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授课教师郭玉莲会计学基础课程导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内容2)讲授内容3)学习要求4)考试形式二、会计工作、证书1)工作2)证书2)与会计有关的证书考试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初级、中级、高级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一章总论第1章总论第2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3节会计核算基础第4节账户和复式记账第5节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6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第7章财务会计报告总目录第一章总论第1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2节会计的含义第3节会计的职能和目标第4节会计的任务和作用第5节会计的方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1.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2.会计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统一与分离结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马克思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成为独立职能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成果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简单生产活动复杂生产活动劳动耗费剩余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1.会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15世纪以后--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2.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含义即对会计的定义。在本节中主要介绍我国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二、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管理目的: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方法:具有专门程序与方法。★管理内容:资金运动。★管理职能:反映与监督。三、会计学及其分支1.基本概念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2.组成内容会计学理论会计学应用会计学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返回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含义及其内容●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反映(核算)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理论依据:●会计基本职能的外延: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监督反映(二)会计的反映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显著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劳动量等为辅助计量单位。(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3.基本内容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4.重要作用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务。(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基本含义●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2.显著特征(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3.基本内容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4.重要作用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的控制系统,确保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1.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2.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反映监督核算系统会计控制系统二、会计的目标(一)基本含义●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二)两种观点1.决策有用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受托责任观。如实的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一、会计的任务(一)基本含义●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即会计应当完成的工作。(二)基本内容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2.监督经济过程,维护财经纪律。3.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二、会计的作用(一)基本含义●是指会计的各项职能在实现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二)基本内容●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信息●为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管理提供信息●为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保证投资者投入资产的安全完整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第五节会计的方法一、基本含义◆反映、监督会计对象的手段◆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二、基本内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用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也称审计,检查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真实准确性的方法基础方法研究重点三、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内容1.设置账户◆根据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的确定会计对象分类项目的过程,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专门方法。资产货币资金成品资金生产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存放在企业的现金存入银行的存款仓库储存的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账户【会计信息的存储器】仓库存放的包装物包装物返回2.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登记的专门方法。500500银行存款原材料经济业务: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返回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审查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性的方法。◆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户返回4.登记账簿◆按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在账户的载体——账簿中记录的专门方法。经济业务会计凭证账簿(内设账户)返回5.成本计算◆归集一定计算对象上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原材料1080/4件总成本:1000元+80元=1080元单位成本:1080元╱4=270元经济业务: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记账成本计算返回6.财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买价1000元,运费80元。共计4件。原材料1080/4件盘点实物(4件)账实核对返回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方法。账簿财务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程序1.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期末,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第一章总论第1节会计对象第2节会计要素第3节会计等式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第一节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概念▲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客体)。▲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资金运动:在使用中发生的形态上的序列变化过程。会计核算监督资金运动二、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三个阶段:投入、使用与退出◆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第二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二、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金存在或运用形态从债权人处借入资金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资金在使用中的耗费资金在销售中的收回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资产的基本特征A是由以往事项导致的现实权利B必须为一定的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C预期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资产3.资产的构成内容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标题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资产以上各项除流动资产外,其他统称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等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2.负债的基本特征A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实义务负债B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加以偿还C清偿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的构成内容(1)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债(偿还期超过一年)两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及预收账款预收款项预提费用应交税金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负债(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A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B投资者有权按投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等C投资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的权利净资产企业资产总额负债形成投资者投资形成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包括投入资本、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部分资本公积:资本在投入过程的增值等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部分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留存收益利得与损失4.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归还。▲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则没有。(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收入B可增加资产、减少负债(如以销售的产品抵债)或二者兼而有之A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C增加利润,因而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D仅指属于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代收款项等3.收入的内容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车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费用C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B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预提费用),或二者兼而有之3.费用的构成内容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狭义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课件(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5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