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发酵条件及工艺控制.方案
发酵条件及工艺控制://lndxyjs.comccsdxyy.comccsdxyy.cnjlsdxzx.comjlsdxzx.cnccsdxzx.comdxbkys.cndxbkyw.comdxbkyw.cndxbjkwzx.comjlsdxyy.cnsxzljsfl.comsxjsflzl.comsxjsfl120.comsjsrzlzx.comsjzzljsfl.comsjzjsflzl.comsjzjsflyy.comsjzjsfl120.comhbzljsfl.comsjsryy120.comhbjsflzl.comhbjsflyy.comhbjsfl120.combjzljsfl.comtyzlyyz.comnmsdx120.cnnmszldx.comnmszldx.cnnmzldx.comnmzldx.cnnmszlzx.comnmszlzx.cndxzxnm.comdxzxnm.cnnmdxyjs.comnmdxyjs.cnsddxqzw.cn发酵工艺控制的基础:了解产生菌生长、发育及代谢情况及动力学模型了解生物、物理、化学和工程的环境条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如何进行控制?测定各种参数依据参数变化,并通过动力学关系获得发酵过程的各项最佳参数第一节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的影响及控制一、碳源种类:葡萄糖优点:吸收快,利用快,能迅速参加代谢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缺点:有些品种产生分解产物阻遏效应。(一)碳源种类的影响及控制迅速利用的碳源缓慢利用的碳源种类:淀粉、乳糖、蔗糖、麦芽糖、玉米油优点:不易产生分解产物阻遏效应。有利于延长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期缺点:溶解度低,发酵液粘度大。发酵工业中常采用含迅速利用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的混合碳源。迅速利用的碳源满足菌体生长的消耗,缓慢利用的碳源,满足产物合成,可延长合成期,提高产量,并可解除葡萄糖效应。碳源种类的控制(二)碳源浓度的影响S过小μ<μCqP随μ减小而减小S过大μ>>μCX>>XCOUR增大CL<CLCqP减小粘度增大Kla减小产生分解产物阻遏作用的碳源浓度过大,会抑制产物合成。(三)碳源浓度的控制在发酵过程中,补加糖类控制碳源浓度补料的类型:1、流加2、少量多次的加入3、多量少次的加入残糖量pH值Qc菌体浓度(X)粘度溶氧尾气中O2和CO2的含量发酵液的总体积补糖的依据:根据经验,以最高产量的罐批的加糖率为指标,并依据菌体浓度、一定时间内的糖比消耗速率和残糖等加以修正。例:青霉素发酵开始补糖在残糖降至1.5%,pH开始回升时补糖。补糖量以最高罐批经验量为参考。每小时前期0~40h中期40~90h后期90h以后加糖量0.08%-0.15%0.15%-0.18%0.15%-0.18%补糖量的控制:经验法:补糖量的控制:动力学方法依据μ、qP、qC等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加糖量以次级代谢产物为例:μ、qP、qC之间的关系:XμqpqCS控制原则:以维持临界生长限制基质浓度、临界菌体浓度和临界比生长速率为指标的基质流加速率与消耗速率的平衡。补糖的控制把计算的加糖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控制加料装置精确控制加入的糖量。二、氮源的影响和控制(一)氮源的种类影响种类:氨水、铵盐和玉米浆优点:易被菌体利用,明显促进菌体生长缺点:对于有些品种高浓度的铵离子抑制产物合成迅速利用的氮源缓慢利用的氮源种类:黄豆饼粉、花生饼粉、和棉子饼粉优点:利用缓慢,有利于延长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期。防止早衰。缺点:溶解度低,发酵液粘度大。发酵工业中常采用含迅速利用的氮源和缓慢利用的氮源的混合氮源。迅速利用的氮源促进菌体生长繁殖,缓慢利用的氮源,满足产物合成,可延长合成期,延缓自溶期。(二)氮源种类的控制(三)氮源浓度的影响控制补氮的依据:残氮量、pH值、菌体量氮源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量与方向都有影响。氮源浓度的控制:控制基础培养基中的配比。通过补加氮源。补氮量的控制:经验法:依据使pH升高0.1而通入氨水的量来计算。依据残氮量和工艺控制残氮量来计算。例:土霉素发酵50m3发酵罐使pH升高0.1通氨量为10升。使氨基氮上升0.004%-0.005%。动力学方法;通过qN、μ、qP,计算每小时的补氮量。