“厕(所)”等。2、巢居①我国古代关于巢居的记载《庄子》:“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其演变过程为:独木巢居→多木巢居→干阑式建筑(采用多桩密集排列架空的形式)3、半穴居穴居与巢居的一种结合,如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房屋,多为方形袋穴、穴深0.8米,4米*4.3米,屋子中间及四周有支柱,树枝编篱笆涂泥成墙,木料相接用捆絮,屋子中央为火坑。4、地面建筑①基本形式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凹下22~38厘米,基本形式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如西安半坡遗址后期建筑。方形为3.89米×3.58米,12根柱径15~22厘米的圆柱;圆形建筑直径5米,周围为圈圆形柱子,中间为火坑。②地域分布及发展特征黄河流域,随着建筑向地面的发展,长方形平面逐渐取代圆形和方形平面,面积由小增大,室内空间逐渐由单室向双室、多室进化。东北及内蒙古还发现大石堆砌建筑。三、原始的居民点1、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形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以成群的房屋以及穴居的组合为主要形式。原始的居民点是城市的雏形。原始居民点的选址特点(实例1-西安半坡)1)背山面水的高爽地带2)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原始居民点的布局特点1)简单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墓葬区、陶窑区、公共仓库区)2)居住区与其它区之间用濠沟隔开3)居住区内的建筑布局有一定规律,聚落中心为公共建筑,其周围环绕着小住所实例2——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布局特点:1)5.5万方,聚落有明显分区,居住区是主体,居住区外围有壕沟围护;壕沟的东部及东北部为墓葬区,西南临河河岸为陶窑区。2)居住区分五个组群,各以一个“大房子”为主体。组群围绕中央广场布置,房屋门朝向广场,向心布局。墓葬区居住区陶窑区四、城市的产生1、城市的形成①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守民”;③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④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一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伏羲都陈(河南陈县);神农都鲁(曲阜);黄帝都有熊(河南新郑);少昊都穷桑(曲阜);颛zhuān(顼xū)帝都高阳(河南濮阳);帝喾kù都亳(河南偃师);尧始封于唐(河北唐县),即帝位都平阳(山西临汾);舜始封虞(河南虞城),即帝位都蒲坂(山西薄州)”--《通志·都邑略》“黄帝筑邑,造五城”--《轩辕本纪》“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易经》一说起源于夏鲧gǔn时期(夏始祖:大禹;夏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国家)“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被之。”--《淮南子·原道训》“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吴越春秋》“夏有万国”、“夏有城郭”--《史记》2、城市的含义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城—王权市—商业城与市都是城市出现的前身,但城的开始兴建并没有和市结合起来,直到周代,市场才进入城内。3、城市形成的标准从城市的要素、本质和定义出发,,城市形成的标准概括为:①区域范围内政治、宗教、文化等的中心聚落的形成;②军事防御功能得到加强的聚落的出现,其中许多以城墙的兴建为标志;③国家和文明的形成;④人口的聚集数量和密度大于所在区域内的乡村;⑤人口构成有别于乡村;⑥财富的聚集与消费中心;⑦大型聚落和建筑物的出现;⑧金属器物的出现;⑨文字的发明和知识的生产;⑩市场和贸易的形成。4、城市出现产生的变化和意义变化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的聚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逐渐成为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为乡村,从此出现城乡差别。意义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
本文标题:中国城市建设史0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7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