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56年,国务院确认公布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人自称“山哈”,即“山客”,意为“尊山为主,客山而居”,现今人口总数70余万人,遍布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安徽等省一百多个县市。其中,福建畲族人口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半数,闽东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1/4;浙江景宁于1984年确立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国畲族乡50余个。一、民族起源:古老神秘,四姓为主二、唐宋元时期:彪悍孔武,英勇善战三、明清时期:苦难迁徙,创造辉煌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忠诚英勇,热血奉献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穿越整个寨子。公路的旁边一条小河,一群白鹅悠闲自在的游来游去。村旁的田里是嫩嫩绿绿的香葱,在冬季的山里显得分外姣嫩,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山客楼居通常为一层,即使有二层楼,楼上也只存储粮食或杂物。室内一般都是当中厅堂、左右厢房,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两个小门。后庭放置日用杂物,左右两厢房同样分隔为前后两间卧室。在左右厢房两边,常加建“撇舍”或“量股”。厨房一般不设烟囱。每家的灶前均设有一个火塘,冬天全家人围坐火塘,烤火取暖。纯银打制,由一个精致的如意银锁和吉祥银铃构成,银锁两侧各有一只跃龙门的鲤鱼,“双鱼护心锁”浑然而生。正面是一幅畲家图腾神鸟凤凰图,背面则雕刻着“凤凰到此”四字。银腰带用银箔打造,厚如薄纸,每一片都雕有梅花瓣。腰带分上下两层,用银链串联,固定于腰间。底层银链下垂着各色海产吉祥物。银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三层八卦牌是畲族女子大喜之日佩戴胸前的银饰,千百年历代承传。三层八卦牌,纯银打制,由项圈、八卦牌和花篮牌构成,项圈代表团团圆圆,八卦牌正面是麒麟送子图案,反面是传统八卦图案,花篮牌下挂着一些小铃当,走起路来叮当作响。畲族手镯、畲族戒指上的图案取自畲族山哈带上的畲族符号,它寓含着避邪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游山节元帅节林公节传师节敬祖节农历五月初四或初五,家家都用菅粽摆在香案上敬祖,是为敬祖节。传师学师是畲族人民的一件大事情。已经在畲族民间已经流传了700多年,它是道教性质的一项宗教传承活动。用原始的舞蹈演绎方式表达,此次活动要三天三夜才能完成。大家都穿上古老的畲族服装和凤冠迎接客人。在福安、宁德交界一带的畲族山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都要舂米做糍,并备三牲福礼。茶、酒、“元宝”、香烛等摆到当地神宫里林公塑像前祭祀。同时,在村头鸣放炮竹、神铳,敲锣打鼓恫吓山兽,保佑五谷丰收人畜平安。相传宋朝时候,宁德红外村有个人名叫林祖勤,迁居福安吉坑村。孤身一人在宁德杉洋村替人放牛。杉洋村有个白马大王庙,庙里有只白虎,害死不少人。这天,林祖勤上山割菅草,中午休息坐在水壑边吃自带饭。不料这时在水中映出一只白猪,而在他靠背的悬崖上却立着一只白虎。他晓得这就是害死不少人的白虎,便对白虎说:“虎哥啊虎哥,我是被你吃定了,你让我吃完饭后再给你吃,好吗?”白虎点点头。他就慢慢地嚼着饭。过了午时,那水中的猪影却变成了人影,他便将剩下的蒲包饭捆在枪担尾上,对白虎说:“虎哥啊虎哥,你先吃了这剩饭,而后吃我,好吗?”白虎张开嘴,他使尽全身的力气,把枪担刺进了白虎的喉咙,和菅草并做一担挑了回来。不久,林祖勤遭到了白虎大王的暗算,临死前对乡亲们说:“我为乡亲生,也要为乡亲死,做鬼也要和白虎大王斗。你们把竹枪担插在屋檐下,并在周围画个圈,我从屋面上滚下来死,如果鲜血溅到圈外,我就会给这里五县人带来好风水,如果鲜血溅在圈里,我只会给本村人带来好风水。”结果他从屋面滚下,血溅环外,皇上封他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候王”,做了闽东五县人的神。后来,福安畲民每逢三月十六就为林公祝生日,每逢初一、十五就在神坛里点香。元帅节在农历八月二十三。是日,畲族杀公鸡到田都元帅坛前供祭,畲族神汉口念“罗哩唯,哩罗晤……”的元帅咒驱邪逐鬼,祈求本家及乡闾平安。游山节是福安一带畲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六月初一。这天前夜,福安、寿宁、周宁三县有成千上万的畲族男女群众摸黑从四面八方登上白云山,观看日出,欣赏佛光,寻探仙人古迹。他们还三五成群地结队对歌,边对歌边观赏高山奇花异石,水色山光。“桃花丛中人欢笑,葡萄沟旁畲歌扬”,正值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时节,2012年3月29日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又迎来了欢庆的节日歌会,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以畲族山歌为主,发扬畲族传统文化。畲族马灯舞畲族竹竿舞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歌为叙,以舞为荣的优秀民族。畲族马灯舞是这个古老的民族集音乐、舞蹈、服饰表演为一体的民间灯舞。据《贵溪县志》载:马灯舞起源于元代末期,贵溪樟坪畲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由福建迁移到贵溪,那时开始盛行跳马灯舞。
本文标题:畲族文化展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8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