磷酸盐能明显促进产生菌的生长。(0.32-300mM)对于次级代谢产物,高浓度的磷酸盐能抑制产物合成。(10mM以下)三、磷酸盐的影响和控制(一)磷酸盐源的影响(二)磷酸盐浓度的控制一般在基础培养基中采用适宜浓度。对于初级代谢产物,磷酸盐浓度采用足量。对于次级代谢产物,磷酸盐浓度采用生长亚适量。一般磷酸盐采用单消,防止发生沉淀反应使溶磷量达不到最适量。要控制有机氮源中的磷含量,以防溶磷量超过最适量。当菌体生长缓慢时,可适当补加适量的磷,促进菌体生长。菌体浓度的增加速度(生长速度)与微生物的种类和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四、菌体生长速度和菌体浓度的影响及控制影响菌体浓度的因素菌体浓度的增加速度(生长速度)与营养基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μ正比于S)当存在基质抑制作用时或造成高渗透压时,高浓度营养基质引起生长速率下降。菌体浓度的增加速度(生长速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最适菌体浓度的确定优化控制的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量的产物。(dP/dtMAX)dP/dt=qPXqP=f〔X,μ,qO2qSCL〕以青霉素发酵为例qP/qPmμ/μm1.0-1.0青霉素发酵的qP与μ的关系μCμ>μCqP可维持在qPmaxμ<μCqP随μ减小而减小要保证生产菌获得最大的比生产速率,就必须维持较大的比生长速率。但是,过高的比生长速率造成过高的菌体浓度,造成不利影响:过高的比生长速率和过高的菌体浓度造成的不利影响:1、μ过高,S消耗过快,有限的营养基质只能用于生长,而不足于产物合成。2、有毒中间产物的快速积累,会改变菌体的代谢途径,抑制产物合成。3、X过高,增加OUR,且发酵液粘度增大,减小OTR。CL减小,抑制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最适X?最适μ为等于或稍大于μC青霉素发酵的qP、OUR、OTR与X的关系1.0-X/Xm1.0OURqP/qPmOTRdp/dtXCOUR=OTR时的菌体浓度为最适菌体浓度,在发酵过程中,控制目标为保持稳定的临界菌体浓度和临界比生长速率,以维持呼吸临界溶氧浓度为前提的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的平衡,从而使产物合成速率和比速率达到最大值。生长速度和菌体浓度的控制方法确定基础培养基的适当配比,防止培养基过于丰富或过于稀薄。通过调节中间补料的速度和量来控制。第二节温度的影响及控制一、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影响各种酶促反应的速度酶活温度发酵温度升高,生长代谢加快,生产期提前。发酵温度太高,菌体容易衰老,发酵周期缩短。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温度影响基质和氧的吸收速度影响饱和溶氧浓度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例:温度小于30℃,合成金霉素的能力强温度等于35℃,只合成四环素多组分次级代谢产物的组分比例黄曲霉毒素,在20℃、25℃和30℃发酵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G1和B1比例分别为3:1、1:2、1:1。同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积累的最适温度不同如:青霉素最适生长温度30℃,产生青霉素的最适温度为25℃。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机制二、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发酵热(KJ/m3h)发酵热=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显热-辐射热生物热:产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影响生物热的因素:与菌种遗传特性有关与菌龄有关:对数生长期生物热最大。与营养基质有关与产量有关搅拌热:由于搅拌器的转动引起液体的摩擦产生的热量。蒸发热:发酵液蒸发水分带走的热量。搅拌热=P/V3601(kJ/h)P/V-通气条件下单位体积发酵液所消耗的功率,kw/m33601-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热功当量,Kj/(kw·h)显热:发酵排气散发带走的热量。辐射热:由于罐内外的温差,辐射带走的热量。