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混合连续梁桥钢-混凝土结合段合理化结构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姓名学号目录CONTENTS第一章研究背景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研究内容与目标第四章工作计划与预期成果Part1研究背景Part1Part2Part3Part44研究背景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拟修建G1501公路跨航道桥,桥梁处于大泖港航道,规划等级为IV级,考虑通航净宽、承台宽度和紊流影响,最终采用(65+135+65)m三跨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方案。主跨中间55m范围为钢箱梁,钢-混凝土结合段长度4.7m课题来源工程背景①2①1③④⑤1t⑤1⑥⑦1⑦2⑧①1②③④⑤1t⑥⑦1⑦2Part2国内外研究现状Part1Part2Part3Part46国内外研究现状钢-混凝土结合段及其分类钢-混凝土结合段是指在混合梁中连接混凝土与钢结构部分的过渡段,通常在钢梁与混凝土梁结合处,分别加强钢梁截面和混凝土截面,形成钢梁加劲过渡段和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并在钢梁与混凝土梁交界面出布置足够的连接构造,如连接件、承压板、预应力筋和锚杆,形成结合部。钢-混凝土结合段定义1Part1Part2Part3Part47国内外研究现状钢-混凝土结合段及其分类全截面连接完全承压式全截面连接承压传剪式部分截面连接完全承压式部分截面连接承压传剪式受弯为主的混合梁钢混连接构造Part1Part2Part3Part48国内外研究现状钢-混凝土结合段及其分类Part1Part2Part3Part49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23广州佛山平胜桥结合段试验胡建华蒲怀仁刘荣刘玉擎石板坡长江大桥结合段局部应力分析王军文倪章军4舟山桃夭门大桥结合段试验研究陈开利王戒躁安群慧1.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钢格室及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连接件的受力分析、传力比例分析2.局部格室足尺模型测试轴力作用下个板件及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3.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工作内容结论有格室后承压板式混合梁结合段中隔板设置带钢筋的开孔版连接件,减少焊钉数量便于加工;开孔版刚度大、承载力高,传力作用较大。1.利用ANSYS对结合段进行数值模拟2.在数值计算分析基础上截取结合段横截面局部位置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1:2缩尺模型。3.选取1.0倍恒载以及1.0倍负弯矩最不利作用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进行静力测试。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结合段试验锚垫板下预应力管道支撑钢板及混凝土箱梁结合面折角处应力集中、部分拉应力超限建议在钢混结合段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作为加强措施有格室后承压板式混合梁结合段中隔板设置带钢筋的开孔版连接件,减少焊钉数量便于加工;开孔版刚度大、承载力高,传力作用较大。1.取实桥中13.5m混凝土箱梁、2.5m结合部及4m钢箱梁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四种荷载工况在1.7倍最大轴力组合、剪力组合弯矩组合作用下模型试验段未发生裂缝,混凝土与钢横隔板为脱裂,钢箱梁钢板未屈曲,荷载—应变基本呈线性关系,结构具有足够抗裂和极限荷载安全度1.采用高度方向1:2的比例尺,宽度方向1:9的比例尺长度方向1:2的比例尺设计缩尺模型并分最大轴力、最大剪力、最大弯矩3个荷载组合进行加载,每部分飞0.5、0.7、1.1、1.2、1.4、1.7倍设计荷载6个工况2.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123广州佛山平胜桥结合段试验胡建华蒲怀仁刘荣刘玉擎石板坡长江大桥结合段局部应力分析王军文倪章军4舟山桃夭门大桥结合段试验研究陈开利王戒躁安群慧1.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钢格室及混凝土梁的应力分析、连接件的受力分析、传力比例分析2.局部格室足尺模型测试轴力作用下个板件及混凝土内部的应力状态3.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1.利用ANSYS对结合段进行数值模拟2.在数值计算分析基础上截取结合段横截面局部位置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1:2缩尺模型。3.选取1.0倍恒载以及1.0倍负弯矩最不利作用对试验模型进行加载进行静力测试。工作内容结论Part1Part2Part3Part410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研究综述5蕰藻浜大桥结合段力学性能分析苏庆田李俊1.取主塔位置连续6m混凝土梁+4.5m钢-混凝土结合段+6m钢加劲梁进行局部空间应力分析2.取实桥结合段及两侧共57.4m梁段按1:4比例进行缩尺模型试验分析1.0倍恒载作用下顶底板均受压1.7倍恒载作用下底板压应力减小顶板压应力增大,但仍在弹性范围内1.7倍恒载和5.0倍负弯矩最不利荷载模型混凝土无开裂、钢板无屈曲钢混结合面上承压板承受荷载占总荷载的70%~80%,钢板占20%~30%工作内容结论Part1Part2Part3Part41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3主跨287m,世界首座混合梁桥梁结合段采用无格式端部承压板,班上设置U形钢筋和焊钉连接件1972德国Kurt-Schümacher独塔斜拉桥主跨368m,采用有格室承压板构造,设置焊钉连接件、钢格室1979德国Düsseldorf-Flehe独塔斜拉桥主跨368m,设置焊钉连接件、钢格室1981瑞士Tjörn双塔斜拉桥4主跨490m,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1991日本IkuchiBridge(混合梁斜拉桥)5对前承压板和后承压板两种格室的受力性能进行比选,推荐采用首例性能较好、施工较为方便的有格室后承压板构造MoriK进行了构造分类、比选6通过对焊钉、角钢、锚固筋和环形筋的推出试验,推荐采用刚度大、承载力高和施工性能好的角钢连接件并依据构造需要配置焊钉连接件MoriK进行了构造分类、比选Part3研究内容与方法Part1Part2Part3Part413Part5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建立钢-混凝土结合段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静力承载力及可能的破坏形态*采用板条模型对钢-混凝土结合段进行模型试验分析,纵桥向取16.6m,横向取实桥腹板位置处0.8m设计板条模型并将模型试验结果与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Part1Part2Part3Part414Part5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钢-混凝土结合段构造对比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段以及组合梁与混凝土梁连接段的异同*分析前后承压板在承受荷载时各自的贡献*结合施工便利性、受力合理性对比剪力钉、PBL开孔版布置间距、数量Part4工作计划与预期成果Part1Part2Part3Part416工作进度安排进度安排•假期•暑期实习Part4Part52016.10-2016.11•进行模型试验•整理并分析试验数据并与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2016.11-2017.12017.2-2017.7已完成部分•完成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准备答辩2017.8-2017.92017.10-2018.12018.2-2018.5未开始部分•收集整理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确定论文框架•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建立平申线改造工程有限元模型•完成实验模型构件设计以及方案设计并进行加工•针对不同结合段构造参数建立不同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已开始部分谢谢!
本文标题:开题答辩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5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