Q蒸发=G(I出-I进)G-空气重量流量,kg干空气/h;I进、I出-发酵罐进气、排气的热焓,KJ/Kg干空气三、最适发酵温度的选择选择既适合菌体生长又适合代谢产物合成的温度可实行变温控制:在生长阶段选择适合菌体生长的温度,在产物合成阶段,选择适合代谢产物合成的温度。确定最适发酵温度还应参考其它发酵条件:在较差通气条件下,降低发酵温度对发酵有利培养基成分较易被利用或较稀薄时,降低发酵温度有利四、发酵温度的控制在发酵罐上安装夹套和蛇管,通过循环冷却水控制。冷却介质:深井水或冷冻水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温度计温度控制器调节阀第三节pH的影响及控制一、pH对发酵的影响:影响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影响菌体原生质膜电荷的改变,引起膜对离子的渗透作用,影响了营养物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影响菌体生长代谢的酶活性pHGrowth2-3pHunits影响培养基某些组分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pH的变化决定于所用的生产菌: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代谢引起pH的变化:培养基pH在发酵过程中能被菌体代谢所改变。若阴离子氮源被利用后产生NH3,则pH上升;有机酸的积累,使pH下降。一般来说,高碳源培养基倾向于向酸性pH转移,高氮源培养基倾向于向碱性pH转移,这都跟碳氮比直接有关。生理酸性物质和生理碱性物质的消耗二、影响发酵pH变化的因素: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特性,确定不同的最适pH同一菌种根据不同阶段,生长期采用最适生长的pH,在产物采用最适产物合成的pH。三、最适pH的选择选择原则: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合成。一般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适pH与微生物生长,产物形成之间相互关系有四种类型:(1)菌体比生长速率μ和产物比生产速率QP的最适pH在一个相似的较宽的范围内(比较容易控制);(2)μ较宽,Qp范围较窄,或μ较窄,Qp范围较宽(难控制,应严格控制);(3)μ和Qp对pH都很敏感,其最适pH相同(应严格控制);(4)更复杂,μ和Qp对pH都很敏感,并有各自的最适pH(难度最大);四、pH的控制采用合适的培养基配比C:N合适生理酸性物质和生理碱性物质比例合适添加缓冲物质:碳酸钙和磷酸盐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或碱过去流加硫酸或氢氧化钠,现采用补加氨水、尿素、硫酸铵在发酵过程中调节补糖速度控制pHpH的控制系统pH电极设定控制器调节阀6.5pHUncontrolledControlled经消毒的pH电极装入发酵罐内定时直接测定培养基的pH,同时还可以与控制仪表连结,通过回路系统控制阀门或泵进行pH调节。溶氧(DO)是需氧微生物生长所必需。在发酵过程中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而溶氧往往是最易成为控制因素。在28℃氧在发酵液中的100%的空气饱和浓度只有0.25mmol.L-1左右,比糖的溶解度小7000倍。在对数生长期即使发酵液中的溶氧能达到100%空气饱和度,若此时中止供氧,发酵液中溶氧可在几分钟之内便耗竭,使溶氧成为限制因素。第四节氧的供需及对发酵的影响一、描述微生物需氧的物理量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QO2):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O2·g菌-1·h-1摄氧率(r):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发酵液所需要的氧量。mmolO2·L-1·h-1。r=QO2.X二、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CCrQO2CLCCr: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一般对于微生物:CCr:=1~15%饱和浓度例:酵母4.6*10-3mmol.L-1,1.8%产黄青霉2.2*10-2mmol.L-1,8.8%定义: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所以对于微生物生长,只
本文标题:发酵条件及工艺控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5429 .html